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推行集中式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对供应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知识问答》及感染管理知识等,提高供应室人员业务素质,对工作起指导作用。方法通过对供应室人员系统、反复的进行规范化培训。培训时间为5个月,每月进行1次理论考试。结果通过培训,供应室人员掌握了供应室专科知识,提高了整体素质、确保了工作质量。供应室人员顺利通过供应室验收。

  • 标签: 供应室 人员 规范化培训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取三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时期)于我院工作且参加常规培训护士457人,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01月我院开展护士能级分层培训,运用于(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时期)于我院工作且参加分层培训的护士503人为分层组。将两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及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结果分层组在基础护理(95.43±2.29)、病房管理(96.22±1.38)、护理安全(94.23±3.57)、健康宣教(95.26±1.52)、、护理文书(97.54±2.16)院内感染(96.54±1.69)的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分层组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评估能力、评判性思维、跨文化护理能力、管理才能、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宣教知识的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在临床工作1个月后调查,分层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9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三医院护士临床护理管理中,采取分层培训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在工作中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 标签: 护士能级 分层培训 临床护理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动态监测和预防压疮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采用压疮现患率调研工具精简数据组,对2015年1月29日和2015年4月9日某三甲等医院1375例住院患者压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压疮总现患率为6.91%,院内获得性压疮现患率为2.98%,压疮患者全身性减压措施采用率为55.6%,局部减压措施采用率为69.4%;压疮患者设有防压疮提示标识占40.0%;与非压疮患者比较,压疮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医院患者老龄化程度高,压疮患病率高于同类医院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防压疮知识培训,正确使用Braden评估表筛查高危患者,积极采取全身性和局部性减压措施,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现患率 发生率 院内获得性压疮
  • 简介:目的:总结与分析某市级三甲医院CT、核磁共振成像仪等影像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通过搜集与查阅设备科、计财科、CT核磁室、经管科、人事科等部门与医院CT、核磁共振成像仪等设备相关资料,统计其运行成本,检查人数,收益,运行时间等数据,计算出设备利用率,保本使用量,净收益,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结果:核磁共振成像仪与16排螺旋CT等设备利用率高,收益好,投资回报期短;而高端双源螺旋CT投资数额较大,后期维护费用较高。结论:目前医院的16排螺旋CT设备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较好,投资回收期较短。为缩短高端双源螺旋CT投资回收期,就需挖潜提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无症状脑卒中患者二预防中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为防止发展为继发性脑卒中的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将符合无症状脑卒中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二组,对照组30例,只做住院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3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1年后干预组中继发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继发性卒中的患病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症状脑卒中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科急诊预检中应用五分诊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儿科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儿13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预检中应用五分诊法,对照组预检时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并记录就诊至处置时间,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护理预检分诊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分诊准确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就诊至处置平均时间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急诊预检中应用五分诊法后,可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就诊至处置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五级分诊法 儿科 急诊预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叶酸补充在出生缺陷一预防措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准备生育的740名育龄女性,在其怀孕的早期,以及孕前均进行小剂量叶酸的服用。同时,对740名女性均发放相关宣教手册,并定期组织进行优生的培训。在产后的30d,直到产后的12个月,对740名女性均做追踪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在本组740名育龄女性中,无一例出现出生缺陷,包括小儿神经管畸形,以及小儿先天心脏病等。结论在出生缺陷的预防中,一预防措施起到重要的作用,采用叶酸补充的方法,则可有效预防多种出生缺陷。

  • 标签: 叶酸补充 出生缺陷 一级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全体护士健康体检结果资料进行疾病分析,以了解护士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有效采取预防保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医院508名护士健康体检资料,对体检结果进行疾病分析。结果508名护士健康体检中有196人检查结果存在异常,检出率为38.5%;196人中共检出疾病和异常结果有41项。其中检出前七位疾病的分别是宫颈炎、宫颈及附件囊肿、乳腺增生、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贫血。结论对护士进行健康体检,观察检查结果的异常变化能早期发现某些疾病,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增强护士的自我保健意识,强化医院对护士身体健康的关注,全面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对工作和生活的意义重大。

