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唐韵笙(1902-1971)京剧演员,工文武老生,福建人,唐韵笙多才多艺,功底瓷实,嗓子好,文武兼备,昆乱皆精,戏路宽,能戏多,与周信芳(麒麟童)、马连良并列,被誉为“南麒、北马、关东唐”。

  • 标签: 唐韵笙 中国京剧 京剧演员 福建人 周信芳 马连良
  • 简介:2012年12月25日至2013年2月24日,国家京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2013新春演出月。本次演出月是梅兰芳大剧院收归国家京剧院自主经营后的首次重大主题性演出活动,历时近两个月,跨越元旦和春节两大节日,有共计30台精彩大戏登场,既有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又有现代戏及名家名段演唱会,剧目精彩,名家云集,成为两节演出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

  • 标签: 演出活动 京剧院 国家 新编历史剧 自主经营 演出市场
  • 简介:京剧是中华文明的骄傲。京剧是丰富而多元的中华文化的结晶,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近代以来中国广阔地域从王公贵胄、文人雅士到普通民众的文化娱乐追求,凝聚着从北到南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审美趣味。京剧是近代以来发育、发展最为迅速的艺术样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它走过了从萌生、发育、绚烂直到强势地对亿万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全过程,留下许多令人探究与遐想的空间。

  • 标签: 京剧 历史文献 前言 清代 汇编 近代以来
  • 简介:2009年12月27日下午,来自香港和上海、江苏、江西、黑龙江等省市的300位京剧名家、票友及戏迷,兴致勃勃地从四面八方赶往上海徐家汇社区活动中心,参加“徐家汇京剧艺术名家工作室成立一周年庆典”演出活动。

  • 标签: 京剧艺术 徐家汇 工作室 名家 上海 社区
  • 简介:五月中旬,时值初夏,庆祝北京“赓扬集”京剧联谊会创办十四周年演出活动在著名的湖广会馆大戏楼举行。此次庆典,主办方特邀京剧名家李崇善、李玉荚、马小曼、康静、姜亦珊、王雅娜和名票裘芸、白大鹏等联袂演出,联谊会名誉会长孟宪刚先生和副会长张金华先生应邀登台献艺。首先打炮的是82岁高龄的刘文忠老先生,他演唱的《捉放曹》[西皮慢板]“听他言”,吐字清晰、嗓音脆亮。

  • 标签: 演出活动 联谊会 京剧 湖广会馆 名誉会长 主办方
  • 简介:京剧艺术是伟大的中华文化的最佳载体,是前辈艺术家留下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它有这样一种妙处:广采博收,采取拿来主义,见好就拿,拿来就化,成为自己的财富。要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观赏京剧不失为“终南捷径”,旨在对京剧发展的大力宣传和推广。

  • 标签: 广采博收 诗意戏词 继承发扬
  • 简介:2015年3月9日,北京京剧院德高望重的京剧艺术家马崇仁先生在北京去世。4月17日,北京京剧院召开了马崇仁先生追思会,李世济、马长礼、小王玉蓉等京剧艺术家、马崇仁先生生前好友、马派弟子以及全国政协京昆室、天津市民族艺术促进会的有关领导到会,共同缅怀马崇仁先生。

  • 标签: 北京京剧院 追思会 京剧艺术家 全国政协 民族艺术
  • 简介:曹禺从幼年时代便迷上了京剧艺术,这对他后来从事话剧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懂得戏,懂得如何写出富于民族特色的好戏。曹禺五大经典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是我国话剧创作向京剧艺术学习的典范。他从京剧艺术中创造性地吸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除了在剧作内容上向京剧学习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描绘出扎根于中国土壤的人物思想、感情,剧中戏剧冲突的形式、人物表达感情的方式都鲜明地打上了民族烙印,曹禺还十分重视话剧创作的民族形式,尊重民族欣赏习惯,向京剧艺术学习,创造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色。

