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及15例健康成人血清中ABCG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ABCG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组(P〈0.05),其术后血清ABCG2的水平亦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与健康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血清ABCG2的水平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术后血清ABCG2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有关。结论ABCG2有望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ABCG2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
  • 简介:目的: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探讨三者在NSCLC中的意义及关系。方法:NSCLC的标本45例,常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和p53的表达。结果:Survivin、Caspase-3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55.6%和40.0%。Survivin的表达率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Survivin在鳞癌和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无显著性差异。在NSCLC组织中,高中分化组的Caspase-3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且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与NSCLC的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p53蛋白的阳性率与NSCLC的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均无关(P>0.05)。Survivin和Caspase-3统计学上无相关性,而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Caspase-3及突变型p53蛋白协同作用,抑制细胞凋亡,对NSCLC的演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SURVIVIN CASPASE-3 P53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在多种人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642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分析p16INK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642例肿瘤样本中良性肿瘤120例、恶性肿瘤522例。免疫组化检测p16INK4a在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3%(91/522)、11.11%(58/522)、19.16%(100/522)和52.30%(273/522),而在良性病变中表达率分别为34.17%(41/120)、23.33%(28/120)、26.67%(32/120)和15.83%(19/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中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也并不相同(P〈0.05)。分别以阳性免疫组化染色“++”和“+++”作为p16INK4A阳性表达界值,则p16INK4A蛋白作为恶性肿瘤分子标志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46%、57.50%、87.97%和52.30%、84.17%和93.49%。结论p16INK4A代偿性高表达是人恶性肿瘤特异性的免疫表型,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和分子分型的分子标志。

  • 标签: 恶性肿瘤 P16INK4A 免疫组化染色 分子标志
  • 简介: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探讨RASSFlA和Elf-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构建含有7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以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TM-900(PV-9000)法检测RASSFlA和Eft-1在NSCLC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IA和Elf-1在肺癌组织中均呈异质性表达。RASSFl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7.22%(34/72),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100%(10/10),两组间的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RASSF1A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4.379,P=O.036);RASSFlA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79,P=0.000)。Elf-1在NSCLC及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1%(53/72)及20.00%(2/10),两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O.001),其表达强度与NSCLC的分化程度有关(x2=7.116,P=0.028);有淋巴结转移组Elf-1的表达强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5.304,P=0.021);Elf-1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分期间亦有差异(x2=6.791,P=0.034)。NSCLC组织中RASSFlA和Elf-1蛋白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433,P=0.000)。结论在NSCLC组织中RASSFlA表达下调和Elf-1过度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有关,RASSFlA及Elf-1基因表达的检测有望作为NSCLC早期诊断、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RASSF1A ELF-1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质阵列分析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生理及病理学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99例子宫内膜诊刮样本组织标记。结果14例呈分泌反应、15例萎缩、24例增生、8例不典型增生、38例子宫内膜原发癌(I型25例,II型13例)腺上皮ki-67表达率分别为0%、33.3%、83.3%,75.0%、57.9%(I型44.0%,II型84.6%)。结论ki-67与子宫内膜增殖有关,分泌反应缺失表达;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类有关。

  • 标签: 子宫内膜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 宫颈癌
  • 简介:目的研究肺癌病人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为分析肺癌的发生发展状况和临床治疗提供免疫学指标。方法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BA)检测45例肺癌病人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以70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45例肺癌病人血清中Th1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IFN-γ(25.1±18.1)pg/mL、IL-2(1.58±1.69)pg/mL;Th2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IL-10(4.12±2.22)pg/mL、I-一5(3.21±1.48)pg/mL、IL-4(4.72±2.72)pg/mL;Th1细胞因子IL-2与Th2细胞因子IL-10比值为0.48±0.53。与正常相比,肺癌病人血清中Th2细胞因子IL-5、IL-4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0略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Th1细胞因子IFN-γ升高、IL-2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h1细胞因子IL-2与Th2细胞因子IL-10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癌患者各组织类型、TNM分期之间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肺癌病人血清中Th1/Th2比例失调,表现为Th2细胞因子明显升高,Th1细胞因子IL-2降低,提示肺癌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以IL-2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IFN—γ在肺癌病人血清中明显升高,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有促进抗肿瘤的作用,又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相关。

  • 标签: 肺癌 Th1 TH2 细胞因子检测 免疫学指标 体液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NET-1、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在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6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HDGF、NET-1和HDAC1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HDGF、NET-1和HDAC1阳性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肺癌组织中HDGF、NET-1和HDAC1阳性表达与肺癌发展的相关性;分析肺癌组织中HDGF、NET-1和HDAC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HDGF、NET-1和HDAC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吸烟、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HDGF、NET-1、HDAC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未吸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远处转移肺癌患者(P﹤0.01);肺癌组织中HDGF、NET-1和HDAC1的阳性表达率与肺癌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情况均呈正相关(P﹤0.05);肺癌组织中,HDGF的阳性表达率与NET-1和HDAC1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NET-1的阳性表达率与HDAC1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HDGF、NET-1和HDAC1的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为临床上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 NET-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种组织中COX-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和survivin的平均光密度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64.7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58.82%;COX-2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4cm、低分化、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有吸烟史患者的COX-2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4cm、中高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和无吸烟史的患者(P﹤0.01)。COX-2和survivin阳性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均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1)。结论COX-2和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COX-2和survivin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

