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山东省巨野县近3年出生缺陷发生缺陷种类分析,探讨出生缺陷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并比较历年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化趋势、出生缺陷顺位特点、终止妊娠的孕周及结局。结果2011-2013年巨野县住院分娩34319例,其中有出生缺陷487例(≥28周457例、〈28周30例),出生缺陷报告总发生142.0/万,其中≥28周出生缺陷报告发生133.1/万,〈28周出生缺陷报告发生8.7/万,历年趋势平稳。其中≥28周出生缺陷脐疝居首位,占畸形总数的23.2%,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占17.1%,其他依次为外耳畸形15.5%、总唇裂8.3%、多指畸形7.9%;〈28周出生缺陷中,神经管畸形占畸形总数的43.3%,其次是总唇裂23.3%、肾脏畸形10.0%。结论加强孕期对出生缺陷的预防、检查并适时科学干预,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改善不良预后。

  • 标签: 出生缺陷 畸形 监测 干预
  • 简介:目的评价深圳市出生缺陷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共抽取了2008年6~9月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体检科做孕前体检的妇女240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为120人;对照组为120人。于2008年9月采用医院视频、小册子和宣传栏对两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同时对干预组人员以多种形式进行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具体的出生缺陷相关健康教育方式,于干预后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1项知识,其中"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与"致胎儿畸型的高敏期"对照组回答正确较低,为64.2%和61.5%,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明显,其他9项知识正确虽在70%以上,但与干预组(均在90%以上)相比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对孕前体检人群进行干预,能提高该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正确

  • 标签: 育龄妇女 预防出生缺陷知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调查进行分析,探究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实施辅助助产技术后出生的新生儿共计2478例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辅助助产技术的不同将新生儿分为3组分别为A、B、C组,A组采用IVE-ET助产技术,新生儿共计1012例,B组采用ICSI-ET辅助助产技术,新生儿共计843例,C组采用F-ET辅助助产技术,新生儿共计623例,对比不同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采用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的缺陷类型分布及产妇年龄对新生儿缺陷的影响。结果:根据预后资料统计发现,采用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缺陷主要以心血管循环系统缺陷为主,其次分别为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唇裂。根据临床资料统计对比发现,A、B、C组新生儿缺陷分别为2.08%、1.19%、0.03%,三组新生儿缺陷存在明显差异且p

  • 标签: 不孕不育 辅助助产技术 新生儿缺陷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产前诊断,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方法充分利用广西妇幼信息管理系统,以产前筛查和新生疾病筛查补助项目工作为契机,采用产前筛查采血机构随访为主,县、镇、村三级妇幼卫生网络随访为辅的模式,对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的随访,动员、督促其进行产前诊断,胎儿确诊为严重出生缺陷的,动员及时终止妊娠。结果2014年对278例唐氏综舍征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进行跟踪随访,有263例产前诊断,产前诊断为94.60%,产前诊断结果确诊唐氏综合征5例,l8一三体综合征3例,均及时终止了妊娠。结论加强对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的随访,可提高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产前诊断,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降低出生缺陷发生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高风险人群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计划怀孕育龄妇女来说,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县的育龄妇女1000名,这1000名育龄妇女都满足该地区的生育政策和标准要求,按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分成两组,观察组500名,都接受了系统化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照组500名,没有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研究比较两组孕后情况和新生儿缺陷产生情况。结果经过临床信息研究和对比,在两组孕妇异常妊娠发生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两组孕妇新生儿缺陷产生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干预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干预效果 新生儿
  • 简介:目的出生缺陷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甚至不堪重负.使家人和孩子长期处在极度痛苦中.对我区2011年出生缺陷围产儿的分析,找出我区今后控制和预防出生缺陷妇保工作的重点.方法通过我区2011年7984例围产儿的情况,分析3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各项比例.结果我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受文化和居住地的影响明显,神经管畸形占首位.结论加强农村知识普及,提高保健意识.认真做好孕前增补叶酸、产前筛查、常规产检,加强三级预防工作,是我区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出生的关键.