  • 标签: 京剧艺术 曹禺剧作 艺术学习 艺术特色 话剧创作 民族特色
  • 简介:弹指一挥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引领下,“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自2005年4月启动的“民族艺术进校园一年一千场”活动,有60余个专业团体、社会团体参与其中,把京剧、昆曲、皮影、木偶、歌舞、儿童剧、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送到学校师生身边。

  • 标签: 民族艺术 校园 京剧 传播 教育委员会 社会团体
  • 简介: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成中国戏曲的典例甚多,目标观众从熟悉各种戏曲的中国戏迷到如今为数不少的西方观众,市场也逐渐多元化。若是稍作梳理,《麦克白》的京剧改编《欲望城国》、越剧《马龙将军》、昆曲《血手记》、徽剧《惊魂记》,《李尔王》的京剧改编《歧王梦》等等成功案例不一而足,令人印象深刻。

  • 标签: 驯悍记 莎士比亚戏剧 《李尔王》 《麦克白》 血手记 莎剧
  • 简介:孟小冬(1907-1977)京剧女演员,工老生,原名若兰,学名令辉,北京人,幼从姨父仇月祥习艺,宗孙(菊仙)派。进京后先后拜陈秀华、余叔岩为师、艺业大进,终成一代名伶。

  • 标签: 中国京剧 女演员 北京人 余叔岩 老生
  • 简介:2014年1月18日,保定华洲京剧社新年京剧演唱会在华洲茶城举办。此次新年京剧演唱会由保定市茶文化学会主办,华洲茶城、华洲京剧社承办。

  • 标签: 京剧演唱会 保定市 茶文化
  • 简介:央视惟一的戏曲访谈栏目《戏苑百家》,改版不久就来了一位非常古雅的客人,也许他出现在戏曲栏目实为罕见.连主持人白燕升的开场白都很玄乎:“一会儿,大家看到我们今天请来的嘉宾一定会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几乎我们每天打开电视机,拿着遥控器随便调几个台.十有八九就可以在古装电视剧里找到他。陌生的是.这么一位家喻户晓的演艺明星,在戏曲节目里可能还真没见过?那么,他是谁呢?”

  • 标签: 古雅 情缘 京剧 王刚 风韵 戏曲栏目
  • 简介:娃娃唱戏国粹生辉──北大附小举行京剧专场演出在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之年,在纪念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之际,北大附小娃娃京剧团,献上一台京剧专场演出。这场演出从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侧面──京剧教育活动,展现了娃娃活泼向上,弘扬...

  • 标签: 专场演出 周信芳 学校艺术教育 观摩演出 小放牛 教育活动
  • 简介:京剧需要不需要刻画人物,这是牵一发要动全身的带有根本性的命题,故而愿借贵刊一隅,略述一己管窥之见,就教于读者。

  • 标签: 刻画人物 京剧 根本性
  • 简介:将鲁迅论梅兰芳及京剧艺术放置于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发展整体进程中加以研究,我们会更为公允地理解鲁迅的论说,同时也把握到贯穿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史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对戏曲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戏曲作为民间文化的被改造及戏曲与更广大的民众之间的关系等等。鲁迅的论说对我们今天思考中国戏曲的现状和未来仍具有重要启示。

  • 标签: 鲁迅 梅兰芳 京剧艺术 戏曲改革
  • 简介:京剧为我国的国粹,不久前北京京剧院到安徽宿州,由梅兰芳先生的公子梅葆玖领衔演出了梅派名剧《凤还巢》,反响热烈,再现了当年的盛况,使人大有今日重见“汉官威仪”之感。早年宿州文化生活中有两大强项——京剧与篮球。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以“赫赫队”为代表的球队,南至浦口,北至济南,所向无敌;

  • 标签: 北京京剧院 旧闻 小城 《凤还巢》 文化生活 30年代
  • 简介:2014年12月16日至21日,陕西演艺集团2014年京剧周优秀剧目惠民演出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京剧周围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京剧繁荣发展”的主题,汇集了由陕西省京剧院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强、李素萍、赵冬红等演出《铜牛记》《雷雨》两台“中国京剧节”优秀剧目外,

  • 标签: 京剧表演艺术家 陕西省 演出 西安 惠民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