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认知功能等方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满意度以及临床康复效果程度上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早日康复,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首次住院的糖尿病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两组进行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教育前后问卷得分、出院时血糖控制理想率的比较。结果实行糖尿病教育路径后平均住院天数下降7天,平均住院费用下降1390元,患者满意度提高23.3%,教育后问卷得分平均提高25分,出院时血糖控制理想率提高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首次住院的糖尿病病人中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医疗费用,提高了血糖控制理想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生活生命质量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插管(PICC)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肺癌PICC置管患者,时间范围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共纳入病例数为3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5例肺癌PICC置管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35例肺癌PICC置管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35例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n=18)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17),对比两组PICC置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3%,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PICC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肺癌PICC置管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能延长PICC置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PICC置管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61例需行患肢功能锻炼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时所采用的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在其基础上行根据临床路径而制定的护理,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生活质量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的锻炼的效果是显著的。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耐多药性肺结核 遵医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7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EFR、75%FRF、50%FRF、25%FRF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建议进行借鉴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哮喘患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ICU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4例,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行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满意度、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均要较对照组更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ICU 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式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采取临床路径式护理。比较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维持性血液透析认知度、透析配合度、住院时间和费用;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结果临床路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高于常规组,P<0.05;临床路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认知度、透析配合度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临床路径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式护理的可行性高,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对透析治疗的认知和配合,确保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路径式护理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5月2日至2014年5月2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占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肋骨骨折 血气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100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护理,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给予健康指导及康复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试验组的临床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87.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5.0%,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患者得到更标准化的临床护理措施,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得到针对性的病症护理,提高护理总有效率,这对患者病症康复速度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冠心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经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以前的85例为对照组,按照急诊科传统急诊救治护理程序进行护理,2016年3月以后的81例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绿色通道救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绿色通道救治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绿色通道救治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运动能力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救治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缺血性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作出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近半年来我院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在SAS评分等指标上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中,对患者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加以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因患糖尿病而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血糖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护理后的FBG、2hPG及HbAlc等血糖指标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血糖各指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2月—2017年11月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护理干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分析护理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满意度49(98%)例,对照组满意度35(70%)例,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90.27士3.82),观察组护理质量(95.10±3.11),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31.19士4.01)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9.27士5.21)d,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将64例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临床护理途径表,观察组按临床护理途径表来实施诊疗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完成治疗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胸腰椎结核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8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依从性、满意度、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进行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心衰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前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围术期进行护理,后者则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通过相关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提高其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对于护理质量的改善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食管癌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时间指标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56%,与对照组73.33%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良好,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分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6月收治的1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天数以及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助于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 不良情绪 疾病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胸外科患者的护理中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性外科医治的患者(1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85例。本次乙组常规护理管理,而甲组是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总结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甲组总的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甲组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安全、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及院内转运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结论在胸外科患者的护理中,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护理管理 胸外科 护理质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