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因新版GMP对洁净室内的卫生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大部分洁净室都需要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微生物动态。粉针剂在线尘埃粒子监测系统可对关键点径档颗粒数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环境洁净程度做出判断。本文主要探讨粉针剂在线尘埃粒子监测系统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粉针剂 尘埃粒子监测 洁净室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9l-1994年间沈阳口岸AIDS监测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共监测82205人次,出国人员73855人次,占89.84%;归国人员6212人次,占7.56%;常驻外籍人2l38人次。占2.60%.HIV感染阳性者两例,都是常驻外籍人.同时还对沈阳口岸今后AIDS监测对策做了探讨。

  • 标签: 沈阳口岸 艾滋病 监测 血清学 检测 AIDS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2例高危妊娠孕妇的监测,分析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根据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参加产检的孕妇登记在册,筛查高危因素并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及管理。结果2007年5月至2011年3月,共登记孕妇1331例,其中高危孕妇82例,追踪至分娩,及早发现及早诊治。结论加强高危妊娠孕妇监测及管理,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高危妊娠高危因素监测管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病人影响院内感染的诸多因素,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对同期住院老人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共1150人次,并总结应对护理方法。结果1150人交观察对象中,年龄愈最高其感染机会愈大。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发生率最高(占61.11%),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感染率高(占31.82%),且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滥用感染(包括二重感染)率亦高。结论对住院老年病人院内感染应予高度重视,并从该年龄段特点,加强应对防控护理。

  • 标签: 老年病人 医院感染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因素。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2009年的消毒效果监测资料,从提高医院感染意识及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消毒器械的正常运转、有效环境清洁消毒、建立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2006年-2009年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总数平均合格率逐年上升。结论重视消毒灭菌工作,使消毒效果较为稳定,医院感染监控实验室检测结果真实可信。但仍存在不足,要继续加强常规性监督,尤其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要有足够的关注。要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及时上报反馈。

  • 标签: 医院感染 环境检测 交叉感染 改进
  • 简介:目的建立学校因病缺课预警阈值,为学校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日收集学校新增因病缺课人数,剔除多暴发疫情导致的缺课人数,计算常态情况下的班级和学校每日(周)因病缺课人均数(i)和标准差(s),以均数加1~3倍标准差为备选预警阈值,通过实际缺课情况检验确定适宜预警阈值。结果学校日因病缺课人均数在1~3人之间,均数+3s为预警阈值时较适宜,其中中学为8人,小学为10人;学校周因病缺课人均数在6~11人之间,以均数+1s为预警阈值时较适宜,其中中学为16人,小学为18人;班级日因病缺课人数最大值均数在2~3人之间;以均数+1s为预警阈值时较适宜,其中中学为3人,小学为5人;班级周因病缺课人数最大值均数在3~4人之间;以均数+1s为预警阈值时较适宜,其中中学为6人,小学为7人。结论初步确立中小学日因病缺课预警阈值为8~10人,周预警阈值为16~18人;中小学班级日因病缺课预警阈值为3~5人,周预警闽值为6~7人。

  • 标签: 学校 因病缺课 传染病 预警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剖宫产手术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深入科室检查及发现监测医师填写剖宫产患者监测调查表等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实施的剖宫产术520例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病例11例,感染率2.11%。结论目标性监测方法能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现率,为有效地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剖宫产 目标性监测 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3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CGMS),通过监测前的知识宣教,探头植入部位的正确选择,检测过程中的巡视并及时排除报警,本组病例只有一人发生监测过程中的探头脱落,其他人员均获得完整的有效地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体会
  • 简介:在门诊经常碰到一脸茫然的家长,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身高会出现问题。因为家长不了解或忽视了孩子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很多孩子耽误了治疗,贻误了增高治疗的良机。其实,家长是可以从多方面正确监测孩子生长发育的,也可以从平时的监测中发现问题,并做到早诊早治。

