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球蛋白异常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的IgG、IgM、IgA的变化及电泳分析情况。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比浊法。结果:19例异常患者中;免疫球IgG升高的15例,占78.95%,其均值为43.32±26.1g/L;IgA升高的3例,占15.79%,其均值为20.47±50.12g/L;IgM升高的1例,占5.26%,其均值为1.38±2.48g/L。蛋白电泳结果15例IgG-k型、4例IgA-λ型。结论:免疫球蛋白分型及其蛋白电泳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k型 λ型 IgG IgM IgA 蛋白电泳
  • 简介:背景:关节软骨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很弱,利用软骨组织工程能更好地实现关节软骨的修复和再生。种子细胞、细胞载体作为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行新的探索。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组织来源的血管基质混合物(ASVF)复合软骨细胞外基质源性微载体(CEDPs)修复SD大鼠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中分离获取ASVF,以湿法粉碎和脱细胞处理得到猪来源CEDPs,将两者混合,修复大鼠膝关节滑车直径2mm全层软骨缺损。实验按移植物的不同分为空白组、CEDPs组、CEDPs+ASVF组。术后6周、12周取材,对标本进行Micro-CT分析,评估缺损去软骨下骨的重塑情况;标本切片后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以Wakitani评分进行组织学评估。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各组均有软骨下骨重塑,CEDPs+ASVF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CEDPs+ASVF组新生组织结构主要为透明软骨,其余两组为纤维组织与透明软骨混合分布,且CEDPs+ASVF组组织学评分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自体ASVF复合CEDPs可用于修复SD大鼠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为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血管基质混合物 细胞外基质 微载体 组织工程 软骨 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在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75例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同时还选择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5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PCCI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每组患者各25例;并按照患者发病后30天的mRS评分来将75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其中预后不良组患者有35例,预后良好组为40例。对各组患者入院时的A2水平,以及A2水平和PCCI病情情况和预后的关系情况进行检测对比,同时还对A2水平在PCCI不同水平预后的预测价值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75例PCCI患者的A2水平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并且预后不良组也要高于预后良好组,重度组也要比轻度和中度组高一些p<0.05;另外,A2水平和PCCI患者的mRS以及NIHSS评分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关系;并且A2还会对PCCI预后情况产生影响。结论 A2水平和PCCI预后、患者病情程度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通过A2水平来对PCCI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血清脂蛋白 磷脂酶 预后 缺血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负载去细胞基质的壳聚糖(C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微球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联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负载去细胞基质的CS/nHA复合微球,分离、提纯SD大鼠的BMSCs.实验分为4组(每组每个时间点6个样本):空白组:单纯BMSCs培养,对照组1:去细胞基质与BMSCs共培养,对照组2:nHA与BMSCs共培养,实验组:负载去细胞基质的CS/nHA与BMSCs共培养.于培养14、21d,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于培养3、7、10、14、21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碱性磷酸(ALP)活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检测Ⅰ型胶原和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负载去细胞基质的CS/nHA复合微球呈球形,粒径范围为3.52~29.65μm.培养第21天,实验组内可见大量钙质沉积,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对照组有少量钙质沉积;空白组钙质沉积更少.从培养第7天开始,实验组的ALP活性、Ⅰ型胶原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ALP活性、Ⅰ型胶原表达量又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培养第10天开始,实验组的骨桥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骨桥蛋白表达量又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2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ALP活性、Ⅰ型胶原及骨桥蛋白的表达均达到高峰.结论负载去细胞基质的CS/nHA复合微球与BM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类 材料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27蛋白及CyclinE蛋白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宫颈癌组织与2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27蛋白,CyclinE蛋白表达,结果:52例宫颈癌中12例P^27蛋白高表达(23.08%),30例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57.69%),26例正常宫颈中,24例P^27蛋白高表达(92.31%),无1例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0%),宫颈癌P27蛋白高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而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P<0.05,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下降及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 标签: 宫颈癌 P^27蛋白 CYCLINE蛋白 免疫组化SP法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金属金属(MOM)混合固定型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RA)的近期疗效,分析手术技术要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对52例(5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MOM-HRA。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6~65岁,平均42.6岁。手术方法按照K.De.Smet标准方法进行,术后对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和X线片进行随访。结果失访7例(8髋),45例(5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12~54个月)。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7.0±1.2)分,术后22个月平均(93.0±1.0)分;术前屈髋度平均(25.3±1.6)°,术后22个月平均(105.0±1.8)°;术前外展度平均(18.8±0.8)°,术后22个月平均(40.6±1.0)°。评价:46髋优,3髋良,1髋差。无股骨颈骨折,无松动,无脱位,无感染,无翻修,1例异位骨化BrookerⅢ型。结论HRA具有保留股骨头骨量、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快、近期结果好等优点,对于获得优良的术后结果,严格的患者选择和精确的手术技术至关重要。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头 表面置换
  • 简介:随着金属-金属(MoM)假体的广泛应用,其副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MoM假体在机械磨损和生物环境侵蚀等因素作用下产生钴铬颗粒。本文对影响MoM假体磨损的因素,钴铬颗粒的特性、全身传播及代谢、细胞毒性、基因毒性及免疫相关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Co^2+的解毒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毒性 钴铬颗粒 解毒 边缘负载
  • 简介:摘要目的羊水栓塞是产科急危重症之一,是发生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诊断,及早救治,会延误救治时间,造成抢救失败.方法在我院12年间分娩攻击8657例孕妇中,发生羊水栓塞列,救治成功100%,在救治过程在吸取了一些教训,总结了一定体会,尤其是在判断是否发生羊水栓塞对救治成功降低孕产妇死亡非常重要.我们认为根据不同病情及时决策,尽早切除子宫,纠正DIC,正确指导围术期补血补液,是救治的关键.关键词羊水栓塞;及早发现;对症治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8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乳酸脱氢、血小板、血清铁蛋白联合影像学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将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7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实施乳酸脱氢、血小板、血清铁蛋白联合影像学测定,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乳酸脱氢、血小板、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内源性脑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设为A组,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设为B组,选取同期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于入院时、入院14天后检测A、B两组患者的NGAL与Ghrelin水平并与对照组人员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结果。结果:入院时,A、B两组患者的NGAL与Ghreli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组的NGAL与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入院14天后,A、B两组患者的NGAL与Ghrelin水平依旧高于对照组,P<0.05,但A、B两组患者入院14天后的NGAL与Ghrelin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中的NGAL与Ghrelin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病情越严重NGAL与Ghrelin水平越高,故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内源性脑肠肽 指标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抽吸术采集的脂肪颗粒经消化清洗贴壁生长的人脂肪基质细胞增殖前后的形态和表面抗原表达的变化.方法吸脂术获得脂肪组织,经胶原消化分离、接种培养皿,贴壁后采集的细胞和原代细胞增殖80%融合后采集的细胞,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105、CD166、Stro-1、CD29等表面标志的变化.结果CD29在原代细胞增殖前后无明显变化,保持极高的阳性率;Stro-1在原代细胞增殖前后无明显变化,保持较低的阳性率;CD105、CD166阳性率显著增加.结论脂肪基质细胞原代培养增殖前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提取的脂肪基质细胞的原始情况,经过原代培养增殖后部分干细胞相关的抗原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标签: 脂肪基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表面标志 阳性率 培养增殖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简介:目的研究纳米磁性氧化铁颗粒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s,hBMSCs)共培养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影响,以评价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并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制备两种粒径(6nm和200nm)的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分别在细胞接种时及接种后24h加入。检测纳米磁铁颗粒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共培养时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结果纳米磁铁颗粒的种类及加入方式对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影响。hBMSCs和6nm粒径的铁颗粒共培养时能保持较好的ALP活性表达,而200nm粒径的铁颗粒显著降低了hBMSCs的ALP活性。结论6nm粒径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和hBMSCs共培养时,对细胞的增殖和成骨诱导能力没有影响,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标记物来进行磁共振成像(MRI)示踪。

