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找到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主要问题总结有效护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保证更多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方法:将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放化疗治疗的 12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行 PICC置管后采取疑似感染患者的标本,按照相关规定展开局部感染因素,包括导管置入部位、放化疗时间、细胞免疫功能、皮肤过敏情况的分析,另外做好血栓生成因素的调查,从而发现血液相关的感染因素。确定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促进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提高,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后续诊疗工作有序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结果: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行 PICC导管的感染率为( 18.34%),其中局部感染患者 17例,感染发生率为( 77.29%),血液感染患者 5例,感染发生率为( 22.71%),相关性感染因素越多,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越大,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该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分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期间行 PICC导管相关性的感染因素,在此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案,注意规范操作,并根据患者家属的实际需求,提前做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工作。避免 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发生局部感染、血液感染等情况,应用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显得至关重要,医院得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同期放化疗 肿瘤患者 PICC导管 相关感染因素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成因及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总结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成因,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导,实验组予以针对性用药干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药物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成因 针对性用药干预 药物性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早期胃癌患者实施胃镜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63例本医院诊治的疑似早期胃癌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是抽取时间,全部患者均予行外科病理检查、胃镜活检,总结疑似早期胃癌患者2种检查结果,对比其准确性水平。结果:(1)疑似早期胃癌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4例,占比69.84%;阴性19例,占比30.16%。外科病理检查阳性43例,占比68.25%;阴性20例,占比31.75%。胃镜活检阳性42例,占比66.67%;阴性21例,占比33.33%。(2)疑似早期胃癌患者外科病理检查、胃镜活检诊断结果灵敏度(95.45%、88.64%)、特异度(94.74%、84.21%)、准确性(95.24%、87.30%)具有一致性,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早期胃癌通过胃镜活检外科病理检查均可起到显著作用,其临床诊断准确性水平较高,但胃镜活检对于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少,患者配合度较高。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 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128 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对照 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 在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 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 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的疗效比较显著 ,值得 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 推广。

  • 标签: 比索洛尔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强化护理管理对常规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康复科接治的 68例常规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并根据是否接受手术室强化护理管理进行分组,并命名为对照组(不接受)和实验组(接受),每组均录入 34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对于接受手术室强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 5.88%,而未接受手术室强化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 20.59%,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进行手术室内护理管理时,应用手术室强化护理管理,能够保证各项护理操作按规章制度进行,而想要进一步提高感染的控制率,医院内部还需要不断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这样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手术护理服务。

  • 标签: 围手术期 手术室强化护理 常规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针灸推拿药物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开展的目标,本次研究进行患者筛选的起始时间控制在 2018年 6月,截止时间控制在 2019年 9月,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后,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一共有 77例,在开展本次研究之前,首先设置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命名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随后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入两个小组之中,其中观察组患者 40例,对照组患者 37例,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推拿药物结合治疗,以此来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推拿药物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等各项指标方面,都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势(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开展针灸推拿药物结合治疗,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针灸推拿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胃泌素 17(G17)、胃蛋白酶原( PG)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早期胃癌筛查的效用。方法 选取从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7月在我院行常规体检者及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所有入选者均行胃镜检查及血清胃泌素 17(G17)、胃蛋白酶原 I(PGI)、胃蛋白酶原 II( PGII)测定,计算胃蛋白酶原 I/II(PR)。用 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 325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经胃镜及病理证实:正常 106例,非特异性炎症 8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4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30例,粘膜内癌 24例,进展胃癌 32例。分为正常组、非特异性炎症组、癌前病变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内膜内癌)、进展期胃癌组。进展期胃癌及早期胃癌患者 G17、 PGII高于正常组, PR低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将正常组作为对照组,早期胃癌及进展胃癌定义为胃癌组,绘制 ROC曲线, G-17联合 PR(G-17> 3.9, PR< 8.70),其灵敏度为 95.35%,特异度为 86.80,正确指数为 0.58, P< 0.001, Kappa=0.564 (P< 0.001)。结论 胃泌素 17、胃蛋白酶原比值在健康体检胃癌筛查中有一定预测价值,一致性一般。目前胃癌早期筛查仍需依赖定期健康体检及胃镜筛查。