  • 标签: 生长发育 孩子 监测 家长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测及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200例医源性感染患者,分别观察其感染部位与易感因素,并评估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居于前三位的感染为呼吸道感染占61.5%,泌尿道感染占13.0%,手术部位感染占12.0%;居于前三位的易感因素为长期卧床占19.5%,侵入性操作占13.0%,免疫功能低下占12.0%。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分析,并及时反馈临床,重视医护间有效交流沟通与工作配合,提高防控意识,加强基础病治疗与基础护理,特别重视呼吸道部医院感染防控,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本病起病急,病情危重,其诱因有多种,如妇科炎症、手术史、吸烟和饮酒等,均为主要病因,此病还可引发多种危重病,如急性大出血、流产休克甚至死亡,尤其随着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宫外孕的发生日渐增多;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宫外孕病人的盆腔包块大小及有无,盆腔积液多少,尤其阴超的使用,它能更早、更准确的诊断宫外孕,从而为保守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因阴超可对子宫附件近距离扫描,避免了病人因憋尿带来的痛苦,减少膀胱腹压增加的危险性,也避免肠气、粪块的干扰和腹壁脂肪对超声造成的衰减,可使图像更加清晰,为保守治疗及时、准确的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保守治疗方法简单、方便、损伤小,同时能够保留输卵管及生育能力,深受患者欢迎;因患者对宫外孕的不了解,常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我们应急时有效地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 标签: 宫外孕 超声监测 保守治疗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腹泻病患者中沙门菌感染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患儿进行监测,采集可疑沙门菌感染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8-2010年共监测儿童腹泻病例1942例,检测腹泻粪便标本1278份,分离到65株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5.09%,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敏感率在90%以上。每种抗菌药物均有耐药菌株。结论头孢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沙门菌感染腹泻病的首选药物。应加强儿童感染沙门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沙门菌耐药的进一步扩散。

  • 标签: 沙门菌 儿童腹泻病 监测
  • 简介:摘要为了解临淄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加强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指导托幼机构合理正确地进行消毒。方法对临淄区14所城区托幼机构23所农村托幼机构的空气、餐饮具、毛巾及玩具进行监测调查。结果共监测各类样品481份,合格370份,总合格率为76.92%。城区幼儿园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为86.81%,农村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为70.09%,其中城区餐饮具合格率最高为97.14%,农村玩具的合格率最低为46.73%。结论农村托幼机构的消毒合格率较低,今后应加大对农村托幼机构特别是玩具类的消毒监测力度。

  • 标签: 托幼机构 消毒 监测 管理
  • 简介:媒介生物能够传播多种疾病,并骚扰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对媒介生物的控制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以及各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其中媒介生物监测及控制方法也随着人们由有害生物控制业(PestControlOperation,PCO)到有害生物专业管理(ProfessionalManagementofPest,PMP)理念的转变而在不断提升。笔者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媒介生物的监测与控制方法,结合在有害生物防治行业服务领域的发展经验,希望对其有所借鉴和促进。

  • 标签: 媒介生物监测 有害生物控制业 Operation 防治行业 可持续发展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子宫动脉及肿瘤内的血流进行了检测,30例正常早孕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子宫动脉及肿瘤内血管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化疗前病变区血流异常丰富,呈现低阻性血流,化疗后病变区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化疗前后RI值明显有差异(P<0.05);监测化疗效果与血βHCG相关性好。结论超声在滋养细胞肿瘤良、恶性的判断及化疗效果的监测上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

  • 标签: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超声诊断 超声检测
  • 简介:目的掌握天津东疆港区医学媒介生物分布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6月到2010年5月,天津东疆局对东疆港区内医学媒介生物鼠、蚊、蝇、蜚蠊进行监测,鼠类使用夹夜法;蚊类采用人工诱捕法;蝇类采用笼诱法;蜚蠊采用药激法。结果全年共捕获鼠类228只,蚊类461只,蝇类43830只,蜚蠊177只,掌握了四种医学媒介生物的季节消长情况,并根据调查数据开展媒介生物控制。结论东疆港区四种医学媒介生物密度较高,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环境治理,确保媒介生物密度符合国家标准。

  • 标签: 医学媒介生物 监测 控制
  • 简介:[目的]防止登革热通过口岸传入我国.[方法]于2001~2003年(4~6月)对盐田口岸伊蚊幼虫密度指数进行监测.[结果]2001~2003年伊蚊幼虫平均容器指数为8%~14%,平均房屋指数为6%~13%;平均布雷图指数为8~14.[结论]盐田口岸伊蚊幼虫的布雷图指数虽逐年呈下降趋势,但年平均容器指数仍然偏高,如果有感染登革病毒的媒介,这种密度指数足以引起登革热爆发.

  • 标签: 伊蚊 布雷图指数 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