  • 标签: 纳米磁性氧化铁颗粒 磁共振 骨髓基质干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创面的修复情况。方法:于6只小白猪背部制作46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同时制作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和自体微粒皮。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个,分别进行自体微粒皮+异体真皮基质(两者比例为1:4)+异体断层猪皮、自体刃厚皮+异体真皮基质的移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及创面收缩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移植术后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别,术后8-20周胶原纤维结构完整、清晰、排列规则、粗细均匀,可见正常的血管组织,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表-真皮间结合良好,钉突横跨基底膜并完好地固定于异体真皮上。移植术后5个月皮肤均较平滑、有弹性、功能好。结论:自体微粒皮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皮片成活率较高,为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较理想的覆盖材料。

  • 标签: 自体微粒皮 异体真皮基质 实验研究 烧伤 真皮 皮肤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制备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埋植物的抗原性差异.方法将猪断层中厚皮片采用胰蛋白+tritonX-100等处理,制成Xeno-ADM,分为戊二醛交联的Xeno-ADM1组、网状交联的Xeno-ADM2组、未交联的Xeno-ADM3组、动物先用Xeno-ADM蛋白致敏后再移植交联的Xeno-ADM4组和未交联的异体兔Allo-ADM对照组.分别将移植物埋植于5组共计25只日本白兔的耳部和背部皮下,术后2~32周检测兔血清抗ADMs抗体效价,并观察移植物大体和组织学变化.结果Xeno-ADM4埋植物组血清抗Xeno-ADM蛋白抗体效价最高;排除致敏因素的影响,Xeno-ADM各组血清抗体滴度依次为:Xeno-ADM3组>Xeno-ADM2组>Xeno-ADM1组(P<0.05~0.001);在Allo-ADM组中,有40%的血清样本呈现出抗Allo-ADM蛋白抗体阳性.组织学上,Xeno-ADM移植部位有激烈而持久的炎症反应,明显强于Allo-ADM异体埋植对照组;ADM被降解吸收的程度依次为:Xeno-ADM3>Xeno-ADM2>Xeno-ADM4>Xeno-ADM1>Allo-ADM(P<0.05~0.001),在交联型ADM组易产生异物巨细胞反应.结论Xeno-ADM的免疫原性强于Allo-ADM,诱导宿主产生IgG限制的免疫反应;大张变性的ADM埋植物能降低抗原-抗体反应,减缓炎症免疫反应导致的ADM结构破坏和降解吸收.

  • 标签: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抗原性 实验研究 移植 组织学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裂解物体外培养、扩增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将富含血小板血浆以冻融裂解法处理,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裂解物,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特征,并应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体外成骨和成脂肪能力。结果血小板裂解物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均一呈现CD14、CD31、CD34、CD45及HLA-DR阴性和CD73、CD90、CD105、CD166阳性,具备体外成骨、成脂分化能力。此外,与经筛选的胎牛血清比较,低浓度血小板裂解物即具有支持骨髓基质干细胞扩增的能力。结论血小板裂解物可替代胎牛血清,用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血小板 细胞培养 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