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基于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联合多维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感染漏报率的作用。方法 2022年4月-2023年3月开展,本院在进行医院感染漏报管理过程中将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联合多维干措施预进行运用,评估管理效果。结果 对比管理前后各半年时间内医院感染漏报发生率以及相关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后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 在进行医院感染漏报管理过程中将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联合多维干预措施,能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 多维干预 医院感染漏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以及社区感染的实际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4383例住院患者和2015年10月20日0--24小时的所有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社区感染。结果根据我院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1—12月发生医院感染共15例,16例次,医院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0.34%和0.37%;调查当日现患率为1.33%;社区感染率为57.33%。我院医院感染主要为内儿科呼吸道感染以及口腔感染,外妇科为泌尿道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社区感染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与器官腔隙感染。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现患率不高,医院应该加强针对性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基层医院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 简介:目的了解河北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选取2015年8月17—28日期间的某一日为调查日,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河北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现患情况,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53所医院,调查65065例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9%,社区感染现患率为16.84%。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61.32%)、泌尿道(12.49%)与手术部位(9.83%),社区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56.70%)、泌尿道(10.89%)与胃肠道(8.35%)。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前5位病原菌种类相同,排列顺序不同,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2.69%,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3.79%,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感染中病原菌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菌株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构成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等方面均有差异,应在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的同时,关注社区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现患率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专职人员跟班督导门诊注射室的感染的影响,为有效的降低感染率的发生创造了合理的依据。方法选择医院门诊注射室2015年1月—12月接受注射治疗的患者4826名,把其中9名注射护士作为对照组,在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注射治疗时,没有专职人员督导感染管理;选择医院门诊注射室2016年1月—12月接受注射的患者5026名,把其中的9名注射护士作为观察组,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专职人员在管理感染时对其进行跟班督导,分析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率的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注射护士知晓医院感染知识的概率和不同情况下手卫生依从性的检查,并采取调查问卷法合理的评估患者在门诊注射室预防控制感染质量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对感染知识的知晓程度、不同情况下手卫生依从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一定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对在注射室感染质量预防控制的满意度较高,两者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的患者无人出现感染,而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7例,感染率为0.5%,两者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中采取专职人员跟班督导的方式可以较大程度的提升护士相关感染知识的知晓概率和手卫生不同时机的依从性,进而降低了门诊注射室感染发生的可能。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专职人员 跟班督导 医院感染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医院感染管理当中应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3月~2020年4月开始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将实施前后收治的67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观察和对比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情况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比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情况,实施后感染率为7.46%,明显低于实施之前(P<0.05);与实施之前对比,实施后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 在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时,应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模式能够将医院感染率降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 医院感染管理 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纳入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共400例,总结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后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可以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并能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管理质量 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进一步评估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以2023年4月~2023年6月为对照阶段,以2023年7月~2023年9月为观察阶段,探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作用前、后对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影响。对照阶段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阶段引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比观察对照阶段、观察阶段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施前、后预警病例处理率以及医院感染漏报率差异。结果 观察阶段预警病例处置率为95.53%(1538/161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处置率26.35%(411/15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阶段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06%(17/1610),显著低于对照阶段漏报率30.96%(483/15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医护人员执行力,在促进感染预警病例处置率提升的同时,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尽早发现并对医院感染预警病例进行监控,控制医院感染爆发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 实时监控 漏报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 感染预防 控制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 感染预防 控制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院内2022年1月至12月、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行常规感染管理工作,共计16866例住院患者,后者行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共计18555例住院患者,比较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发病率。结果:开展质控活动后,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在控制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概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探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 医院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级医院创建过程,对全面提高门诊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方法自2011年5月-2013年12月,医院按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要求,分准备、自评、预评审、正式评审四个阶段全面展开创建工作。结果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并持续改进;门诊各重点部位建设更加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质控指标得到持续提升。结论通过等级医院创建工作,使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显著提升,加强了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了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 标签: 医院感染 管理 门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和相关因素,为制订明年的医院感染的目标监测计划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参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住院患者的调查,应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调查日应调查住院患者115人,实际调查114人,实查率为99.13%,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75%,感染部位均为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35%,以一联用药(87%)和二联用药(10.9%)为主,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前做病原学培养与药敏试验者仅占2.2%。结论该方法可在短期内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可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监测;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病原学 抗菌药物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 80例基层医院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观察组对应管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事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 25.00%( P< 0.05)。 结论:研究并分析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实施相关措施,可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感染事件发生率 基层医院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布草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洗涤中心管理的布草,一共为600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管理,研究组采用强化质量模式进行管理,对比管理前后两组布单带菌量及患者使用布单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管理前,两组布单带菌量对比后,数据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在实施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布单带菌量明显过低,且该组患者使用布单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也相对过低,与对照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医院布草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布单带菌量,还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 布草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胃镜室感染可能发生的因素。对策依据现有条件,规范操作流程,找出控制对策。结论医护人员自觉执行各种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胃镜室 感染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乡镇医院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明确管理制度,强化人员培训,加强病区管理,观察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卫生合格考核情况及医院感染率。结果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技能考核、卫生依从性等水平均有明显性提高(P<0.05)。实施前医院感染率为6.75%,实施后为1.2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进乡镇医院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后可提升护理人员卫生考核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乡镇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率
  • 简介:摘要保洁员是保持医院环境卫生的重要成员,但保洁员由于其个人的知识结构,认知程度,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认识不足、培训不到位、操作不规范、不按规定洗手等诸多问题,在保洁的同时,有可能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人员。根据保洁员的特点和文化认知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感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善工作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使保洁员能逐步理解、掌握并落实相关工作要求,使用互动奖励,评比考核等多种办法,吸引、鼓励保洁员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依从性,明确保洁员的工作目的,确定他们的工作范围,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达到改善医院环境质量,提高个人防护能力,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 标签: 医院保洁人员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80例基层医院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对应管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研究并分析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实施相关措施,可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感染事件发生率 基层医院 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