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孕妇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采用应对量表测评两组产妇产后应对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措施及得分均高于常规组,而观察组消极应对措施及消极应对得分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可以让产妇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解决处理问题,并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心理干预 产妇 应对方式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能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士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疾病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每天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担负着重大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对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应用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康复3个月后抑郁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患者早期心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抢救成功率和预后良好率;(2)重症病房环境质量、心理护理质量、文书书写质量;(3)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1)b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预后良好率显著比a组高,P<0.05;(2)b组重症病房环境质量、心理护理质量、文书书写质量显著比a组好,P<0.05;(3)b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团体心理治疗2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团体心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团体心理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军训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1月收录的“军训”、“SCL90”、“大学新生”和“心理健康”为关键词的论文进行元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总样本量11000人,军训后学生SCL90各因子测查的平均效应值在-0.45~-0.26之间,处于中等效应值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值不包括0);在性别差异比较方面,SCL90各因子的平均效应值在-0.48~-0.25之间,处于中等效应值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值不包括0)。结论军训起到了显著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在性别差异比较方面,军训对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作用优于男生。

  • 标签: 军训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前心理指导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产前心理指导,比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较多,且SAS评分、SDS评分较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入适当的产前心理指导,能够平缓产妇心情,提升自然分娩率,可推广。

  • 标签: 产前 心理指导 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辅导对产妇的焦虑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治疗中,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可给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抑郁和焦虑的情况,提升护理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心理辅导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心理干预对产妇影像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调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到我院行分娩的186例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给予产前心理干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两组产妇的心理情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结果干预组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干预组B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稳定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提高影像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产前 心理干预 产妇 影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应激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应激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心理应激护理的护理组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大大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心理应激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应用。

  • 标签: 心理应激 慢性盆腔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58例首次接受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9例,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输液操作,实验组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静脉穿刺质量以及护理人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静脉穿刺质量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家属和患儿对静脉穿刺的合作性,配合护理人员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心理干预 静脉穿刺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1月间社区定期随访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16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精神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硬化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取我院收治的患肝硬化并伴随睡眠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疏导的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自评表、睡眠时间、睡眠稳定性、入睡时间和早醒概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肝硬化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肝硬化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揭示病区医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背景音乐对病区医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病区医生在背景音乐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做了调查,问卷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病区医生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7.6%、33.8%,背景音乐干预后病区医生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4.9%、26.9%。SAS标准总分从干预前的52.71下降至45.85,SDS标准总分从干预前的61.17下降至48.38。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区医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背景音乐的干预对提高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背景音乐 病区医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自我院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前,两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心理门诊收治的50例心理障碍青少年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心理健康正常的某中学5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因子评分皆高于对照组,除了躯体化、恐怖、偏执外,其余项目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阳性项目数及SCL-9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青少年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惩罚严厉,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保护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惩罚严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在父亲的过分干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影响,对其健康的心理发展及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父母养育方式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我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分析由此产生的对患者妊娠的结果影响。方法从在我中心就诊的相关不孕患者进行抽样,抽取120例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成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心理护理组的患者在就诊期间给予其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分别分析,统计比较其妊娠率。结果从妊娠率的差异可以看出,进行了心理护理的患者相较于没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妊娠率更高,此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孕症患者在辅助生殖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妊娠具有帮助,可以提高妊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辅助生殖 心理护理 不孕症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对社交焦虑障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60例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和对患者实施社交相关技能训练,共进行为期3个月的持续干预,并通过对比患者干预前后SDA评分、HAMA评分进行效果判定。结果对社交焦虑障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干预后患者的SDA评分、HAMA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数据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改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心理护理 社交焦虑障碍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