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正>书法,是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独有的艺术。书法附丽于汉字,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它以汉字为躯体来表现几何形体的意象符号,运用的是形式美的规律。正因为如此,它的艺术形式的抽象表现也十分明显。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明确指出:“书法,依凭什么是线组织的结构美,它往往背离象形文字的远祖,成为作者书写情怀的手段,

  • 标签: 论书法 几何形体 艺术形式 结构美 意象符号 吴冠中
  • 简介:<正>“《红楼梦》简直是一个碰不得的题目,只要一碰到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惹出笔墨官司”。不少红学家这么说。我们之所以不知深浅,触及这部大书中一个古老而敏感的议题,主要依仗着我们不是专门家。“文贵丰赡,何必称善如一口乎”?每碰到上面的话,就不免联想起《红楼梦》。

  • 标签: 红楼梦 主题多义性 青年女子 爱情婚姻 主题歌 作家
  • 简介: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外国文学杂志在2003年第3期封底和长篇小说结尾页出现了两则广告,这是这本1979年创刊的大型外国文学双月刊首次出现商业广告,令众多读者大感意外.

  • 标签: 登广告真实性 真实性遭 译林登广告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先锋派把艺术和生活实践的分离当作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主导特征,假如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双重特征在于如下事实,在艺术中表达出来的自我理解的生产和接受便不再受制于生活实践

  • 标签: 先锋派艺术 自律性否定 艺术自律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  筷子,应该是我们吃饭的主要工具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我们到一般的餐厅或小摊上吃饭时,常常不自觉地会为这些地方的卫生条件担心.所以,多数时候,会索要"一次"筷子作为进餐工具.其实,关于"一次"筷子的生产过程,我们是不大了解的.这筷子到底消没消毒,卫生不卫生,我们更是不敢肯定.只是觉得这样要放心些罢了.今天呢,先将这个问题放一放,换个角度,我来说点别的闲话.  ……

  • 标签: 一次性筷子 引发思考 筷子引发
  • 简介:商业尝试是文学市场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商业尝试,从文本中看,有:(1)新闻包装,努力标榜小说内容的实有性;(2)色情诱惑,在一些严肃小说中不同程度加入色情内容。从文本外看,商业尝试有:(1)促销方式多元化;(2)促销队伍的扩大化。本文认为,小说文本中的商业尝试是不可取的,但采用一些商业手段来促销,是值得提倡的。

  • 标签: 商业性 文学市场 色情 促销
  • 简介:空间是人的基本生存维度之一,空间体验是人们理解世界的最基本方式之一。19世纪以来,“在日常的感官印象世界里,由于通讯革命和运输革命带来了运动、速度、光、声音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又导致人们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这种时空感觉的错乱在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的后果》一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述:

  • 标签: 《现代性的后果》 空间体验 奈保尔 文学评论 思想意识
  • 简介:近些年来,以反腐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成为文坛创作与图书市场的热点之一,张平的《天网》、《十面埋伏》、《抉择》,刘平的《陷阱》、《廉署档案》、《走私档案》,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张宏森的《大法官》,周梅森的《至高利益》,张欣的《浮华背后》,毕四海的《财富与人性》,杨文彬的《省委书记》,穆宜林的《生死门》,老丘的《省上来人》等,都以直面生活的态度、仗义执言的勇气,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官场的贪污腐化的揭露针砭为题材,体现出作家们敏锐的创作视角与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社会使命感。这些作品不少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从而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反贪题材作品的火爆,一方面反映出

  • 标签: 反腐倡廉题材 文艺作品 长篇小说 文学写作 人物形象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但杰姆逊所谓的现代叙事的分析模式可以说仍然是后现代的,杰姆逊这位从张扬后现代转到重释现代性问题的学者,中国现代是否是西方现代的复制

  • 标签: 幽灵西方 文化霸权 现代性幽灵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中国的文艺美学的创新就在于它从对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的引进中,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既定学科的存在,恰好说明文艺美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现在的西方学术学科体系中

  • 标签: 性学科 文艺美学门 门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电影源于照相技术的发明.从照相技术的发明到电影技术的诞生,一直伴随着一个争论不休的理论命题: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进而又引发了另一个与此紧密相关的问题,电影摄影究竟是一种人对自然带有主观选择和想像的创作,还是一种排除了人的参与和创造的、能够自动生成作为自然补充物--影像的技术?

  • 标签: 电影摄影 电影技术 艺术 主观性 创作 影像
  • 简介:陈染,耽于沉思,敢与精神赛跑。她以其特立的个性树立了行为的规范,用隐晦的方式表明自己决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思想者。她不苟合,而大声宣告:"即使不写作,我依然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思想者,阴性的或者柔性的思想者。"(《另一扇开启的门》)以此,她开启了隐秘的文学私人世界——

  • 标签: 陈染小说 女性意识 父性 父亲年龄 男人 世界
  • 简介:<正>随着市场尺度的深深介入和人文学科建制的不断细腻完善,90年代,尤其是世纪末的文化语境较之往昔,已变得更为多姿多彩、复杂难辨了,在诸多经过市场涂抹的世纪末话语中,一种所谓的“反思”论述近来走势强劲,似乎作为物理时间的“世纪末”的到

  • 标签: 诗歌写作 知识分子写作 90年代诗歌 当代诗歌 第三代诗歌 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