  • 标签: 三级医院 护士体检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改变及血脂康对其的影响,探讨血脂康调脂以外的动脉血管功能保护作用。方法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TM),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血脂康口服,12周后超声复查颈动脉情况。结果6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的IMT有明显变薄趋势治疗前(1.13±0.21)mm,治疗后(0.95±0.13)mm,P<0.01。结论国产调脂药血脂康具有较好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改善血管功能作用。

  • 标签: 血脂康 2级高血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简介:摘要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中心经过几年建设,实现了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教辅人员共享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本文对中药学类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的建设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中药学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县I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依据县卫生局制定的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标准,对12所调查医院采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进行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现场考核。结果12所I综合医院均存在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足,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测不到位,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贫乏和漠视,消毒监测不到位,重点科室,重点的环节管理上不到位。结论以《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为指导,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领导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一综合医院感染监控体系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添相关的必备设备,注重学习和加强培训的落实,提高医院全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对保障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 基层 医院感染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医院文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医院文化的核心部分,即精神文化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作者通过研究医院职工个人价值观与医院价值观的契合度,为医院文化发展提供具体建议。

  • 标签: 医院文化 价值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乡镇卫生院建立血常规质量保证进行相应的策略分析,以此提高乡镇卫生院血常规检验质量。本文所采用五分类血球仪(Sysmex1800i)及其他型号的血常规检验设备所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保证我院血常规与对比的化验室结果数据相同。方法首先确定实验的仪器指数精准,无故障,本院采用三分类血球仪以及三分类的优利特同五分类血球仪进行比对分析,其中选定五分类血球仪(sysmex1800i)为我院实验的参照仪器,优利特3000以及三分类血球仪为测量设备。检测化验的红血球(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容(Hct)、白血球(WBC)以及血小板(PLT)检查这五项数据中是否存有一致性和确定性,比较这两台与五分类血球仪的检查是否符合相关的医疗标准1。结果我院通过利用测量偏差值进行测量计算,检验所采用的设备与参加对比的设备所测量结果是否具有相同性,并根据某一部分超过标准的仪器进行衡量,检查。结论在每台仪器设备精良、系数正确,没有明显故障损坏的情况下,对乡镇卫生院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对比探究,能够良好的保证乡镇卫生院所分析检验的数据与实验室所测量的结果一致,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乡镇级卫生院 血常规 检验 质量控制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征象在诊断BI-RADS4乳腺病变中应用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病变患者204例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由78例乳腺癌患者组成,第二组患者由126例乳腺良性肿瘤组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比如肿瘤的纵横比、边界、形态等,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超声征象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在诊断上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有动脉血流RI≥0.7、异常高回声晕、毛刺装边缘,在诊断乳腺癌中特异性分别为90.5%、100%、99.2%。结论在诊断BI-RADS4乳腺病变时,其中有3个超声征象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疑似特征,分别为动脉血流RI≥0.7、异常高回声晕、毛刺装边缘,在治疗中建议使用手术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病变 超声征象 BI-RADS 4级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四质控法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入住大内科420例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序,将2021年1月-3月期间210例患者病历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4月-2021年6月期间210例患者病历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质控方法,观察组实施四质控法,分析质控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历缺陷发生率较低,病历评分较高(P<0.05)。结论:在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四质控法的实施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 标签: 四级质控法 护理病历 质量管理 开展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采用儿科五预检分诊的相关措施给急诊医疗资源利用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接诊的40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预检分诊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预检分诊的过程中采用儿科五预检分诊模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入院之后的检查时间、分诊时间、等待时间、诊疗时间均相对更短。结论:儿科五预检分诊的模式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急诊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 标签: 儿科 五级预检分诊 应用 急诊医疗资源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