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无人机技术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结合,是摄影界的一次伟大的壮举,使用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当下社会的各项观察和实时动态监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一些相关技术;接着分析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管的优势;最后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管实践中的进行总结。

  • 标签: 无人机 倾斜摄影 动态监管 实践运用
  • 简介: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早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就已经被提上日常议程,村土地利用规划对乡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乡村空间指导以及乡村资金统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视角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规划落实的保障措施,多规化融合一体以此引导乡村振兴战略,扎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基础,村土地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总结前几方面给出部分建议,寻找到科学、合理的乡村发展路径。

  • 标签: 村土地 利用规划 乡村振兴 指导
  • 简介:摘要多村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对加强农村土地利用精细化指导,解决不同规划之间土地利用布局的长期矛盾,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试点区规划和准备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计划定位与编辑的原则,多规则整合的大型数据库,农村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和提交管理发布管理服务的规划和实施监督的计划和实施的重要内容,以及制定和实施村土地利用计划的建议,以促进多元整合。

  • 标签: 村土地利用规划多规融合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实施监管
  • 简介:摘要可达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一定的反映,同时,也是对居民生活质量和以及社会公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笔者结合了具体的实际现状,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进行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其对农村居民出行的可达性影响,这在当前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乡镇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农村居民 可达性
  • 简介:摘要生态红线是我国进行生态保护规划中的敏感区域,“三界四区”又是土地资源利用的困难地区,因此,对这两方面的空间衔接是我国生态文明视角下土地资源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空间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相关的理论文献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将对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业内同仁提供些许借鉴。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规划,环境保护,空间衔接
  • 简介:摘要3S技术在当今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下得到了充分的经济滋养而日益壮大,3S技术主要以GPS、RS、GIS三种极具时代特色的科技为主体,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勘探、侦查等领域,并都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我国的土地利用方面当下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因为土地的覆盖面积过广,因此无法通过现有的人力资源去实地探测,这就导致了土地在总体规划层面的数据不足,而3S技术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3S技术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支

  • 标签: 3S技术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应用
  • 简介:摘要我国近几年来一直在土地利用和规划上进行强调和部署。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中“三界四区”要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线”这个问题。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的过程当中,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地区生态。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在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三线”。国家领导要求在今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中一定要保护我国的环境,环境是第一位的,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程度下进行土地规划。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 标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线 三界四区
  • 简介:研究目的:探索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研究结果: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十分有意义的,很多学者在该方面已有研究成果。而由于地区性差异以及具体工作还没有全面开展的现状,仍需要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论:可以从加快关键技术研究、加宽公共参与领域、加深多规融合探索、加大人文保护力度、加强规划实施评价五方面来优化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

  • 标签: 土地规划 编制 村级 技术导则 多规合一
  • 简介:以南京市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研究我国公交都市创建进程中以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发展的互动协调关系,探讨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发展(TOD)模式与策略.

  • 标签: 公交都市 土地利用 公共交通 一体化发展 TOD
  • 简介:地利用类型结构在不同尺度间存在尺度效应,不同尺度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规律表现形态是不同的,深入剖析多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的尺度分异规律,是对土地利用空间多尺度问题的综合研究,而目前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多基于信息熵和分形理论,研究尺度单一。文章以滇中城市群为例,从多尺度视角对研究区1986-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土地利用结构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演变趋势;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差异较大;土地利用结构存在行政尺度效应;土地利用结构分维值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随栅格尺度增大而逐年增大,并出现不明显拐点。

  • 标签: 信息熵 分维数 多尺度 土地利用结构 滇中城市群
  • 简介:摘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都能够为城市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这不仅能够结合区域发展现状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更能推动城市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对以上两个规范性规划文件进行编制时,其核定参考要素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规划的主体及内容在某些方面又呈现出了一定的重叠性,这就使得二者在推进规划工作时协调性明显不够,一旦不能及时调整规划思路及结构,就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滞后性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促使其达到平衡关系,就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使二者更加协调,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运行活力。

  • 标签: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衔接方法
  • 简介:快速城镇化因大量城镇建设用地的形成而导致其他土地类型减少,并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政策决策提供信息。作者以位于杭州湾南岸的慈溪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0和2015年3期遥感数据,提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信息,分析慈溪市快速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2005—2015,慈溪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滩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建设用地增幅来源主要是由滩地与旱地转变而来,快速城镇化使得其他土地的破碎程度增加;2)快速城镇化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显著,2005—2015慈溪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10.02亿元,其中快速城镇化影响占73%;3)围垦滩地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最大,损失量达4.6亿元,其次是建设过程中对水体的占用。

  • 标签: 快速城镇化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慈溪市
  • 简介:台站温度记录中的城市化信号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影响重大并仍存在很大争议,尤其是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区域。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提取了1980~2009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93个气象台站周边10km×10km范围的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并按照城市土地利用扩张速率对站点进行分类,研究了1980~2009年期间快速城市化站点、中速城市化站点和慢速城市化站点的年和季节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快速和中速城市化站点城市化影响和城市化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全部93个气象站点周边自20世纪80年代起均经历了城市土地利用扩张过程,全部站点周边的平均城市土地利用扩张速率为1.00%a?1;近30年来,各类型站点年和各季节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城市化效应增强因素对快速城市化站点年平均温度贡献率为35.06%,对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增温贡献率为34.67%,对年平均最高温度增温贡献率最小,仅为18.42%;城市化效应增强因素对中速城市化站点的影响程度小于快速城市化站点,对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9.35%,22.22%和3.13%。在季节变异方面,长江三角洲区域各类型站点冬季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在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表现为最低值。

  • 标签: 卫星遥感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热岛 气温变化 增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