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下颌骨肿瘤切除作为破坏性手术可造成下颌骨缺损。过去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方法予以修复,因无自身血运,抗感染力差,植骨块吸收明显,修复效果不尽人意,给患者带来面部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致颌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有了重大突破。我院口腔科为1例右下颌骨巨大型粘液瘤患者采用右侧下颌骨大部分截除,用血管化腓骨肌瓣移植修复颌骨肿瘤术后缺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腓骨肌瓣 术后缺损 下颌骨肿瘤 血管化 移植修复 患者
  • 简介: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创建于1975年,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独立超声影像科室。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有彩色超声诊断仪19台。可满足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术中超声、床旁超声及各种特殊检查需要。因业务需要现公开招聘以下岗位:(1)超声心动图专业医师:副主任医师1~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6名;(2)录入员1名;(3)腹部及血管超声医师1名。全文见光盘。

  • 标签: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超声科 招聘计划 北京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简介:血管内治疗对于多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成熟的微侵袭治疗手段。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神经血管内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这些技术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等,技术日趋完善。近年来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日新月异,2003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subarachnoidaneurysmtrial,ISAT)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studyof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s,ISUIA)的结果影响了世界,已经在治疗动脉瘤的医生中产生热烈辩论。

  • 标签: 经血管介入治疗 微创神经外科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神经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海绵窦瘘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本文对810名老年口腔疾病与唾液pH情况的调查。查出牙周病359例,占44.32%,楔状缺损302例,占37.30%,磨损318例.占39.50%,口干苦,异味感213例.占28.52%.粘膜病(主要为白斑和扁平苔癣)86例,占10.60%。在810例中,同时患两种以上疾病者约占45%。

  • 标签: 口腔疾病 唾液pH 老年人 流行病学 牙周病 楔状缺损
  • 简介:作者等采用Roux-en-Y吻合术治疗十二指肠疾病18例,其中十二指肠严重损伤5例.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5例.十二指肠肿瘤3例,P-j综合征2例.十二指肠淤滞症2例,十二指脖梗阻坏死1例。死亡率和瘘发生率均为5.6%。作者认为本术式适应于十二指肠肠壁缺损性病变和十二指肠肠腔梗阻性病变的治疗。其优点主要是对十二指肠肠壁缺损修补同时形成有效的十二指肠腔内减压,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和死亡率低。

  • 标签: 治疗 十二指肠疾病 术式 缺损 ROUX-EN-Y吻合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针吸细胞学检查在肿瘤的细胞学诊断中享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决定病变细胞的性质,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减少手术医生的盲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为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针对我院752例乳腺疾病病人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吸细胞诊断乳腺疾病正确率可达97.5%以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9.6%.结论:针吸细胞学价格低廉,简便、迅速、安全、痛苦小、诊断准确,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针吸细胞学 乳腺疾病 诊断 恶性肿瘤 鉴别
  • 简介: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tenso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T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DTI通过测定水的弥散,提供脑组织的微细结构和生理学信息,尤其对脑白质有很高的敏感性,可在体显示脑内的白质纤维束。因此,DTI为脑发育和脑认知功能的研究、脑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脑部手术的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客观的、非侵袭性的检测方法。1DTI应用中的一些概念和技术弥散张量的定量参数用D来表示,是由每一个体元(voxel)计算得来的。弥散张量迹[traceofdiffusiontensor,Trace(D)]是通过在x、y和z轴方向测量的表面弥散系数平均计算得出的,用来测量水的定向平均弥散率(meandiffusivity,),即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 神经疾病 精神疾病 DTI
  • 简介: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SSFSE—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4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接受SSFSE—MRCP检查,其中肝外胆管结石34例,恶性胆管梗阻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64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P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1%。结论SSFSE—MRCP检查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常规MRI扫描,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 标签: MRCP 肝外胆管梗阻 性疾病 诊断价值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对28例难治性精神病人进行双侧扣带回、杏仁核、内囊前肢、尾状核、下丘脑等射频毁损治疗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手术配合及术中严密观察护理.结果通过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术中严密的配合与护理,28例病人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与病人能否认真配合手术有密切关系.术中严密观察和手术配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立体定向 精神疾病 手术配合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8~48岁,平均31岁.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例,修复部位为跟部、踝周及足背近侧,皮瓣最大面积8.0cm×10.0cm,其中2例为内踝及跟部肿瘤扩创后有肌腱外露、1例为足背Ⅲ度热压伤、3例为电接触伤致足背肌腱及骨外露.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1例,皮瓣面积13.0cm×作者单位:750004银川,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15.0cm,皮瓣带腓肠肌以填充膝部电接触伤去骨后的腔隙.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皮瓣最大面积10.0cm×12.0cm,其中修复同侧烧伤后胫骨外露1例、以交腿皮瓣方式修复对侧足贴骨瘢痕1例,电接触伤致髌骨外露1例.逆行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皮瓣最大面积12.0cm×8.0cm,均为电接触伤致手腕屈侧肌腱外露.

