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辨证治疗慢性湿疹的安全与疗效。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中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湿疹当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和复发率较低,具有较好的安全,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中药辨证治疗 慢性湿疹 安全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后患者应用艾灸护理的可行。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艾灸护理,比较两组的肢体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肢体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实施艾灸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 艾灸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阻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梗阻肾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每组分别有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精心护理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50例常规护理组有20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0%;50例精心护理组有3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在治愈急性梗阻肾衰竭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梗阻性肾衰竭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增加。中国的传统医学有几千年历史,是一个伟大宝库,在这个伟大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癌瘤诊治和预防的记载和描述,积累了非常丰富临床诊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专家指出在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已有四十余年,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有着独特优势和潜在的威力,在国内深入人心,在国外引起巨大反响,并成为肿瘤防治工作中系统工程。中西医是两种卫生保健体系,在历史上各自均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方法上有不同的特点,若能统一认识,互相取长补短,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就会创立我国新医学派。

  • 标签: 肿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真菌眼内炎的29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真菌眼内炎患者29例(29眼)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真菌内源眼内炎23眼。外源性6例(6眼),全部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内源23例(23眼)中,其中12例原因不明,5例继发上呼吸道感染,6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共培养出4个真菌属念珠菌属15例,曲霉菌属5例,枝顶孢属2例,粘束孢属1例;内源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75%),外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菌(33.3%)。在可测视力的29例患者(29眼)中,内源眼内炎通过治疗有16眼(55.17%)视力提高,而外源性眼内炎只有1眼(3.4%)视力改善。24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70.8%有视力提高。5-氟胞嘧啶和两霉素B的念珠菌敏感率为100%。结论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预后差。两霉素B敏感率高。

  • 标签: 真菌性眼内炎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98例代谢综合症临床干预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代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临床干预治疗。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有效率、空腹血糖和血压三个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有所降低,血压值也更稳定,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干预治疗有助于提升代谢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后续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 标签: 代谢综合症 干预性治疗 空腹血糖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有效的配准方式,证实合理的配准方式对于CT、MR扫描的图像融合对胶质瘤靶区勾画的重要、可行及对放疗的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两组各10例临床上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行CT增强扫描和MR增强扫描。第一组在体表不做标记点,并且MRI扫描时不采用和CT扫描时的头枕。第二组按研究的目的在体表做好标记并做到CT扫描和MR扫描的患者体位尽量保持一致(MRI扫描时选择和CT扫描时采用类似的头枕)。将扫描完的图像传输到放疗室中的TPS中,然后分别采用Manual和PointMatch法进行图像标配。配准完成后进行图像融合,直到到达满意的融合效果。然后由放疗科两位副主任职称的放疗医师及我院放射科一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对融合图像进行评估和勾画,分别在CT、MRI及融合好的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targetVolume)CTV及周围正常危及器官(眼球、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等)。在融合好的图像上勾画CTV并设为CTV-CT/MR,以此类推,定义为设为CTV-CT,CTV-MR。然后对比两组的CTV重合度(CTV-T)来评价CT和MRI图像融合的精度,即V-CTV-T的体积占CT图像上V-CTV-CT的百分比V-CTV-T=CTV-CT/MR/V-CTV-CT*100%(理想状态下为1)。并且计算二组在配准状态下的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大小。结果1.第一组和第二组CTV重合度(融合的图像与CT对比)为0.8士0.26,0.91士0.1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和第二组CTV重合(融合的图像与MRI对比)为0.92士0.15,1.02士0.08,两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单纯CT对比,MRI更接近与1,差异性小。2.利用PointMarch计算第一组X,Y,Z轴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65士0.17)mm,(1.2士0.11)mm;(2.2士0.20)mm,三维空间总的平均误差为(2.24士1.15)mm;第二组X,Y,Z轴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25士0.11)mm,(0.6士0.11)mm;(1.2士0.20)mm,三维空间总的平均误差为(1.26士0.35)mm。不加标记点的误差明显大于加标记点的,并且不加标记点的误差超过了误差范围。结论1.体位一致的CT和MRI扫描是两者图像融合的关键,体位一致的图像融合技术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MRI扫描的图像勾画靶区比CT勾画靶区的精度高。

  • 标签: CT/MR,标记点,融合,配准,胶质瘤。
  • 简介:摘要针对临床思维培养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进行分析,认为临床思维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临床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容有片面、被动、混乱性。最后总结了临床思维的培养,主要内容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思维,感性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临床思维 医学教学 分析综合思维
  • 简介:摘要化脓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各种化脓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部分患儿病变累及脑实质,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急性发热、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惊厥、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化脓改变为特征。

  • 标签: 小儿 化脓性脑膜炎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