  • 标签: 出生缺陷 孕产妇保健 围产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对出生缺陷的预防指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6月备孕妇女134例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7)。对照组予以常规产检,观察组给予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干预。比较经过干预后两组孕期知识了解度、心理负担情况以及优生优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期知识了解度占比高于对照组,存在心理负担占比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婚前保健 孕前保健 出生缺陷 预防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叶酸基因精准性与孕期疾病及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备孕及孕早期孕妇的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的数据及一般临床资料。入组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组对象例数:80例。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方式摄入叶酸,观察组对叶酸的摄入方式进行个体化干预。对比相关疾病发生。结果:观察组相关疾病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叶酸基因精准性检测 个体化干预 出生缺陷率 叶酸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2022年度锡山区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背景,以锡山区全区产科活产新生儿2472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出生缺陷并做统计分析。结果:2472例中有52例有出生缺陷,占比为2.10%,就具体情况而言,未见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肢体短缩、脐膨出、腹裂及唐氏综合征等严重疾病,其中有4例患儿是合并2种或以上的缺陷类型,其余患儿中以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以及多指(趾)较为常见。结论:2022年度锡山区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表明出生缺陷儿占比虽不高但仍需降低,最为常见的为先天性心脏病,其次为外耳其他畸形、多指(趾),应当加强三级预防管理。

  • 标签: 2022年度 锡山区 出生缺陷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婚前医学检查用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婚前参加过医学检查的100例孕妇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0例未在婚前参加过医学检查的孕妇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神经系统缺陷、唇腭裂、消化系统缺陷、循环系统缺陷以及泌尿系统缺陷等)以及孕妇疾病(传染病、妇科疾病、乳腺类疾病和性病等)检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神经系统缺陷、唇腭裂、消化系统缺陷、循环系统缺陷以及泌尿系统缺陷等)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孕妇疾病(传染病、妇科疾病、乳腺类疾病和性病等)检出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医学检查用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预防效果显著。

  • 标签: 婚前医学检查 新生儿出生缺陷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520例,其中有162例被诊断为新生儿出生缺陷(观察组),有358例是正常活产儿(对照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并探讨其干预对策。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母体环境因素、孕期疾病等。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母亲年龄、孕前慢性疾病史、孕期用药和接触有害物质等因素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经过进一步筛选,孕前营养不良、孕妇吸烟、孕期感染等因素被确认为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母体环境因素和孕期疾病等。针对这些因素,提倡加强孕前保健工作,提倡孕前体检和咨询,避免孕前营养不良和慢性疾病对胎儿发育的不良影响,建议孕妇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并远离二手烟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接触。同时,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感染等问题,减少其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 标签: 新生儿出生缺陷 孕期相关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TORCH检测联合唐氏筛查预防出生缺陷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我院接受入组检查且具有随访结果的高危孕妇2116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6月内,终止于2023年5月内,对各个孕妇进行TORCH检测联合唐氏筛查,并进行随访,分析TORCH检测联合唐氏筛查的出生缺陷预测效果。结果:TORCH检测出生缺陷检出为1.13%(24/2116),唐氏筛查出生检出为0.23%(5/2116),TORCH检测联合唐氏筛查出生缺陷检出为1.46%(31/2116)。随访后有30例为出生缺陷。TORCH检测联合唐氏筛查出生缺陷检测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一TORCH检测(P<0.05)。结论:利用TORCH检测联合唐氏筛查对孕妇检测,有利于预防出生缺陷。需积极应用TORCH检测联合唐氏筛查,以便尽早发现出生缺陷

  • 标签: 出生缺陷 TORCH检测 唐氏筛查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准格尔旗地区出生缺陷干预实施情况调查与对策,重点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准格尔旗在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准格尔旗通过实施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个时期的预防措施,显著降低了多发致残性缺陷,从2015年的9.73/万下降至2023年的6.27/万。这一成果体现了准格尔旗在优生优育工作中的创新和努力,也展示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在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出生缺陷防治 健康城市 综合干预措施 健康准格尔旗建设 出生人口素质提升
  • 简介:<正>法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人口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性。湖北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人口发展和变化与全国其它省、市、自治区有许多相似之处。乍看之下,把二者放在一起研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国和中国湖北省在人口发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出生和生育的变动阶段都非常明显;影响它们的因素非常相拟;到1984年,法国和中国湖北省的人口总量相差无几,分别为5483.2万和4876万。虽然如

  • 标签: 湖北省 总和生育率 人口出生率 法国妇女 相似之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生缺陷变化和相关因素,为制定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荥阳市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6家医院59749例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平均发生9.49‰,出生缺陷发生与孕妇年龄有一定关系,B超技术在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中作用逐步加大,其他类出生缺陷增多。结论降低出生缺陷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孕前保健和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好育龄妇女普服叶酸工作。

  • 标签: 围产儿 出生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0例孕妇多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其中未参加优生检查的孕妇作为A组,参加孕前优生检查的孕妇作为B组,两组各500例,并将两组孕妇的出生缺陷进行对比。结果B组孕妇的出生缺陷为2‰,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通过孕前优生检查,可及时对胎儿的异常情况进行预防,可通过及时预防或治疗降低缺陷发生,以此促进优生优育。

  • 标签: 孕前优生 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优生优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