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贫血患者择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将患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 40例纳入 A组,将患有缺铁性贫血的 40例纳入 B组,另选取 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 C组。三组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三组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与 C组相比, A组和 B组的红细胞计数( RBC)、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和血红蛋白含量( Hb)各项数值均更低,其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数值更高, P< 0.05;与 A组相比, B组的 RBC、 MCV、 RDW、 MCHC和 Hb各项数值均更低,其 MCH数值更高( P< 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可显著提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其检查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伴肾脏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伴肾脏贫血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 Het)和红细胞计数( RBC)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各项血液指标、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伴肾脏贫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索护理方案。方法 以2020年1月~5月来我院治疗血液透析贫血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途径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给药,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给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治疗前后Hb、RBC以及Hct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RBC以及Hct指标均得到改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治疗下,血压升高的风险较低。结论 小剂量的皮下注射也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局部注射不会引起疼痛,患者舒适度更高,还能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属于经济适用型给药方法。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不同给药途径 血液透析贫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筛选66例开展试验比对,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A组33例,在常规血液透析频次上每月增加1次,观察B组33例,在常规血液透析频次上每月增加2次。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lb、Hb、hs-CRP、Hct、iPTH、EPO水平具有同质性,治疗后,两组患者Alb、Hb、Hct、EPO水平组间无差异,观察B组hs-CRP、iPTH,水平低于观察A组(P

  • 标签: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经过调查发现近几年的心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率逐渐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引起心衰患者死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泵心衰,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心肌收缩功能出现减退的情况,急性心肌梗死会造成泵心衰。第二个方面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临床的表现为心脏跳动的过快或者过慢且没有规律,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早搏与房颤。医学中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影响人们的健康。本文主要以急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为切入点,浅谈急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处理的措施。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关系及处理
  • 简介:摘要近些年医疗纠纷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目前医疗纠纷采取的解决方式以及途径比较单一,即采用诉讼方式解决纠纷。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利益以及冲突的多样化,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仅仅采取诉讼方式已经不能解决现阶段的医疗纠纷。如果要改变目前医疗纠纷的现状,缓解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必须走出法治等于诉讼的重大误区。我们需要重新构建医疗纠纷解决的方式方法,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出现很好的补充以及缓冲了现阶段仅采取诉讼方式解决医疗纠纷单一、匮乏的问题。

  • 标签: 医疗纠纷 解决机制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与常见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老年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共201例,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和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GDS-15)筛查。GDS-15评分≤5分为无抑郁组,评分>5分为抑郁症状组,比较两组间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别,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抑郁症状组血清总蛋白[(60.7±4.3)g/Lvs.(63.5±5.6)g/L]和血红蛋白[(121.6±20.1)g/Lvs.(129.7±19.4)g/L]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均P<0.05);无抑郁组和抑郁症状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蛋白是GDS-15评分的预测因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42,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低,总蛋白低是抑郁症状的可疑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 抑郁症状 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 血清总蛋白 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以及雷贝拉唑对慢性反流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对24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24h食管pH值监测,其中124例患者诊断为GERD,观察咳嗽症状与GERD的关系,并将124例患者通过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试验组给予雷贝拉唑进行为期8周的抗反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同疗程的多潘立酮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各项食管反流指标如酸暴露频率、反流时间≥5min次数、最长反流时间、酸性反流指数等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咳嗽症状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96.8%(60/62).对照组为71.0%(4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RD与慢性咳嗽关系密切,是病因不明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24h食管pH值监测对于明确慢性咳嗽的病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雷贝拉唑抗酸治疗对改善咳嗽症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咳嗽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的重新构建与互信要建立在医生、患者、媒体工作者“心中有良知”的基础上,医疗体系的建设推进要建立在管理者“明明德于天下”的胸襟上。一代大儒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提倡人们时时致良知,并将自我明转化为外向开展的自觉明,人文素质的提升在今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同样适用。

  • 标签: 医患关系,心学,良知,知行合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的关系,为辨证治疗思路及方法的运用提供量化标准。方法依据中医辨证标准、肝硬化诊断(1993年)要求,对入住我院的128例肝胆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应用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对各项参数及肝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究中医辨证分型与肝硬化营养不良之间的内在关系及规律。结果从研究中发现各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肝气郁结组最轻;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次之;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血瘀组最重。结论从肝硬化营养不良的评估,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提供量化依据,为改善病程、病情提供客观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 标签: 中医辨证分型 肝硬化 营养不良 临床指标 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4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士自身工作压力对其健康灰色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近年来工作(固定和轮转)的3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一般资料、自身工作压力评估和健康灰色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自身工作压力评估得分高低顺序工作任务及时间、手术护理专业性质、专科操作、骨科环境、科室管理与人际关系;健康灰色状态各方面评估中,躯体情况评估分最高;腰部疼痛是身体不适的最主要形式(18人);自身工作压力与健康灰色状态呈正相关(r=0.54,t=5.322,P<0.05)。结论工作任务及时间问题是骨科护士自身工作压力最大的影响因素;骨科护士自身工作压力是导致健康灰色状态的原因。

  • 标签: 骨科 健康灰色状态 护士 自身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慢性咽炎是我们日常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可以占到所有咽喉疾病发病数的20%左右,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其发病率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慢性咽炎的存在不仅极大的影响着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很可能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本文首先就慢性咽炎的发病机理做了分析,然后就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系统性的分析了肥胖和不良生活习惯这两种病因对慢性咽炎的影响,希望通过文章的撰写能够让更多人将注意力集中过来,改善自身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患染慢性咽炎的风险。

  • 标签: 慢性咽炎 肥胖 抽烟 发病机理
  •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Gissane角的恢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单侧跟骨骨折、Gissane角改变大于15。的患者40例,均进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25例(试验组)参考健侧足跟骨X线片,术中将Gissane角恢复。另15例(对照组)术中未将Gissane角恢复。在术后1周通过X线片测量两组跟骨高长比,术后6和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Maryland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跟骨高长比高于对照组(0.60±0.04比0.5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和12个月,试验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88.9±5.7)分比(80.5±7.3)分和(89.5±5.5)分比(82.5±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Gissane角有利于跟骨骨折的预后,在临床上跟骨骨折手术需要尽可能参照健侧来恢复Gissane角。

  • 标签: 跟骨 骨折 Gissane角
  • 简介:临床科室担负着医院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大学的附属医院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任务,还肩负着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工作,可以说I临床科室的工作千头万绪,要做的事情很多,因此处理好各方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临床科室 科主任 和谐 附属医院 医疗任务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慢性咽炎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案例分析法,通过观察50名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与慢性咽炎的患者,在观察过程当中,把这50名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25名常规组和25名观察组。常规组的成员在治疗过程当中主要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使用的是综合性治疗方法,将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之后,发现两组慢性咽炎治疗患者在总体效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观察组的效率质量水平高于常规组,组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如果将反流性食管炎与慢性咽炎患者进行合并的话,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也存在着不确定性,不建议在慢性咽炎治疗的基础上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治治疗,防止两种疾病在同时治疗时出现临床治疗效果差的结果。

  • 标签: 慢性咽炎 反流性食管炎 存在的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沟通分为护士与婴儿,护士与婴儿家长的沟通,因为婴儿并不能通过语言正确表达出自身的一些情况,所以,儿科护士与婴儿间更注重非语言交流,了解各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反应,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 标签: 沟通 技巧 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