  • 标签: 早期胃癌筛查 胃泌素 17 胃蛋白酶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托洛尔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94例 2015年 1月到 2015年 12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7例。给予所有患者吸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 95.74%,对照组为 82.9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但美托洛尔相比,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卡维地洛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临床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围刺针法隔姜灸结合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 60例患者有关资料,采取围刺针法隔姜灸结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达 9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达 86.7%,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 83.3%、 56.7%,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患者对临床治疗积极配合,使病痛压痛敏感点得到准确确定,治疗时尽可能避免患者肘部用力,治疗中不只是在阿是穴上放置姜片,也可适当涂抹姜汁后进行艾灸,对于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 标签: 隔姜灸治疗 围刺针法 肱骨外上髁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验生化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20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生化常规检验,观察检验方法的诊断效果。 结果:生化常规阳性符合率84.50%高于尿液常规 61.00%( P< 0.05)。 结论:相比尿液常规检验,生化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更加显著,诊断符合率更高,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可以为糖尿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该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尿液常规 生化常规 糖尿病 作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精神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同时有较高的风险引发患者出现行为异常,当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时,不仅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危及周围人员的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精神疾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加。目前临床上在对精神疾病患者开展治疗时,主要通过药物来控制疾病症状。而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患者常有焦虑、困惑、躁动的表现,可能对护理干预工作产生影响,增加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引发安全事件,使患者或护理人员受到伤害。因此探索出精神患者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再讨论安全管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精神患者的临床康复率,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避免护患纠纷发生,也能提高院方的临床护理质量。根据对目前拥有的100例患者数据进行分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现报告结果如下。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工作 护理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对Ⅲ、 Ⅳ度混合痔治疗中胶圈套扎术、弹力线套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 2018年 10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84例Ⅲ、 Ⅳ度混合痔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胶圈套扎术)、研究组(弹力线套扎术),各 42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差异显著,(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研究组更低,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弹力线套扎术治疗 Ⅲ 、Ⅳ度混合痔可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

  • 标签: 弹力线套扎术 胶圈套扎术 Ⅲ Ⅳ度混合痔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艰巨的防控任务,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医疗、交通、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复工复产各环节发挥出积极效用,使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实施更加科学精准,成为科技抗“疫”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受到数据支撑、算法创新、技术融合等因素的影响,人工智能在一些复杂、特殊场景下的应用局限也随之凸显,阻碍了技术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如何针对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深入思考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是推动人工智能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深化应用的重要基础。

  • 标签: 人工智能 疫情防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在产妇无痛分娩中应用责任助产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于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接治的 60 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30 例和对照组 30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 责任助产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 结果: 研究组产妇 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 产妇无痛分娩中采取 责任助产整体护理,其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出血量,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氨茶碱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与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66 例入组,随机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接受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在 VC 、 FVC 、 FEV1 等肺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多索茶碱治疗疗效更佳,明显优于氨茶碱,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氨茶碱 多索茶碱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皮肤科门诊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皮肤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使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通过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在皮肤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不但能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具有临床价值,可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皮肤科门诊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尼莫地平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疼的不良反应对比。方法:选取 110例偏头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用单双数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单数对照组和双数观察组,各 5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6.36%,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 83.64%,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64%,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55%, P< 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疼临床效果比尼莫地平好,还能有效减少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阿司匹林 偏头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镇江地区近 5年来中成 药致化学性肝损害不良反应( ADR)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镇江市 2015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集到的 56例中成 药致化学性 肝损害 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 ADR报告中 ,女性比例占 57%,略高于男性,患者年龄偏大,以中老年人居多; ADR发生时间范围为用药 3 d~ 2年,服药半个月以上者占 53.57%;涉及药品共 26 种,均为 中成药制剂,除雷公藤多苷片、克银丸等常见品种外,出现蒲参胶囊、前列倍喜胶囊等新品种;不良反应表现一般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总体预后良好。结论:中成药致化学性肝损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须 引起重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 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中成 药 化学性 肝损害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 80例骨科护生,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法带教,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护理理论考核优良率和技能考核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理论考核优良率和技能考核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骨科护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升考核成绩和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 骨科护理带教 应用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