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2014韩国国际胃癌将于2014年5月15—17日在韩国举行。会议邀请日本、中国、新加坡、美国和韩国学者对胃癌领域的新技术和治疗见解作特邀报告,为医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技能交流平台,旨在促进胃癌诊治。

  • 标签: 胃癌 韩国 国际 新加坡
  • 简介:脂肪乳注射液是静脉高营养药物,在ICU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中广泛应用。但通过周围静脉单独输注时,由于其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且输液时间长,一般250ml的脂肪乳注射液需6~8h输完。为此,我们采用两组液体同时输注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脂肪乳注射液 静脉输注 临床应用 ICU重症病人 外周 血栓性静脉炎
  • 简介:一、会议时间:2018年10月20-24日二、会议地点:奥地利维也纳/Vienna三、会议简介欧洲消化疾病(UEGWeek)是欧洲胃肠病学联合组织(UEG)主办的欧洲首屈一指的会议,也是世界领先的胃肠病学活动之一。2018年UEGWeek将于2018年10月20日至24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并再次涵盖广泛的消化疾病领域,带来一流的研究生教学课程、最出色的胃肠病学论文摘要和海报,并同时向全球观众直播。

  • 标签: 消化疾病 欧洲 奥地利维也纳 会议简介 胃肠病学 教学课程
  • 简介:我们在外中心静脉置管(PICC)病人化疗过程中观察发现:此种穿刺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化疗 PICC 穿刺方法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消化内镜和肝病学三个分会主办、外科学分会协办的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APDW2004)会议于2004年10月4~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亚太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200余位代表参会,国(境)外代表800余人.这是我国首次承办的消化领域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演讲者包括本领域世界和亚太地区知名专家、我国各分会负责人和专家.国家和卫生部以及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人发来贺信或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的组织安排完全与国际接轨,会前有培训课程,在全体会议上安排了4个高水平的专题报告.多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学术交流,内容包括相关的专题讲座、论文报告以及微波现场传送的内镜治疗演示,使观众与术者互动交流,另有壁报和45家公司和厂家的产品展台,使与会者能听、能看,各取所需.为不影响会议进程,卫星会议均安排在午餐和会后进行.会议所涉及的学术内容广泛,包括各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本地区相关的课题,既有基础研究也有临床报道,既有诊治经验也有共识报告.下面就本次会议中的几个主要专题作一介绍.

  • 标签: 消化疾病 会议纪要 肝病学 首次 消化病学 消化内镜
  • 简介:通过追古溯源,阐明降胃气之理论源于内经,成于促景,并得到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展,已成为治疗脾胃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临床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 标签: 降胃气 脾胃病
  • 简介:在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等现代护理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下。我国在10年前就明确提出把心理护理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然而据(护士进修杂志)载文称,10多年来我国临床心理护理的总体水平提高不大,至今尚未能突破传统护理模式。实际成效也不够显著。专家学者呼吁:要尽快地改变当前临床心理护理的低水平徘徊状态,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现结合多年实际工作谈几点认识。

  • 标签: 心理护理 临床实践 系统化整体护理 责任制护理 护理工作者 现代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8的疗效。方法9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48。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和48时的病毒学、生化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24和48时血清HBVDNA水平小于1000copies/ml比率分别为73.9%(34/46)和85.7%(36/42),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等于0.009和0.004);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84.8%(39146)和88.0%(37/42),高于对照组的52.5%(21140)和44.1%(15/34),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为0.000);Child-Pugh计分分别为8.42±2.78和8.92±2.76,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也比对照组的10.75±3.14和11.41±2.69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18和0.044)。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降低HBVDNA水平,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及Child-Pugh计分等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恩替卡韦
  • 简介:目的:探讨牙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阳性患者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阳性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标准三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牙基础治疗,对比两组Hp根除率,并观察两组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出血指数。结果:治疗组1个月Hp根除率及1年后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D、PLI、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D、PLI、SBI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基础治疗可提高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阳性患者Hp根除率,且对改善牙状况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慢性牙周炎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 简介:目的:探究牙干预对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的增效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调查,根据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牙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附着丧失)、SBI(龈沟出血)、PD(探诊深度),分析牙龈炎程度与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间关系。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SBI、PD间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AL、SBI、P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对牙龈炎程度与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间关系可知二者间呈正相关。结论:在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牙干预可显著改善口腔内环境,与传统三联疗法合用可明显降低胃内HP阳性率,效果更优于单纯使用传统三联疗法。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 增效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普瑞博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普瑞博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简称奥组)。对照组37例给予法莫替定20mg每日2次,普瑞博10mg每日3次(简称法组)。各组治疗后2、4、6观察烧心、反酸及反胃等症状的疗效,并于6后复查胃镜观察下食道炎治愈率。奥组中3例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三大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2、4、6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奥组分别79、41%、87.17%及94.87%,法组分别于54.05%、64.49%及67.57%。6后Ⅰ级、Ⅱ级及Ⅲ~Ⅳ级食管治愈率奥组分别于78.94%高于Ⅱ级64.28%,Ⅲ~Ⅳ级66.67%(P<0、01)。法组分别于40%高于Ⅱ级30.77%,而Ⅲ、Ⅳ级为0(P<0.01)。奥组其中3例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治疗后,反流总时间百分率及总反流次数分别由6、43±1.40%及180±33.07次,降至3.5±0.5%(P<0.01)及57.33±6.43次(P<0.01)。结论奥美拉唑和普瑞博联合用药是治疗GERD的有效药物。

  • 标签: 普瑞博思 治疗后 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联用治疗 治疗前后
  • 简介:肝硬化是传染病科和消化内科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多需终身面对疾病的困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如何使肝硬化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回家休养的情况下,维持疾病的持续稳定,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实践证明,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多有明显的诱因,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也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肝硬化患者能否带病延年与患者能否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消除并发症的诱因有直接关系.为此,我们把自我护理观引人对肝硬化患者的出院指导中,以使患者掌握自我照顾所必需的疾病知识和相关护理知识.

  • 标签: 自我护理理论 肝硬化 出院指导 应用
  • 简介:今年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培养成功30年,BarryMarshall和RobinWarren因在H圳。一研究中的贡献,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这一通向诺贝尔医学奖的道路是值得回忆的,对医疗科学的研究有很多启迪。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这一历史。

  • 标签: 螺杆菌 幽门 消化性溃疡 胃炎 诺贝尔奖金 培养成功
  • 简介: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96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恩替卡韦治疗HBVDNA阳性的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96。结果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12、24、48和96时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比率分别为61.76%(21/34),82.35%(28/34),94.12%(32/34)和94.12%(32/34,P〈0.05);2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也分别为72.73%(16/22),81.82%(18/22),81.82%(18/22)和90.91%(20/22,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与应用恩替卡韦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疗效,安全性较好。

  • 标签: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肝硬化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