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子丸加味治疗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治疗,视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则采用麻子丸来进行治疗,视为观察组。首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然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8例,占该组总人数的95.0%,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6例,占该组总人数的65.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0;P<0.05);观察组中一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中一共有1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1;P<0.05)。结论采用麻子丸加味治疗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患者,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麻子仁丸加味 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治疗药物为阿莫西林和果胶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克拉霉素和果胶铋,观察两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以观察和总结。结果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相对于对照组的10.0%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胃炎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山药薏苡糯米粥对轮状病毒肠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取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口服蒙脱石散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山药薏苡糯米粥,对照组给普通米粥。观察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显效率67.6%对照组总有效率69.4%,显效率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药薏苡糯米粥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能够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泄泻 山药 薏苡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4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均为三汤加减内服,半月1疗程,连服4个疗程。结果完全缓解10例,基本缓解12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结论观察三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肾炎 三仁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了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1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12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均治愈存活。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有效的管道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治愈的关键。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口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减三汤治疗便秘在四川地区的运用及疗效。方法通过对四川地区20例湿热蕴结型便秘患者运用加减三汤后的症状体征做疗效评估。结果治愈1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治愈率65%,总有效率90%。结论加减三汤针对四川地区湿热蕴结证便秘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减三仁汤 便秘 四川地区
  • 简介:摘要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公司不仅要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还要保证电力相关服务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而在电力公司的发展进步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开始普遍应用于电力系统当中,为电力系统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化内容、注意事项以及技术的具体核心技术的应用。

  • 标签: 电力系统 自动化控制技术 研究
  • 简介:发教授认为一指禅推法操作的技术核心在于"松";推拿手法治疗应以人为本,即重视对患者身心的调节,同时也注重医者自身的调节。手法柔和有力,柔中寓刚,安全舒适;手法用劲有"平浅深陷"之分,分别作用于皮肤、肌肉、筋骨和骨骼内脏。临证手法因病而异,辨证而施。

  • 标签: 曹仁发 一指禅推拿 学术思想 手法特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氯地平的药理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心绞痛、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选择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力衰竭、心绞痛、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用于心力衰竭、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均发挥着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心功能,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氨氯地平 药理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软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口服麻软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便秘症状缓解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便秘症状缓解率为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麻仁软胶囊 维持性血液透析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软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口服麻软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便秘症状缓解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便秘症状缓解率为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麻仁软胶囊 维持性血液透析 便秘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DN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在DN发病过程中白细胞素-1(IL-1)、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参与了细胞黏附、分化与组织损伤。其中,IL-18更具有特异性,IL-18在肾组织中表达,并被包括高血糖在内的多种刺激因子上调,IL-18表达的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呈正相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IL-18 炎症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后肠粘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5只雄性大鼠建立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模型(窒息法),自主循环恢复后,留取回肠标本,观察6、24和48小时肠粘膜的形态学改变及损伤情况:Westernblot检测回肠粘膜TLR4表达,以及ELISA法测定粘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结果复苏后动物肠粘膜显著受损,损伤程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ham)(P〈0.01),其中6小时组为甚;TLR4表达在3个时间段均明显强于sham(P〈0.001),并伴随着TNF-α表达升高。TLR4表达强弱与TNF-α释放及粘膜损伤程度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与其他疾病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合,心肺复苏后肠粘膜损伤伴随着TLR4的高炎症信号,TLR4信号失控通过诱导炎性介质产生导致复苏后肠粘膜损伤。

