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采用对应的管理组织机构,设定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的责任分层级管理模式,同时加强护士的培训与考核。对比实施前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结果通过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的整体护理水平,优质护理得分、病室管理得分以及基础护理得分等明显高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此外,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的提高,差异同样显著。结论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促进护理水平和质量的改善,推动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改善护患关系均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满意度,降低风险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手术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柔性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1.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给予柔性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 护理管理 柔性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住院部收治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通过精细化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及护理满人员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临床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规范护理管理模式,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将“5S”管理运用于ICU病房管理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对我院ICU实施5S管理,制定明确要求及措施,要求人人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结果ICU病房管理应用5S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保障了医疗安全,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结论通过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护理服务理念,“5S”管理理论的持久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 标签: 5S管理 ICU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对医院传染病信息进行系统管理,使医院传染病管理系统信息化、高效化、精准化。方法使用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对医院传染病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优化传染病管理系统执行效率;分别统计优化前后传染病病例漏报率及医师传染病报告卡的合格率。结果传染病病例优化前迟报、缓报率为2%,优化后为0.1%,临床医师报告卡合格率优化前合格率为95%,优化后为99%。结论通过医院信息管理平台与传染病管理体系的整合,传染病管理系统效率可得到充分的提高。

  • 标签: 医院信息化管理 优化 传染病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354例手术患者,按照实施精细化管理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行精细化管理方案。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并由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打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安全事件发生率2.26%显著低于对照组9.02%,且观察组患者满意评分(88.4±11)显著高于对照组(80.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能提升手术室人员的综合素质,更能增强手术室管理规范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管理 安全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73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错误、护理投诉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 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52例为观察组。在常规监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随机选取同期本科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意外伤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6%。意外伤发生率为3.84%。患者满意度为94.23%,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住院精神病患者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12月开始将ICU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并划分为观察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和对照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对比两阶段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阶段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24,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1.37±3.29)分、(88.32±5.4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4.93,16.81;P<0.05)。结论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ICU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高ICU护理质量,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也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患者的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护理管理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总结其经验进而加以推广应用。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间选取10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办法,观察组则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比较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理论知识、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等。结果观察组人员无论是患者满意度,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自身护理知识的掌握度,临床治疗效果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人员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值得在各医院进行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护理 分层级管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6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未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再以2015年7月~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次数、护理不良事件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的明显,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适合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管理 组长负责制 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采取广泛深入地学习和宣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结合医院实际,建立“敬告患者”和“问卷调查“制度。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认真组织实施医疗服务工作等创新管理。并通过对近年来的大量统计数据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病种质量综合分析评价“的付费方式,受到了省等级医院评价评审专家组的肯定和一致好评。在充实和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积极推进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

  • 标签: 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管理 医院体制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后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进行数字化管理前的药品情况作为实验组,数字化管理后的药品情况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数字化管理前后的药品盘点时间、报损率及账实相符率。结果实验组的药品盘点时间、报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账实相符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化管理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管理效率,减少药品报损率,节约医疗资源,值得在药品管理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药品 数字化管理 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院的技术水平以及有效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医院的药剂科作为为患者调配药剂的部门,其药品的状况以及药剂科对药品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拿到所需药剂的速度与好坏,因此,医院药剂科的管理工作在整个医院的管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的手段,将该理念在实践应用所展现的作用以及价值反映出来。

  • 标签: 安全质量管理 理念 医院 药剂科 管理应用与实践
  • 简介:摘要分析药房中药饮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目前药房中药饮片进货管理渠道缺乏监管,剂量不明确,产品规格不一,炮制不合理以及产品没有保质期等问题。通过对药房中药饮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可有效改善中药饮片的质量。

  • 标签: 医院药房 中药饮片 质量控制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抑郁障碍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HAMD分值改善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比较上,两组患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以及艾司西酞普兰均能有效对抑郁障碍进行治疗,然而度洛西汀的临床疗效更为优越,且安全性佳,值得普及。

  • 标签: 度洛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障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患者60例,均采用培美曲塞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2年内的病情复发状况和生存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其中完全缓解的患者20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5例,进展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后期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其中有10患者复发,46患者存活,复发率为16.7%,存活率为76.7%。结论培美曲塞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培美曲塞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表现,探讨CT及MRI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舞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CT及MRI表现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4例患者发病时血糖水平为19.8~32.5mmol/L,平均26.3mmol/L,尿酮体(-)或(+)。结果头颅CT显示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区呈高密度;MRI示T1WI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楚,T2WI呈稍低或混杂信号。结论非酮症行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可伴有异常脑部影像学改变,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区CT高密度且MRIT1WI高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

  • 标签: 非酮症性高血糖 偏侧舞蹈症 CT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