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减压、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早期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浆内毒素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APACHEⅡ和BalthazarCT评分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军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内营养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重要的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机体状况,且副作用小.经鼻肠管行内营养是更符合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对肠道损伤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内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白蛋白(37.4±1.9)g/L、总蛋白(67.8±5.3)g/L、血红蛋白(128.6±3.4)g/L、GCS(14.5±0.1)分、并发症发生率4.00%、住院时间(7.9±0.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早期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颅压,减轻昏迷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院收取寒热错杂型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在2018年7月-2020年10月之间,将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后选择其中36例进行实验,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不如实验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寒热错杂型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使治疗有效率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常规药物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 安全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影响外营养液配置时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脂肪乳的不稳定性、药物配伍不当会产生沉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降解以及包装材料的吸附等,确定外营养液处方组分合理化的设计。

  • 标签: 肠外营养 稳定性 破乳 药物配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 2015年 1月 --2015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4例 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胃肠外营养,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早期内营养支持。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CD3+、 CD34、 CD4+/CD8+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 ,均 P<0.05;两组的 CD8+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早期内营养效果理想,对改善其机体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食管癌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上腹部饱胀不适1月,于2009年11月6日入院,入院诊断为:胆囊结石。询问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否认糖尿病史,入院后第2天及第7天检查空腹血糖分别为7.5mmol/L与9.12mmol/L,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为8.8%,于2009年11月11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标签: 二甲双胍肠溶片 不良反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009年 口服 青霉素过敏史
  • 简介: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把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分别观察腹胀持续时间、第1次排大便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胰腺脓肿发生率及治疗72h后血内毒素(ET)、胃动素(MTL)、IL-1、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腹胀持续时间为(40.5±15.7)h,对照组为(140.3±30.8)h(P〈0.01);第一次排便时间治疗组(35.5±15.7)h,对照组为(130.3±30.8)h(P〈0.01);治疗组住院(10.8±3.5)d,对照组住院(18.1±8.2)d(P〈0.05);对照组出现胰腺周围脓肿3例,其中1例死亡,治疗组无胰腺脓肿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治疗72h后血清内毒素水平治疗组(0.045±0.011)EU/L较对照组(0.087±0.012)EU/L显著降低,治疗组血浆MTL(0.38±0.13)ng/ml高于对照组(0.14±0.08)ng/ml,治疗组血浆IL-1、IL-6、TNFα水平(0.45±0.05、4.25±0.35、45.83±4.91)ng/ml均较对照组(0.67±0.10、7.56±0.62、88.74±5.40)ng/ml显著降低。结论柴芍承气汤能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功能衰竭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增加血MTL水平,降低血浆内毒素及血清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水平,降低胰腺脓肿发生率。

  • 标签: 柴芍承气汤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肠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不同应激程度与早期内营养达标率间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30例。分析不同应激程度危重症患者的早期内营养达标情况。结果:鼻空肠管组前白蛋白水平的上升趋势较鼻胃管组明显,第7天起2组患者的前白蛋白比较出现显著差异(P〈0.05),但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鼻空肠管组不同应激程度患者早期内营养的达标率均显著高于鼻胃管组(P〈0.05),且2组应激程度与达标率呈负相关(r=-0.645、-0.583,P〈0.05)。患者不同应激程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24,P〈0.05),但与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的应激程度越高,其早期内营养耐受程度越低,营养达标率越低。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应激程度 早期肠内营养 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在术后永久性造口的肠癌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内,选择对象为术后永久性造口的肠癌患者60例,经不同方案研究分组,设2组,各为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在此前提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试验组。比较2组患者总满意率及自我形象评分。结果:2组对比患者总满意率、自我形象满意、预后期望、人际关系改变等评分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术后肠造口 永久性肠癌 综合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内营养支持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 201 7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在本院进行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 80 例作为实验样本,分组所参照的依据为奇偶数法,其中对照组为 40 例,研究组为 40 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内营养支持,对比营养指标上两组的不同。 结果:两组 HB 、 ALB 、 PA 、 GLB 、 TP 各项营养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且均为 P < 0.05 ,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内营养支持可对营养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具有在临床中普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卵巢癌 肠内营养支持 术后化疗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以造口小组为主的 延续护理在 造口护理中 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84 例 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2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指导措施,延续组患者实施 以 造口小组为主的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 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延续组发生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延续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以 造口小组为主的 延续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延长 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 发生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肠造口 皮肤损伤 造口小组 延续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远志皂苷水解物主要活性成分3,4,5-三甲氧基肉桂酸(TMCA)、对甲氧基肉桂酸(PM-CA)和细叶远志皂苷(TF)的转运特性,预测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利用Caco-2细胞模型,以及所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研究上述3个成分在不同浓度下从顶侧(AP)到基底侧(BL)以及从BL到AP2个方向的转运特性。结果TMCA和PMCA2个酚酸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膜通透性,在不同浓度下从AP到BL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均〉10×10-6cm.s-1,而三萜皂苷TF的通透性较差,Papp值均〈1×10-6cm.s-1。3个化合物的转运量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Papp值保持基本一致,且各自2个方向的Papp值无明显差异。结论TMCA和PMCA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属吸收较好的化合物,而TF则通透性较差,口服吸收可能很有限;3个化合物均以被动扩散形式转运,且无外排转运机制。

  • 标签: 远志皂苷水解物 3 4 5-三甲氧基肉桂酸 对甲氧基肉桂酸 细叶远志皂苷 CACO-2细胞模型 表观渗透系数
  • 简介:约潘文胜教授拍摄“封面大片”,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几乎没休过假的他,好不容易才抽出半天时间来上海接受我们的采访和拍照。本以为会见到一个满脸倦容的专家,不曾想,完全出平我的意料,潘文胜教授不仅精神抖擞、仪表堂堂,还非常健谈,且知识面很广,各个领域都有涉猎,谈话风趣,平易近人。

  • 标签: 消化内科 专家 麻醉 肠镜 知识面
  • 简介:目的:比较氨糖美辛溶片中吲哚美辛3种含量测定方法的差异,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价,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容量分析法对氨糖关辛溶片中吲哚美辛进行含量测定,对含量测定的结果、回收率、重复性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研究,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容量分析法作为现行标准的方法,回收率低,准确度差,质量控制水平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但重复性和专属性差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论:综合专属性、准确性等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可用于氨糖美辛溶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容量分析法 吲哚美辛 含量测定 氨糖关辛肠溶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易激综合征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易激综合征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药物和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疗效佳。

  • 标签: 生物反馈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ICU接收并予以治疗的危重症患者7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n=38)与参照组(n=38),分别护理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喂养耐受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护理前患者内营养喂养耐受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过后干预组内营养喂耐受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ICU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其机体康复,因此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危重患者 营养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镜最佳肠道准备方法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给予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观察组给予口服聚乙二醇(PEG),对照组给予灌肠法,比较不同肠道准备方法镜到达回盲部比率和临床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肠镜 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