  • 标签: TOLL样受体4 肠粘膜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白细胞素12(IL-12)是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作用、诱导T细胞以及NK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等多种效应机制,在临床前阶段展现了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很快运用于临床,但其全身给药出现了严重的剂量限制性毒性。目前研究多为通过局部使用IL-12降低全身毒性,改变肿瘤微环境,激活免疫系统。文章就近年来IL-12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试验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2 肿瘤 免疫疗法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类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患者生存时间普遍较短,生活质量较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为止,HNSCC的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人体免疫调节机制及炎症反应与HNSCC的关系。其中,白细胞素-1β(IL-1β)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尤其是HNSCC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L-1β在HNSCC及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做一综述,为探讨肿瘤病因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β 头颈部肿瘤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斑秃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和白细胞素18(IL-18)变化,评估IL-18对NK细胞活性的调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7例斑秃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NK细胞亚群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IL-18水平。使用重组人IL-18刺激PBMC,建立PBMC与721.221细胞、K562细胞、P815-Ab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NK细胞中CD107a表达细胞比例和CD16表达细胞荧光强度,评估NK细胞功能。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斑秃组CD56+CD16-NK细胞比例(8.12% ± 3.14%)低于对照组(10.78% ± 4.08%,t = 3.33,P = 0.001),CD56+CD16+NK细胞比例(46.08% ± 15.21%)高于对照组(32.14% ± 10.45%,t = 4.22,P < 0.001),CD56-CD16+NK细胞比例(28.81% ± 8.65%)与对照组(27.09% ± 7.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8,P = 0.383)。斑秃组血浆IL-18水平(112.0 ± 23.72 pg/ml)高于对照组(99.34 ± 15.15 pg/ml,t = 2.48,P = 0.015)。斑秃组NK细胞与721.221细胞、K562细胞和P815-Ab细胞共培养后表达CD107a细胞比例(9.53% ± 1.70%、5.15% ± 1.35%、6.50% ± 1.64%)均高于对照组(5.00% ± 1.17%、4.40% ± 1.09%、5.13% ± 1.36%,均P < 0.05)。P815-Ab细胞刺激后,斑秃组CD16阳性NK细胞荧光强度(151.10% ± 59.30%)低于对照组(221.90% ± 93.56%,t = 4.31,P < 0.001)。IL-18刺激后,与721.221细胞共培养的NK细胞CD107a表达比例高于未刺激组(14.47% ± 2.67%、9.93% ± 1.94%,t = 6.00,P < 0.001);与K562细胞和P815-Ab细胞共培养的NK细胞CD107a表达比例与未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斑秃患者IL-18通过增加自然杀伤毒性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增强NK细胞活性。

  • 标签: 斑秃 白细胞介素18 自然杀伤T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性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质1
  • 简介:白细胞素34(IL-34)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白细胞素家族成员,其受体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ζ受体(RPTP-ζ).目前,已知IL-34与集落刺激因子1(CSF-1)的生物学活性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在各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发现IL-34在急性白血病、骨巨细胞瘤、肝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因此,研究IL-34与肿瘤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白细胞介素-34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肿瘤 急性白血病
  • 简介:目的本Meta分析旨在探讨白细胞素(ILs)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发病风险的具体关联。方法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11月1日,计算机检索CISCOM、CINAHL、webofScience、Google学术、EBSCO、CochraneLibrary、CBM和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Meta分析最终纳入了7项病例对照研究,共包括1135例IgAN患者和1603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IL-1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IgAN风险的增加有关(IL-1:OR=1.33,950ACI=1.15~1.55,P〈0.001;IL-1RN:OR=1.32,95%CI=1.16~1.51,P〈0.001)。然而,在IL-6、IL-10和IL-22R基因多态性中并没有发现此关联性(均P〉0.05)。进一步根据种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无论是亚洲人群还是欧美人群,IL-1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IgAN风险的增加均存在明显相关性(亚洲人群:OR=1.58,95%CI=1.17~2.13,P=0.003;欧美人群:OR=1.53,95%CI=1.22~1.92,P<0.001)。结论ILl和IL-1RN基因多态性可能与IgAN易感性增加有关,它可能是IgAN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 标签: IGA肾病 基因 白细胞介素
  •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属于Ⅰ型变态反应。AR病理过程中涉及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组织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合成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目前AR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白细胞素是近些年研究的主要着眼点,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为AR的防治带来新方案。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