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6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肝功能和血清学检查。结果研究组人员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员,并且血清中的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水平和健康人员存在差异,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脂肪肝患者 肝功能指标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HCY及NT-ProBNP的水平变化情况予以探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17年2月—2017年9月是本次研究的择取时间范围),共计30例,以此作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数据差异均存在比较性意义,P值均<0.05;其中,均以研究组的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更高,P值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机体内部的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会相较正常人更高,可以依据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对患者的病情程度予以判断。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血清HCY NT-ProBNP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瘫患儿行心理护理,观察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患儿的康复积极性。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瘫患儿66例,借由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3例。对参照组患儿及家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NEW)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家长,即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康复积极性明显大于参照组患儿,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瘫患儿及家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积极性,还能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瘫患儿 家长 心理健康水平 康复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某省不同地区应对风险灾害社区抗逆力水平,阐明影响该省应对风险灾害社区抗逆力的因素。方法以TOPSIS法计算得到的不同地区各评价指标归一化数据为基本资料,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综合评价不同地区应对风险灾害社区抗逆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因素。结果农村社区抗逆力水平高于城镇,城镇高于城市;个人与所在社区的关系、社区居民之间的亲密程度、社区拥有的资源情况、社区发展潜力、社区的灾害管理能力和社区的信息沟通交流均为影响该省社区抗逆力的重要因素。结论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参与度,提高社区灾害管理能力,增强社区资源拥有率,完善社区服务,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灾害的社区抗逆力水平

  • 标签: 风险灾害 社区抗逆力 综合评价 因素分析 秩和比 可信区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FBG)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6例,入院后每1次/2h测量空腹血糖,3次测量值平均后作为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值,同时入院后24h内给予患者行颅脑MRI检查,计算脑梗死面积(cm2)。依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依据患者平均血糖值分为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分析不同卒中患者血糖值以及脑梗死面积差别。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后血糖值与脑梗死面积相关性。结果入院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脑梗死面积为(12.48±3.74)cm2比(24.91±4.69)cm2,t=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梗死组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值(23.94±3.69)mmol/L比(17.31±4.85)mmol/L比(7.56±2.85)mmol/L,F=3.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后6h空腹平均血糖值与脑梗死体积呈直线相关(r=0.859,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FBG)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关系密切。

  • 标签: 空腹血糖 脑梗死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78例GDM孕妇(GDM组)和产前门诊检查的80例健康体检孕妇(正常组)检测HbA1c、空腹血糖(FPG)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的结果。结果GDM组HbA1c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FPG和OGTT检测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HbA1c>5.8%(GDM组)的孕妇妊娠结局明显高于HbA1c≤5.8%(正常组)孕妇(P<0.05)。结论HbA1c检测可作为GDM诊断、筛查及妊娠结局评估的主要指标之一,检测水平变化在GMD的病情诊断、筛查以及妊娠结局监测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结局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产褥期相关认知、健康信念及行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产褥期相关认知、健康信念及行为水平情况。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护理认知、母乳喂养认知、产后一般认知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康复信念、社会角色转变、婴儿护理与母乳喂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护遵医依从性、社会角色转变、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产褥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增强其健康信念,改善其行为水平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初产妇 产褥期 相关认知 健康信念 行为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真菌感染影响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其与疾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ICU收治患者中选取104例进行研究,以血液培养结果为依据,将其分成参照组(28例)、真菌组(26例)、细菌组(32例)、真菌合并细菌组(18例),比较四组在PCT水平上的差异,并分析PCT水平与疾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细菌组,真菌组、真菌合并细菌组的PCT水平更高(P<0.05),而这两组的PC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真菌组中各检出真菌的PC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真菌组病情控制良好者PCT水平低于死亡者(P<0.05)。结论按照患者感染症状,并与其PCT水平相结合,可有效控制真菌感染疾病。

  • 标签: 真菌感染 降钙素原 水平差异 预后
  • 简介: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几乎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和同龄人相比,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没有走读高中考大学的道路,感觉受到社会的歧视,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1]。

  • 标签: 心理健康 团体辅导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招生规模 人际相互作用 人际敏感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疾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5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且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认知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疾病自我管理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在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认知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护理
  • 简介:本文旨在验证体验式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显著效果。选取167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试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并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效果检验。结果发现:试验组在试验前后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仅在抑郁、强迫、社交退缩这3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控制组后测除性心理和精神病外,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与传统的心理专题讲座、生命教育知识传授相比,体验式生命教育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上更有效,教学效果更好。

  • 标签: 体验式生命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院门诊满意度水平,分析影响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门诊患者1010例为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门诊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患者对于药房工作、收费工作、医生就诊、挂号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7.13%、88.12%、92.08%、90.59%;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医疗环境不佳、药房人员及医生态度不佳、付费等候时间长、未受到尊重、挂号费高、受教育水平低。结论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患者对医院门诊的满意度,必须做好这些影响因素的干预,提升门诊医护人员服务意识,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医院 门诊 满意度 影响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8,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列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TNF-α、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7d后患儿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IL-6、IL-10可能参与了大叶性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可为临床探讨疾病发生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标签: 大叶性肺炎 TNF-&alpha IL-6 IL-1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8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将这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感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97±0.54)、(7.41±0.14),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受显著优于常规组,分别为(2.54±1.14)、(5.89±3.22),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响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控制疼痛状况,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阶段性疼痛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疼痛感知水平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定时一次性管喂和连续性泵入两种方式对血糖影响及并发症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更为合理的喂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ICU机械通气的35例患者分成定时间微量泵断性泵入组(A组)和连续性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病例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腹泻、误吸、低血糖)。结果定时间断泵入与持续泵入两种喂养方式对于患者血糖水平影响均较低,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患者在腹泻、低血糖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食道返流发生率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定时间断泵入管喂方法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断泵入 持续泵入 血糖水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6例后半规管(P-SC)合并水平半规管(H-SC)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和手法复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诊断的26例P-SC合并H-SC的BPPV患者,P-SC的BPPV采用改良Epley法复位,H-SC采用Lempert法复位。结果治疗后随访1月时治愈19例(73.08%),有效4例(15.38%),无效1例(3.85%),复发2例(7.69%)。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手法复位P-SC合并H-SC的BPPV患者安全有效,准确定位受累半规管的侧别及位置是复位成功的前提。

  • 标签: 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通胰岛素持续微量泵输注在颅脑手术后血糖水平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普通胰岛素持续微量泵输注治疗和常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GCS昏迷指数、昏迷时间以及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18.5±1.2mmol/l,GCS评分10.8±1.5分,昏迷时间4.6±2.2d,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19.6±1.4mmol/l,GCS评分6.8±1.3分,昏迷时间8.4±2.7d,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胰岛素持续微量泵输注控制颅脑手术后血糖水平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普通胰岛素持续微量泵输注 颅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2月-2017年1月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均根据自愿原则划分。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和常规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针对肺通气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对照组治疗各指标不及观察组(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血气分析状况,且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支气管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病变与其血脂和脂蛋白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无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和并发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各35例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患者的TC、TG、HDL-C、LDL-C、APOA-I和APO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POA-I/APOB大幅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与血脂和脂蛋白水平有密切关系,医生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中要多加注意。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脂蛋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通过对海军某舰艇支队官兵进行心理行为训练,证实了心理行为训练对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当前海军基层部队面临越来越多复杂任务的背景下,确保广大官兵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海军基层部队开展心理训练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标签: 心理行为训练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