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8月之间收治的确诊为先兆流产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间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先兆流产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93.4万例新增胃癌病例,大约有2/3发生于东欧、南美及亚洲。其中,多达42%的病例发生在中国。但早期胃癌大多数并无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不易引起人们关注,当临床症状已经较为明显时,其病变已经发展到晚期。晚期胃癌又称进展期胃癌,是指不能手术、根治术后复发,或行姑息切除、改道、探查术的患者,及有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随着社会进步、经济飞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胃癌的发病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本文目的总结老年晚期胃癌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 标签: 老年晚期胃癌 中西医结合内科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麻葛通痹颗粒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120例颈椎病 (CSR)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60例 ,对照组 60例 ,观察组给予麻葛通痹颗粒联合针刺、推拿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推拿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四个疗程的治疗 ,每个疗程 5次。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 96.7%,对照组是 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均 P<0.05)。结论 :麻葛通痹颗粒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优于针刺组 (P<0.05)。

  • 标签: 麻葛通痹颗粒 针刺 颈椎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应用针灸、推拿结合的治疗形式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择取我科室在过去3内接诊的9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内容的不一致,将其中应用牵引治疗的47例患者记为牵引组;将其中应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的48例患者记为联合组。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比对,联合组患者优于牵引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针灸、推拿这种联合治疗形式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中西医结合戒毒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观察戒毒效果。方法将66例吸毒者,随机分为中医组(采用中药+针灸治疗)、西医组(采用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治疗)、结合组(采用中药+针灸+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治疗)3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睡眠差症状评分为(0.18±0.01)分、饮食差症状评分为(0.14±0.04)分、戒毒有效率95.45%。与中医组及西医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到戒毒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饮食及睡眠质量,促进症状缓解,提高戒毒有效率。

  • 标签: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 益康灵 针灸 戒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针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分期治疗肩周炎方案进行优化和选择。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8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急性期患者和慢性期患者分别为40例,取急性期患者20例,定为急性期A组,慢性期患者20例,定为慢性期A组,均采用局部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方案治疗,剩余的急性期患者20例定为急性期B组,慢性期患者20例定为慢性期B组,均采用远端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方案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前肩周炎同期患者评分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采用局部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方案治疗的急性期患者和采用远端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方案治疗的慢性期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各项评分与同期的另外一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是治疗急性期患者的最佳方案,远端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是治疗慢性期患者的最佳方案。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 主动功能锻炼 分期治疗方案 优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螺旋CT结合重组技术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价值。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60例输尿管结石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螺旋CT+重组技术诊断方式)和对照组(单纯的进行螺旋CT诊断),两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成功率。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成功率为96.67%,包括29例患者临床诊断无误,1例患者误诊,0例患者漏诊,对照组3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成功率为63.33%,包括19例患者临床诊断无误,7例患者误诊,4例患者漏诊,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结合重组技术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价值在于更加清晰直观的显示出输尿管结石具体情况(包括梗阻程度),全面的提升诊断成功率,降低诊断失误。

  • 标签: 螺旋CT 重组技术 输尿管结石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11月诊治高血压急症患者134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7例,研究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单纯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变化情况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个时间段的舒张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后血压均趋向正常,但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更快,并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映也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急症具有更好的效果,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快,在治疗中没有过多不良反应出现,安全性较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高血压急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择 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单纯西药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消化性溃疡疾病,比较两组患者在疗效上的不同。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 76.7%)明显低于观察组 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消除,利用中药进行整体调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治愈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范畴,其辨证要点是:一是要辨别邪气的偏盛;二是要辨别病症的虚实。临床上病因都有长期情志不舒和饮食不节的情况,故无论因何致病都有本虚的因素在先,而后或因气滞,或因湿热,或因寒凝,或因阴液不足而致病者都有本虚标实的情况,只是虚实多少和外邪不同。肝气郁滞,侵犯胃腑,起病较急,以实证为主;遇寒而痛,反复发作,是外寒入内加重阳虚内寒,虚实俱病;嗜食肥甘、辛辣、烟酒或饥饱失常而致病者,多是脾胃虚弱为主。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该类病症的原因较多,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素有关,也和遗传因素、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体质、情绪等因素有紧密的联系。导致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复杂,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具有反复性以及周期性出现的特点,这就对分析患者病因以及采取的治疗方法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1]。虽然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比较高,但是通常消化性溃疡是可以被治愈的,但是一些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按照笔者多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利用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如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同时中西医治疗的复发率也比较低,本次研究从本院收治的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 12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5年 6月 ~2016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测,用门螺旋杆菌检测均为阳性。所有患者中共有男性 78例,女性 42例,其年龄在 15~66岁之间,平均( 30.4±8.5)岁,病程为 1~29年不等,共有 32例胃溃疡, 70例十二指肠溃疡, 18例复合性溃疡。将这些患者分成不同组别,观察组 60例、对照组 60例,随机将 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可以进行比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