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卢湘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4-01-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4年第1期
  • 机构:卢湘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12【中图分类号】R7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13-01肝硬化并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sFailure,MOF)是其主要致死原因。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患者348例,其中并发MOF者73例,占21%。现将MOF73例作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软骨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复发性软骨炎患者8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44例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44例给予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8%(41/44);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55%(35/4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复发性软骨炎患者而言,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良好改善。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护理效果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排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排螺旋CT引导下,41例肺癌患者接受了氩氦刀治疗。共49例次。手术病灶72个。结果3个月后复查CT,肿瘤直径〈3cm者冰球冷冻有效范围100%,局部肿瘤控制率100%;肿瘤直径3-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92.3%,局部肿瘤控制率78.1%;肿瘤直径〉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69.8%,局部肿瘤控制率56.2%;总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78.9%。并发症主要有咯血18例(43.9%);气胸6例(14.6%);胸腔积液2例(4.9%);术后发热9例(22.0%)。结论排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多排螺旋 CT 靶向冻融治疗 肺肿瘤/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化学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和其他人为因素,耐药肺结核病的日益增多,尤其是耐药肺结核病的增多对全球结核病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化疗方案采用了至少3种二线药物及其他可能敏感药物组成药联合,总疗程21个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无因药物不良反应停止治疗者。该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有效且较安全,是值得推荐的治疗耐药肺结核病的方案。

  • 标签: 肺结核 耐多药 化学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耐药肺结核治疗不良反应情况,通过分析来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来我院治疗肺结核的住院病患进行研究,共计 43例,对耐药肺结核病患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43例病患中仅有 5例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38例不良反应病例,占总例数的 88.37%,具体包含 3例尿蛋白异常、 9例肝功能异常、 4例药物疹、 6例低血钾、 1例听力下降、 13例胃肠道反应、 1例视力下降以及 1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异常。结论:耐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而有效及时的发现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从而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各类因素对手术指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78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病患资料,针对影响手术的多种因素,如持续腹痛、WBC计数、腹部积液及保守治疗时间等对患者手术时机的影响,保守治疗患者分为成功组,手术治疗或者是死亡的患者分为失败组,预测采用保守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780例分析,成功750例,失败30例,持续腹痛、WBC计数、腹部积液及保守治疗时间等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因素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具有针对性。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影响因素较多,多数应该考虑持续腹痛、WBC计数、腹部积液及保守治疗时间等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若是这些指标因素较为明显则失败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其他则是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时机,结合实际根据患者的手术指征表现及时进行中转,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康复。

  • 标签: logistic 回归 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指征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下正常国人脑动脉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正常国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脑动脉图像,观察脑动脉的形态及其类型,统计各动脉的变异情况。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占14.73%,缺如占5.43%,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男性多于女性(X^=5.85,P〈0.05);前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66.67%;后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49.61%,且女性多于男性(X^2=6.00,P〈0.05);胚胎性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9.30%,混合供血型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6.20%。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脑动脉解剖和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脑血管 形态
  • 简介:不同类型的地物具有不同的反射光谱,在多维光谱空间中构成不同的特征向量,这便是我们利用光谱图像区分地物的物理依据.光谱图像分类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模式样本集的数据结构、分类特征的提取、距离测度、分类准则、分类数目等.本文引入光谱匹配识别中的典型方法--光谱角度匹配法(SAM法),通过与欧氏距离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提出种可以兼顾到光谱亮度与光谱向量方向(近似为光谱形状)的距离测度,并应用于K-均值动态聚类中,通过与传统分类方法的比较,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地物 反射光谱 分类 距离测度 SAM法 K-均值
  • 简介:慢性伤口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难以治愈。近几年研究表明,慢性伤口难以治愈与慢性伤口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水平升高有关。西环素作为种广谱的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其非抗菌特性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可抑制MMPs,促进慢性伤口愈合。本文就慢性伤口病理生理学特点、MMPs在慢性伤口愈合中的作用、西环素抑制MMPs特性及其治疗慢性伤口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伤口提供参考。

  • 标签: 多西环素 慢性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脑梗死复发性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初发患者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以及初发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TIA史,有着明显的差异,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TIA史是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避免以及控制危险因素,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是减少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脑梗死复发 因素分析 治疗
  • 简介:我科自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接诊手指段离断患者10例,行再植手术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断指再植 成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提升医院档案资料的管理措施。方法:对档案质量管理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总结分析,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存储管理问题、法律效力问题、管理人员态度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制定有效的优化措施。结果:通过应用优化措施,有助于提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档案存储系统和安全管理机制。结论:措并举有助于提升医院档案管理质量,对现有档案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全面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安全发展。

  • 标签: 档案管理 质量安全
  • 简介:目的综合探讨死后家兔玻璃体内羟丁酸脱氢酶(HBDH)、胆碱酯酶(CHE)、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四种酶的活性及角膜上皮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后经过时间(postmorteminterval,PMI)之间的相关性,寻求种较准确的推断PMI的方法。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两组温度下(25—30℃;10—15℃)家兔死后0~54h玻璃体液四种酶失活情况以及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家兔10—15℃下死后0—72h角膜上皮细胞DNA降解情况。结果四种酶的活性在死后定时间内各出现个平台期,平台期后活性迅速下降。角膜上皮细胞DNA含量也随时间发生明显降解。死后玻璃体内四种酶活性及角膜上皮细胞DNA含量变化与PMI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综合死后家兔眼球内多种生化变化与PMI的多元回归方程可较准确地推断PMI。

  • 标签: 死后经过时间 玻璃体液酶活性 角膜 DNA含量 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