  • 标签: 皮瓣修复 皮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四肢创面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背肌腱
  • 简介:目的探讨喉镜法与引光器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及脑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喉镜插管(对照组)32例;引光器气管插管(观察组)32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mg/kg、利多卡因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及丙泊酚1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SBP、DBP、RPP均下降(P〈0.01),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后,对照组SBP、DBP、RP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也增快(P〈0.05),观察组SBP、DB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后5min,对照组SBP下降明显(P〈0.05),DBP、HR、RPP下降幅度大(P〈0.01),而观察组除HR下降明显(P〈0.05)外,SBP、DB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光器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刺激较小,尤其对血压影响小,降低RIP,插管期间心血管功能较稳定。

  • 标签: 气管插管引光器 喉镜 气管内插管 心血管应激反应
  • 简介:淋巴结支架包括血管、淋巴管和网状支架.目前国内对人淋巴结支架三维结构的研究不多见.淋巴结内的血管具有特殊性,在整个支架系统中的作用相对重要一些,也是研究的重点.利用计算机重建其组织切片的三维结构,建立一个直观又清晰的血管三维关系图,为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淋巴结支架 淋巴结 血管 三维结构 科学计算可视化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修复复杂性多指套脱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治疗多指套脱伤3例,筋膜瓣面积最大16cm×32cm,最小3cm×8cm.结果3例筋膜瓣均顺利成活,植于其上的中厚皮片除1例有小块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供区有1例部分皮肤坏死.术后随访1~2年,手掌及手背创面均修复,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套脱的手指,皮瓣不臃肿,免除二次修整.结论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是修复复杂性多指套脱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多指脱套伤 手术修复 吻合血管 阔筋膜瓣移植 复杂性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中等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血管内超声特点,选择治疗决策.方法应用血管内超声仪检查38例血管造影狭窄程度40%~60%患者的43处冠状动脉病变;测量管腔以及血管直径和面积.结果43处病变中,脂质斑块为30处,纤维、钙化、混合斑块分别为4、2、5处,2处未发现明显病变或仅轻度内膜增生;其中4处可见明显血栓影.41处粥样硬化斑块中偏心斑块36处(87.8%),向心斑块5处(12.2%).30处脂质斑块大部分可见薄的纤维帽,其中5处(16.7%)明显的纤维帽不完整.病变血管直径狭窄百分比(40.73±13.21)%;面积狭窄百分比(56.75±12.68)%.对IVUS示面积狭窄>50%的25处、<50%的1处(60.5%)且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变行进一步介入治疗,对IVUS示面积狭窄<50%的17处(39.5%)病变未行进一步介入治疗.结论IVUS可进一步明确血管造影中等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 标签: 中等程度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内超声 血管造影术 IVUS 急性期
  • 简介:目的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24侧上肢标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研究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伴行关系及彼此吻合等。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前面桡侧半,与头静脉伴行,两者周围有明显的动脉伴行,平均有外径大于0.5m的营养动脉4.2支,且彼此吻合。其中第一支浅出点位于肘横纹下37.60±12.53m,血管外径0.70±0.33m,有明显的分支分布于皮神经干和浅静脉及其周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结论可经设计以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供临床使用。

  • 标签: 前臂外侧皮神经 解剖学基础 营养血管皮瓣 吻合 头静脉 营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