  • 标签: COX-2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表达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ⅡA型磷脂酶A2(PLA2GⅡA)mRN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评估PLA2GⅡA对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病程监测和预后预测的价值和意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配对组织(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肿瘤远端切缘组织)中PLA2GⅡAmRNA的表达水平。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3组组织中的PLA2GⅡAmRNA水平的差异及结、直肠癌组织中PLA2GⅡA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①PLA2GⅡA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及远端切缘组织,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癌组织组90.91%,癌旁组66.67%,肿瘤远端切缘组51.52%(P〈0.05)。②女性组、早期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的PLA2GⅡAmRNA表达水平比男性组、晚期组和有转移组高(P〈0.05)。结论PLA2GⅡA基因可能参与了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标签: 直肠癌 ⅡA型磷脂酶A2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β-catenin、RIPK4及CDK8在套细胞淋巴瘤(M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MCL组织和16例淋巴结炎性病变组织中β-catenin、RIPK4及CDK8的表达情况,并对MCL患者进行生存随访。分析β-catenin、RIPK4及CDK8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MCL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CL组织中β-catenin、RIPK4及CDK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63.3%和60.0%,均高于淋巴结炎性病变组织(P〈0.05);MCL组织中β-catenin、RIPK4及CDK8的表达任两者均呈正相关(r=0.600,r=0.675,r=0.367,P〈0.05);β-catenin、RIPK4及CDK8的表达与性别、年龄、MIPI评分、β2微球蛋白、B症状、AnnArbor分期均无关(P〉0.05)。30例MC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IPI评分高危组、CDK8阳性表达是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β-catenin、RIPK4及CDK8在MCL中高表达;β-catenin、RIPK4及CDK8的表达呈正相关;CDK8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佳。

  • 标签: 套细胞淋巴瘤 Β-CATENIN RIPK4 CDK8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ymphocyteratio,NLR)的上升与多种肿瘤的预后不良相关n本研究目的为探讨NLR对根治术后直肠癌患者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e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的结果选取NLR截点,根据NLR截点分析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高、低NLR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以及总体生存的差异。结果根据ROC曲线选取1.76为NLR截点。两组问患者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直肠癌组织类型、手术方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及术式(Dixon或Mil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高NLR组患者T3+4期、淋巴结转移(N1-3)以及TNM、Dukes分期较晚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低NLR组患者。高NLR组及低NLR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及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升高提示患者总体预后不佳。结论NLR可作为预测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直肠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截点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平滑肌瘤VEGF的表达及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其中40例为米非司酮服用者,20例未服用者为对照。结果:米非司酮组子宫平滑肌瘤VEGF表达阳性率为37.5%,MVD为9.90±5.95;未服用组平滑肌瘤VEGF的阳性率为80.0%,MVD为16.36±2.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用药后肌瘤中缩小明显者(直径缩小≥2cm)VEGF表达阳性率为12.0%,MVD为7.89±4.36,亦低于缩小不明显者(直径缩小〈2cm)VEGF阳性表达率(80.0%)和MVD(11.29±3.1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患者中,子宫肌瘤VEGF和MVD呈低表达,提示其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抑制肌瘤生长。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探讨测量肱骨颈干角及扭转角的测量方法。方法收集肱骨干标本56根,其中右侧30根,左侧26根,利用X线于前后位及轴位摄片测量其颈干角与扭转角,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正常值。结果通过本文介绍方法,测量出肱骨颈干角为133.25°±5.26°,扭转角为31.36°±7.96°。经统计学处理左右两侧肱骨颈干角及扭转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样本凇验)。结论肱骨颈干角、扭转角变异较大,肱骨近端肿瘤假体颈干角、扭转角设计应个性化。X线测量法是测定肱骨颈干角及扭转角的方法之一,临床上健侧的颈干角及扭转角可作为患侧肱骨近端肿瘤假体设计及安放的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肱骨 肿瘤 颈干角 扭转角 X线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2,FGFR2)、凝血酶敏感蛋白家族(thrombospondins,THBS)成员THBS1和THBS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FGFR2与THBS1、THBS4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FGFR2、THBS1和THBS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GFR2、THBS1和THBS4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8.67%、57.83%和62.65%,三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FGFR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03)和临床分期(P=0.009)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THBS1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0.05);THBS4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相关,高或中分化肿瘤组织THBS4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肿瘤组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FGFR2与THBS1表达呈正相关(r=0.229,P=0.037),与THBS4表达呈负相关(r=-0.213,P=0.045)。结论FGFR2、THBS1与THBS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FGFR2可能正向调控THBS1表达,而负向调控THBS4表达,其作用可能是FGFR2信号通路参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胃肿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 THBS1 THBS4
  • 简介:HER2在20%-30%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是药物如赫赛汀(Herceptin)的治疗靶点。然而许多病人会产生治疗抵抗,其中一个重要机制是HER2变异体的表达,不同的HER2变异体在生物学上可能会扮演相反的角色。如Δ16HER-2(外显子16缺失)和p95HER2(HER2的羧基端片段)会促进肿瘤细胞转化并且与药物抵抗相关。而Herstatin(内含子8保留)与p100(内含子15残留)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的HER2变异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共存在疾病进程和赫赛汀抵抗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HER2 变异体 抵抗 赫赛汀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及胸水CEA、NSE、CYFRA211水平在恶性胸水治疗前后的变化,判断对晚期恶性肿瘤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确诊病人共31例,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36-82(平均56)岁。原发肿瘤为肺癌21例,乳腺癌6例,胃肠道癌4例,所有病人均使用沙培林(OK-432)20KE+丝裂霉素10mg,胸腔内注射行粘连术(事先胸水引流完全),粘连术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及胸水CEA、NSE、CYFRA211水平,全部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作显著性分析。结果两组粘连前后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在粘连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无显著性差异,胸水CEA水平在粘连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有显著性差异,胸水NSE及CYFRA211水平在粘连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恶性胸水经局部化疗药灌注粘连后仅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不能有效阻止肿瘤进展。

