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膜剥离法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完成研究,观察对象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80名患者,借助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分组,共两组,其一研究组(n=40)予以腹腔镜膜剥离法切除术治疗,另一对照组(n=40)予以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比较不同术式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排气时间比较上,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比较,研究组(2.50%)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腹腔镜膜剥离技术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言具有优势,并且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系膜剥离法 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术后恢复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NF-κB和TNF-α的影响,以研究两者联合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60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患者餐前口服1g美沙拉嗪肠溶片,3次/d;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餐前口服0.63g双歧三活菌胶囊,2次/d。观察8周后,评估总体疗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及黏膜组织学评分,酶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和85.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2.845,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结肠镜评分、黏膜组织学评分、TNF-α水平、NF-κ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活菌治疗UC的临床疗效确切,主要通过下调TNF-α和NF-κB表达来发挥肠黏膜保护作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NF-ΚB TNF-Α
  • 简介: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三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间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腹痛、嗳气及反酸等)评分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为70.00%(P〈0.05),而临床症状(腹痛、嗳气和反酸等)的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三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奥拉美唑 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三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三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三联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他克莫司(TAC)对人肾小球膜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其抑制人肾小球膜细胞周期性增殖的机制。方法5μmol/L的TAC分别培养人肾小球膜细胞24、48、72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进一步将人肾小球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T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TGF-β1组)、TAC组、TGF-β1+TAC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Sma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μmol/LTAC作用于人肾小球膜细胞48h,细胞在S期的比例明显下降了(P〈0.05),在G0/G1期的百分比增加(P〈0.05)。与CTL组相比,TGF-β1组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CTL组相比,TAC组Smad2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TAC组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TAC可能通过影响TGF-β1/Smad2信号通路阻断人肾小球膜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抑制其增值。

  • 标签: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他克莫司
  • 简介: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膜细胞(MC)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膜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糖浓度(5.5mmol/L)、高糖浓度(25mmol/L)、25mmol/L葡萄糖+非诺贝特(FB)100μmol/L及25mmol/L葡萄糖+罗格列酮(RG)20μmol/L。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Phospho—ELISA法检测胞浆及胞核内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以及RT-PCR法检测p38MAPK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C合成基质蛋白Col-Ⅳ、FN增多;胞浆及胞核内P—p38MAPK的表达增加。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干预能使高糖培养膜细胞合成Col-Ⅳ、FN显著减少,胞核内p-p38MAPK表达显著下调,但对胞浆内p-p38MAPK的表达则无显著影响。各组总p38MAPK蛋白水平及p38MAPK的mRNA表达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能够显著下调高糖培养的Mc核内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胞外基质合成。

  • 标签: 非诺贝特 罗格列酮 肾小球系膜细胞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按摩结合昂丹司琼治疗急性髓白血病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为其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降低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强化患者坚持完成化疗的信心。方法:研究资料纳入时间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共80例急性髓白血病患者,按入院编号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分钟开始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每天,直至化疗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化疗前1天开始使用穴位按摩,取患者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内关穴行穴位按摩,观察穴位按摩结合昂丹司琼治疗急性髓白血病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昂丹司琼 胃肠道不良反应 穴位按摩 穴 中脘 穴 足三里 穴 内关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疗法与瑞巴派特在改善老年消化性胃溃疡中的应用价值。应用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老年患者78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瑞巴特派予以治疗。以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4%与79.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P<0.05);跟踪随访患者半年时间,观察组复发率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在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瑞巴派特进行治疗,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三联疗法 瑞巴派特 老年消化性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长双抗血小板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6-2021.6)在我院医治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长双抗血小板治疗方式,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延长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毫米波和ADM分别单独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株培养体系中的氧化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调控和影响,来探讨毫米波及ADM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为研究白血病细胞体外净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毫米波和阿霉素分别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株,测定细胞培养体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单用ADM或毫米波辐射均对K562细胞内MDA的含量有显著的增高(P<0.01);对K562细胞内SOD、GSH-Px两种重要的抗氧化酶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毫米波与ADM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P<0.01).结论:毫米波和阿霉素联合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能产生协同治疗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毫米波 阿霉素 白血病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K562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铋剂四联合六君子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复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怀化市中医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的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复治的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四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六君子。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六君子汤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枯草杆菌肠球菌二活菌肠溶胶囊与西甲硅油乳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同症状治疗有效率以及胃肠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后对照组胃肠症状评分(P

  • 标签: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西甲硅油乳剂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目的:评价双歧杆菌乳杆菌三活菌片与美洛西林联用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用组(每组23例);单一组患儿给予美洛西林治疗,联用组患儿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大便次数与性状复常时间、大便止泻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各指标值。结果:联用组患儿用药后大便次数与性状复常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炎症介质指标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患几的炎症介质指标值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活菌片与关洛西林联用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洛西林的疗效,加速了大便次数与性状的复常时间,以及大便复常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改善了炎症因子各指标值。

  • 标签: 美洛西林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小儿感染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多元化时代,我们从争的约竽早业是一项飞速发展的崇高事业。置身于其中的我们面对纷繁的选择需要一种能够打动我们的力量,一种根植于人性深处的精神力量,一种抗拒平庸,立志进取的永不过时的力量来时时指引我们努力前行。众多药学前辈的人生经历无疑是这种力量的无尽源泉,本刊特设立“药学之星”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药学前辈,以他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为各位读者提供榜样的力量。本期介绍的是金少鸿教授。

  • 标签: 药品质量 用药安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金少鸿 研究员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观察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采用火针联合自拟消银汤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脂素的影响。方法:我院就诊于2021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8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实验组(卡泊三醇软膏+火针+自拟消银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脂素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脂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可以选择火针联合自拟消银汤治疗方案,临床效果理想,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脂素情况,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消银汤 火针 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瘦素 脂联素
  • 简介:目的对杜仲抗骨质疏松的药效成分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体外培养模型,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方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杜仲中槲皮素、京尼平苷及桃叶珊瑚苷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槲皮素促MC3T3-E1细胞增殖的有效浓度为10-6mmol/L,桃叶珊瑚苷则为10-5mmol/L;10-4μmol/L京尼平苷在干预后4d,才逐渐显现出促进MC3T3-E1增殖作用。槲皮素(10-5、10-3mmol/L)、京尼平苷(10-3mmol/L)和桃叶珊瑚苷(10-3mmol/L)可增加MC3T3-E1ALP活性。结论槲皮素、京尼平苷和桃叶珊瑚苷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作用强度具有浓度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可能为杜仲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基础。

  • 标签: 杜仲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槲皮素 京尼平苷 桃叶珊瑚苷
  • 简介:目的:评价摩罗丹和荆花胃康与雷贝拉唑三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伴Hp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病理组织学改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老年患者70例资料,按住院床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三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摩罗丹与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评分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Hp清除率和总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皮内瘤、肠化生和萎缩的病理组织学评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皮内瘤、肠化生和萎缩的病理组织学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Hp清除率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摩罗丹与荆花胃康胶丸联用于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伴Hp感染的疗效较确切,有效地缓解了病情,提高了Hp清除效果。

  • 标签: 摩罗丹 荆花胃康胶丸 慢性萎缩性胃炎 HP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活菌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间就诊的UC患者90例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测得值和临床症状总积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gA、IgG水平测得值和症状总积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IgG水平测得值和症状总积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水平测得值和症状总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活菌散联用对UC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改善了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症状。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症状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