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庐枞中生代火山构造洼地边部,上侏罗统龙门院组火山岩层之下,有一套以湖相沉积为主,间夹火山建造的地层,现已证实它是区内重要赋矿层位之一。通过对地层剖面、岩相特征、地球化学等的研究,并与邻区地层进行对比,认为有单独建组的必要,命名为龙组,时代暂归晚侏罗世。

  • 标签: 庐枞地区 中生代火山构造洼地 龙桥组 晚侏罗世
  • 简介:通过分析铀迁移、沉淀、富集的成矿特点,结合伊犁盆地南缘铀矿床中铀矿石成分研究,分析了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指出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形式迁移,在富含有机质、硫化物、硫化氢等有效还原剂的条件下,形成强烈的地化反差还原地球化学障环境,铀还原沉淀,最后富集成矿.为指导普查找矿、开展铀矿床矿石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伊犁盆地 成矿机理 地球化学障 找矿 矿石
  • 简介:塔中南部台缘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发育台缘滩和台缘礁储层,储层空间主要为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溶孔及沿缝合线溶蚀作用形成的扩溶缝和溶洞。通过岩心、测井、薄片及阴极发光分析,认为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同生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构造裂缝叠加控制。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主要因素,主要受层序界面和高频层序控制。埋藏溶蚀作用主要由缝合线扩溶作用控制,构造裂缝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为埋藏溶蚀作用及新孔隙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台缘礁 台缘滩 同生溶蚀 埋藏溶蚀
  • 简介:永定水利工程水库区距坝上游约2.0km,左岸飞水沟附近基岩岸坡陡峻,缓倾坡外强卸荷拉裂灰岩因飞水沟沟水大量灌入裂缝中,岩体发生倾倒崩塌,至流沙河发生堵塞,形成库容约195万m3堰塞湖,一旦发生溃决,对下游在建的水工建筑物和坝后居民等存在极大安全影响,且左岸仍残留有多个危岩体及诱发的土质滑坡,对处置堰塞湖有一定安全隐患,鉴于以上紧急情况,经过现场紧急查勘,分析评价了堰塞体的渍决可能性和残留危岩体稳定性,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 标签: 永定桥水库 飞水沟堰塞湖 倾倒崩塌 危岩体 应急处置
  • 简介:探讨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三重介质储渗系统的识别,划分和与之相对应的水驱油机理,具有高孔低渗特征的岩块系统主要靠自吸排油方式水驱油,在驱替压力和重力作用下,高孔高渗特征的洞穴系统水驱油近乎均匀推进,低孔高渗特征的裂缝系统水驱油易发生指进和突进。

  • 标签: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岩溶缝洞型油藏 三重介质 水驱油机理 驱替压力
  • 简介:安徽巢湖早三叠世青龙组南陵湖段中的火山碎屑流沉积物,由火山碎屑岩组成,可分为英安质角砾岩、英安质晶屑-玻屑凝灰角砾岩、英安质玻屑-晶屑凝灰岩和凝灰质灰岩四种岩石类型。沉积层序分为两个旋回,包括Bouma序列的A—C、A—E段。层序分析表明,是介于近源和远源之间的过渡相,属于斜坡沉积环境,物质来源于巢湖以南的浅海区火山喷发物质。

  • 标签: 海底火山碎屑流 岩石学特征 形成机理 南陵湖段 安徽巢湖地区
  • 简介:分析了1986-1998年成都地区大气降水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夏季降水的δD和δ^18O值比冬季降水轻,反映了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成都地区的大气降水线方程是:δD=1.42+7.530δ^18O,与全球和中国降水线方程相比,表明了成都地区的蒸发程度稍大于降雨,说明成都地区大气降水的不平衡蒸发程度弱,反映了海洋性气候特征。成都地区大气降水δ^18O与降雨量、温度和水汽压之间都是负相关关系。但是降雨量对大气降水δ^18O的影响最大。

  • 标签: 气候 大气降水 稳定同位素 成都
  • 简介:通过对矿石物质组分及其赋存状态研究,发现安徽铜陵新锰矿床的锰除主要赋存在菱锰矿中外,有约30%赋存在方解石和金属硫化物中,而且金属硫化物中含有大量金。认为方解石和金属硫化物中锰的大量存在是选矿过程中锰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该矿床具有较高的金综合利用价值,对寻找金属硫化物富集带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 标签: 菱锰矿 赋存状态 金属硫化物
  • 简介:指数法属综合指数评价法之一,强调参评因子的权重对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的贡献度,并计算参评因子质量分指数的方差,形成对综合质量指数的补充。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各类地下水水质标准为基础,按计算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质量指数和方差划分地下水污染等级,客观地反映出地下水质量状况,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应用在贵阳市市原行政单元内的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地下水 双指数 质量 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