  • 标签: 血清 胸水 CEA NSE CYFRA211 恶性胸水
  • 简介:目的:探讨Annexin-A1及Annexin-A2在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5例外阴鳞癌、2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15例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Annexin-A1及Annexin-A2的表达,并收集外阴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nnexin-A1及Annexin-A2在外阴鳞癌中表达明显低于外阴正常皮肤(P〈0.05)。Annexin-A1在外阴鳞癌Ⅰ期中平均光密度值为(26.52±2.98),Ⅱ+Ⅲ期的平均光密度值为(18.55±1.94),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及分化程度上Annexin-A1表达无差异(P〉0.05)。Annexin-A2在外阴鳞癌组织中年龄、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上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Annexin-A1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Annexin-A2表达下降,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nnexin-A2从正常皮肤到硬化性苔藓细胞浆内蛋白减少或消失,只表现为膜阳性。结论:Annexin-A2表达下调与外阴硬化性苔藓发生有关。Annexin-A1及Annexin-A2低表达与外阴鳞癌的发生、进展有关。

  • 标签: Annexin-A1 Annexin-A2 外阴硬化性苔藓 外阴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p27kip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yclinA、PTEN和p27ki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A、PTEN和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35.3%和41.2%,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其中CyclinA与年龄有关。经Kaplan-Meier法生存比较,CyclinA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短,而PTEN和p27kip1阴性表达者较其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长。结论CyclinA、PTEN和p27kip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蛋白A PTEN P27KIP1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目的:研究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2(nuclear-enrichedabundanttranscript12,NEAT12)在人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NEAT1和NEAT2在10例慢性宫颈炎、1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和60例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并分析NEAT1和NEAT2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宫颈炎组织NEAT1和NEAT2的相对表达量为0.34±0.10和0.29±0.06;CINⅡ-Ⅲ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NEAT1和NEAT2的相对表达量为1.18±0.32和1.37±0.44;子宫颈鳞癌组织NEAT1和NEAT2的相对表达量为6.25±1.58和5.96±1.47,子宫颈腺癌组织NEAT1和NEAT2的相对表达量为5.03±1.12和4.96±1.03。NEAT1和NEAT2在子宫颈癌中阳性率分别达到75.0%(45/60)和68.3%(41/60)。统计学分析显示NEAT1和NEAT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相关(P〈0.05),与癌细胞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1),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人子宫颈癌细胞异常表达NEAT1和NEAT2,且与肿瘤分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NEAT1和NEAT2可能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NEAT1 NEAT2 子宫颈癌
  • 简介:目的检测MMP-13和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关节镜获取42例骨性关节炎滑膜标本,同时选择12例非正常死亡及外伤性截肢的健康青年的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MP-13及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显示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甚至形成淋巴滤泡,同时微血管增生,管壁增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主要表达于滑膜衬里层细胞、炎细胞、巨噬细胞样组织细胞以及少许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则主要表达于滑膜衬里层细胞。二者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387±0.042和0.053±0.019,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组中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滑膜衬里层细胞及滑膜下层少许炎细胞中。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267±0.044和0.046±0.021。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fP〈0.05)。MMP-13和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而与骨性关节炎X线片临床分期有关,MMP-3与Galectin-3在滑膜中的表达均随着骨性关节炎X线片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P〈0.05)。结论MMP-13蛋白和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滑膜组织,随X线片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表明二者参与骨性关节炎滑膜的病理过程,对滑膜炎起相互促进作用,临床检测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有助于指导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病情的评估。

  • 标签: 骨关节炎 滑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半乳糖凝集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