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侧多功能固定器治疗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3.02-2014.02期间在我院接受侧多功能固定器治疗的86例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双号将其平均分成2组,一组4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设为对照组;一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设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以及恢复达标率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侧多功能固定器用于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单侧多功能固定器 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检测新鲜海螺样品中增李斯特菌的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为检验方法可行性,对市场随机抽取的126份新鲜海螺样品进行检测,选择增菌后3h内快速检出PCR阳性样品26份,应用国家标准方法(GB/4789.30-2010)对PCR阳性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PCR阴性样品中未有增李斯特菌检出;同时出现两特异条带的PCR阳性样品均有增李斯特菌检出,只出现单一条带的PCR阳性样品中有1份未检出增李斯特菌,该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为0.99%。

  • 标签: 单增李斯特菌 双重PCR 海螺样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双耳突聋与耳突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220例突聋患者,分为观察组A(双耳突聋)22例和观察组B(耳突聋)198例,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听力水平均有提高,观察组B的听力增益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发病时间长、有并发症等是突聋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双耳突聋的治疗效果欠佳。

  • 标签: 双耳突聋 单耳突聋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骨囊性成釉细胞瘤如何取得良好的预后。方法对囊性成釉细胞瘤采取开窗术治疗。结果实验组12例均预后良好,无复发现象。结论下颌骨囊性成釉细胞瘤,经口内开窗术保骨性治疗能获得良好的保骨效果,下颌骨体得以保留,外形与功能恢复良好,其临床疗效满意。因此,口内开窗术是对下颌骨囊性成釉细胞瘤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单囊性成釉细胞瘤 开窗术治疗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按MillardⅡ术式后上唇下降不足再次切开白唇使形成上三角瓣使上唇组织瓣下降消除唇裂术后上唇过短畸形的术后效果。方法选择侧唇裂按MillardⅡ式定点术后上唇过短畸形患者16例,按原瘢痕切口切除斑痕后,于C瓣健侧瘢痕做切口使形成上三角形缺损,患侧沿鼻底做附加切口直接下降患侧白唇并形成三角瓣尖端,插入健侧三角形组织使健侧白唇组织下降,患侧与健侧上唇做潜行分离下降到足够高度后,直接拉拢缝合,最后唇红修整恢复红唇微结构。结果所治疗16例患者患侧唇下降均达到了满意效果,两侧唇峰对称,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无上唇过紧,无继发畸形,微笑时观察两侧上唇基本对称,原疤痕切口不增加过多疤痕,患者满意。结论MillardⅡ术式上唇过短畸形按原瘢痕形成上三角瓣,潜行分离使患侧上唇组织下降,直接缝合,该方法可靠,不失患侧上唇过短侧唇高不足有效矫正的一种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检测新鲜海螺样品中增李斯特菌的双重 PCR快速检测方法。为检验方法可行性,对市场随机抽取的 126份新鲜海螺样品进行检测,选择增菌后 3h内快速检出 PCR阳性样品 26份,应用国家标准方法( GB/4789.30-2010)对 PCR阳性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 PCR阴性样品中未有增李斯特菌检出;同时出现两特异条带的 PCR阳性样品均有增李斯特菌检出,只出现单一条带的 PCR阳性样品中有 1份未检出增李斯特菌,该双重 PCR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为 0.99%。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就是使用自动化程序在一次性无菌密闭的管道系统内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进行血小板的分离和去除,并将其他血液成分同步回输至患者体内。能及时去除患者外周血中大量增生的血小板,防止血栓发生,又可避免血液中其他成分丢失,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小板 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方法选取我院4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根据受伤部位分为A、B组,A组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的诊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某中心接诊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检验结果、影像检查、治疗方法和治疗结局。结果12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AP症状,初诊时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淀粉酶和脂肪酶均明显升高。11例患者终止妊娠,1例继续妊娠。全部患者治疗成功,但胎儿总体病死率达36.4%。41.7%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胆道系统结石性疾病。结论妊娠期胰腺炎是严重威胁胎儿健康的少见疾病。具有胰腺炎症状者应及时就诊以保证产妇及胎儿安全。症状结合淀粉酶检测是诊断妊娠期胰腺炎的良好方法。妊娠前发现胆道系统结石病者,提前治疗可能降低妊娠期胰腺炎的风险。

  • 标签: 妊娠期胰腺炎 胆道结石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试验发现,味中药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铜、皂苷、多糖以及生物碱等,味中药通过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受体数目以及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拮抗物质的分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标签: 单味中药 胰岛素抵抗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侧空间忽略的发生及其对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本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进行评测,确定37例侧空间忽略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针对侧空间忽略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将18例侧空间忽略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为观察组,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观察组的MMSE,FMA,FIM评定在治疗后无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的MMSE,FMA,FIM评定在治疗后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侧空间忽略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常规康复治疗无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单侧空间忽略 偏瘫康复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电子版表格式危重护理记录的设计与应用,简化并规范临床护理记录书写,减轻了临床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负担,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方法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本要求下将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设计成各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表格项目包括一般项目和各专科常见并带有共性的观察项目、基础护理项目、跌倒/坠床护理、皮肤护理、导管护理、护理指导、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项目中的内容根据各专科的特点做成模板选择项目放入下拉框,点击后进入相应的项目内。电子版的危重护理记录单设计科学,记录客观简明、易懂、节时,医生查询方便,提高书写质量。结果电子版表格式危重护理记录记录内容为文字描述,表格清晰整洁,有利于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了解病人病情,使医疗护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结论电子护理病历系统实现了对临床护理信息采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的网络化的管理,使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必将成为未来临床护理医学发展的主流。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护理记录单 设计与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特征,并对其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提高彩色多普勒对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0例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病理证实为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在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回声存显著差异。结论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两者的病理基础不同,构成了超声图像上的不同特征,可作为两病的超声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彩色B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采集感染性患者粪便进行病原分析,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通过以生化分型方法和微生物鉴定分析仪鉴定菌株。结果用Ⅰ系列数值鉴定系列对分离出的4株可疑菌进行鉴定。结论这是一起由类志贺邻胞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 标签: 类志贺邻单胞菌中毒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额叶脑挫伤通过双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双额叶脑挫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双侧额颞瓣开颅术,观察组运用侧开颅联合大脑镰切开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良好率上,观察组为55%,对照组为35%,治疗后残疾率上,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50%,治疗后死亡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5%,p<0.05;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额叶脑挫伤通过侧开颅联合大脑镰切开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手术损伤,加快恢复速度。

  • 标签: 双额叶脑挫伤 单侧开颅术,大脑镰切开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成分采术治疗血液病患者围血细胞分离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1例患者共进行38次血细胞采时,术前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检查及其他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管理好液体、保护好血管通路。结果31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正确的围血细胞分离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采集产品的质量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细胞单采术 血液病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