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治疗有效率、不良心理状态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将康复护理应用到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了解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7月22日-2017年07月25日间于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常规组),92例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实验组),了解患者SAS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舒适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神内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可保障患者治疗心态的稳定,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舒适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耳后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的方法对老年性聋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6年02月收治的老年性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老年性聋患者抽签完成随机分组;观察组耳后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葛根素氯化钠;对比两组老年性聋患者的情绪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情绪状况方面,两组老年性聋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两组老年性聋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聋患者合理选择耳后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进行有效促进,可以将老年性聋患者情绪状况成功改善,值得老年性聋疾病治疗过程中广泛普及。

  • 标签: 耳后注射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性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Ⅰ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肌间沟注射,Ⅱ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混合液肌间沟注射,Ⅲ组先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肌间沟注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观察比较三组麻醉后HR、MBP、RR、SpO2,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后HR、MBP、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尿潴留、瘙痒;Ⅲ组恶心、呕吐、头昏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混合液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明显增强阻滞的效果,镇痛时间延长,呼吸循环系统相对平稳,不良反应小。

  • 标签: 甲磺酸罗哌卡因 复合舒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面神经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对两组神经炎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6周后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经针灸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0%,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给予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针灸治疗,其可明显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面神经炎的治疗中。

  • 标签: 针灸 不同损伤程度 面神经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治疗并跟踪观察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疾病,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大大增强,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神经症 中西医结合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措施的情况下,对神经外科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之间的60例患者进行科学研究,把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组30例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方法。并且对两组患者GCS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和观察发现,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上所述,对神经外科ICU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各项治疗的落实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者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为了提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综合能力,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科发展及病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普瑞巴林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接收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挑选68例,随机抽样分成两组加巴喷丁疗法对照组,共34例;普瑞巴林疗法观察组,共34例,统计疾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疾病好转者32例,好转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好转率的73.5%,P<0.05,有区别。结论给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普瑞巴林疗法效果突出,能减轻患者疼痛度,增强疾病疗效,值得学习。

  • 标签: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灯盏细辛合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7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单独使用灯盏细辛合剂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灯盏细辛合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70.83%、31.25%;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合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减少视野缺损程度,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灯盏细辛合剂 胞二磷胆碱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之中,按照安全管理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安全教育组40例与常规对照组40例,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全教育措施,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安全教育组无论是在住院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还是在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遵医嘱率、护理满意度,还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安事件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强化安全教育 神经内科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脑卒中并且出现神经源性失禁的病人78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康复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中的日间排尿频次以及单次的最大排尿量等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日间排尿频次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单次的最大排尿量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排尿功能,减少日间排尿频次,增加单次的最大排尿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神经源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问题的防范对策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针对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观察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75%<12.5%)相对更低(P<0.05),而各项临床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安全隐患问题防范对策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实施膀胱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组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是实施针对性膀胱管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均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以及日均残余尿量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几岁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开展针对性的膀胱管理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实施后患者的排尿以及残余尿量情况均获得显著的改善,同时膀胱管理模式的操作简便,受环境的限制和影响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膀胱护理 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躁动、自行拔管、气管导管固定不牢靠、气囊问题、外出检查中导致导管不慎滑脱及护理人员护理不到位。结论神经外科只有切实将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预防工作做好,才能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导管滑脱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价用药的适宜性、短期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适宜性中药物用法用量问题总共12例,问题发生率18.8%;短期疗效方面,整体而言药物治疗的短期疗效都比较明显,以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腺苷钴胺和注射用腺苷钴胺为典型代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还有待提升,应当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和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药物治疗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以全面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全面护理与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休养期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13%)、平均住院时间(23.45±1.36天)以及护理满意度(97.06%)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21.88%、31.24±1.28天、82.35%),且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康复休养期间给予其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其肺部感染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全面护理 预防 神经外科 重症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患者68例,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8例患者中,54例顺利渡过急性期并成功拔管,占79.41%;4例(5.88%)患者发生肺部感染,3例(4.41%)发生脑疝死亡,4例(4.41%)自行出院,3例(5.6%)因严重脑干出血未拔管。结论对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及时实施气管切开并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可降低呼吸道的损伤,并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出血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神经外科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20例神经外科内镜手术患者,分为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60例)以及采取CNP的实验组(60例)。对比两组神经外科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指标差异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CNP具有预防神经外科内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等价值,整体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神经外科 内镜手术 住院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盐酸氟桂利嗪,而观察组则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脑出血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不同的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脑血肿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治疗中,采取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抑制患者脑出血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盐酸氟桂利嗪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