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苦参凝胶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4%,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苦参凝胶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2b阴道泡腾胶囊 宫颈糜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工作积累经验。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确诊为肺炎患儿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肺炎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而观察组患儿总有率达96.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且患儿症状改善快速,促进患儿身体健康和正常成长,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rc6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方法首先构建Birc6的腺病毒干扰表达载体,利用定量PCR及Westernblot的方法验证其干扰效率。将上述载体转染至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中,利用定量PCR检测自我更新相关基因(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另外,将转染后的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的5-FU培养液中培养48小时,利用MTT的方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在HCT116细胞系中敲低Birc6的表达,抑制了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水平(P<0.05);HCT116细胞系在含有不同浓度5-FU的培养液中培养48h后,敲低Birc6的表达增强了5-FU的细胞抑制率(P<0.05)。结论在HCT116细胞中敲低Birc6的表达,抑制了自我更新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增强了其对5-FU的敏感性。

  • 标签: 结直肠癌细胞 Birc6 5-FU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原体和衣原体性宫颈炎利用阿奇霉素联合干扰素栓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支原体和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甲组、乙组,每组45人。甲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乙组采取阿奇霉素与干扰素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支原体或衣原体转阴的时间以及治疗的时间显著优于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原体、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采取阿奇霉素与干扰素栓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原体 衣原体性 宫颈炎 阿奇霉素 干扰素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羧基脲与干扰素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羧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马利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28/49)高于对照组70.00%(21/4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观察组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采用羧基脲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羧基脲 干扰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联合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A组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B组,C组则使用A组和B组两组方法联合治疗。结果C组有效率高于A、B组、对照组(P<0.05),同时A、B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失为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显著改善患儿临床表现,促进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70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完成本次治疗,无一例严重的毒副作用,无一例中途退出,70例慢性丙肝患者持续应答65例,复发10例,无应答2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是最常用的治疗慢性丙肝的方案,治疗过程必须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其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 -2a 利巴韦林 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视力康复的影响。方法抽选因患病毒性角膜炎,于2015年9月—2017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患者,以随机法分成2组甲组40例,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乙组40例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展开比对。结果治疗后,乙组治疗有效率95.0%(38/40),比甲组77.5%(31/40)更高,有差异性(P<0.05);乙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时,对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进行联用,可实现优越疗效,促进患者视力的有效改善,可积极选用此方案。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干扰素 病毒性角膜炎 视力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常规剂量与大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近期疗效、肺部通气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大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肺部通气功能、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肺部通气功能、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实行大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极佳,临床价值极高,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干扰素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近期疗效 肺部通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泊三醇、干扰素联合“金纽尔”采用贯序疗法外用治疗面部稳定期限局性白癜风并观察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ɑ-2b干扰素软膏外涂每天4次、卡泊三醇软膏每天晚上一次(单号)、“金纽尔”软膏,每天一次(双号),共4周;对照1组32例采用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每天晚上1次,共4周;对照2组36例采用“金纽尔”软膏外涂每天1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1组痊愈率为12.50%,总有效率为53.13%。对照2组痊愈率为19.44%,总有效率为63.89%。治疗组与对照1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339,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635,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前χ2=9.623,P<0.05,后χ2=4.669,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前χ2=0.603,P>0.05;后χ2=0.810,P>0.05)。结论卡泊三醇、干扰素联合“金纽尔”采用贯序疗法外用治疗面部稳定期白癜风,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卡泊三醇 干扰素 金纽尔 贯序疗法 白癜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将纳入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前术后重组2α-2b干扰素栓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接受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LEEP刀宫颈锥切术 重组&alpha -2b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采用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组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均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对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在不同患者身上会重复出现,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相对较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和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使用伊马替尼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在新诊断患者中效果更加,因此建议及时使用伊马替尼治疗。

  • 标签: 伊马替尼 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2b 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其症状消失时间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支气管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7天疾病控制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耗时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支气管炎患儿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单位时间内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

  • 标签: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小儿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失代偿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运用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实施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普通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LN、PCIII、HA、TBIL、AST、ALT、ChildPugh评分均比对照组优,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抗纤维化的效果很好。

  • 标签: 小剂量 利巴韦林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 -2a 丙型肝炎 肝硬化 失代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