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巴金批评薛觉先,批得几乎可说是体无完肤!对薛的艺术,固然绝不欣赏;对薛的为人,也颇轻蔑。连薛捐过毫洋二十元给他的朋友刊印《春雷月刊》,也觉得不是一千零一夜而是一千零二夜的天方夜谭,巴金是这样说的:“奇怪!难道薛觉先也赞成社会革命?”(见巴老1933年所写的《旅途随笔》中的《薛觉先》的专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的庐山真面目,要给人家认识,也并不容易,正如人们认识事物一样,不是一蹴而就

  • 标签: 巴金 社会革命 认识事物 随笔 批评 欣赏
  • 简介:由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主持编辑的《生命的开花——巴金研究年刊卷一》近日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反映2003--2004年海内外巴金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与巴金相关的重要史料,共分新刊巴金文选、论坛、史料、资讯四辑,首次发表一批新发现的巴金佚文、书信及其他珍贵文献。

  • 标签: 巴金研究 书信 佚文 文汇出版社 文学研究会 2004年
  • 简介:巴金在南京读书时期与吴克刚通信相识,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在巴黎,他们第一次见面,并一同继续探讨社会问题,一同投入营救凡宰特、萨珂的活动。从法国回国后,巴金曾专程到泉州看望吴克刚。对吴克刚这位相知很深的朋友,巴金小说中以他为模特儿,或在散文多次提到他。后来吴克刚到台湾工作,解放后几十年的海峡两岸阻隔使巴金与吴克刚断了直接交往,但他们的感情和友谊并没有中断,到了晚年他们再度聚首。巴金与吴克刚的友谊保持了一生,吴克刚是对巴金有重要影响的朋友。以丰富的资料、书证为基础,探索巴金与吴克刚相识、相交事实,梳理两人有着七十年长久的友谊,追寻历史细节。

  • 标签: 巴金 吴克刚 无政府主义 巴黎 《雨》
  • 简介:自云“是五四产儿”的巴金,在他101岁高寿之际走了——在他经历人生百年风霜雨雪之后,在他坚持不懈地反封建礼教、反专制强权百年之后,在他披荆斩棘探索生活真谛百年之后,在他艰难跋涉追求光明理想百年之后,悄无声息地向他念念不忘的、深爱他又“养活”他的广大读者默默地告别了,他终于回归并融人他深深地爱恋着的国土和山川草木中了……

  • 标签: 巴金 封建礼教 五四
  • 简介:就在作家出版社新版巴金晚年最重要作品《随想录》印制完毕,即将面世之际,传来了巴金去世的消息,从而使得这本收入1-5卷合集的新版《随想录》成了巴金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本书。

  • 标签: 巴金 《随想录》 著作 作家出版社
  • 简介:该文认为,巴金作品第一个真正的俄文本1954年才发表,1955年才有了第一篇以序言形式介绍巴老创作的论文。在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大浪过去后,才到了翻译巴金、老舍、叶圣陶和曹禺的时代。

  • 标签: 巴金研究 俄罗斯 现实主义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 社会主义 前苏联
  • 简介:巴金被誉为20世纪的良知。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在那样一个诚信遭遇尴尬的年代,谈论巴老,纪念巴老,研究巴老成了许多人拂之不去的情结。

  • 标签: 文学传记 巴金 印象 中国知识分子 尴尬 情结
  • 简介:2005年11月25日,是巴金的第一个冥诞。这一天,在根据巴金《家》等作品所写修建的文学园林建筑“慧园”的广场上,有一部回忆巴金的专书正举行隆重的首发,上至近百岁的巴金生前老友车辐,下至稚气盎然的巴金小学的小学生,都沉浸在回忆巴金的浓浓乡情中。

  • 标签: 园林建筑 小学生 《家》 回忆 文学 《浓浓乡情忆巴金》
  • 简介:1995年11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华艺出版社联合举行的“刘白羽创作生涯六十周年纪念暨《刘白羽文集》首发式”活动后,刘白羽就想到上海看望巴金,向巴老送书。果然,这年的11月25日,在巴老92岁华诞的时候,80岁的刘白羽专程从北京来到上海,为巴老祝寿,向巴老赠送自己刚刚出版的十卷本《刘白羽文集》和花篮,花篮上写着:“我以五十九年友谊的深情,祝您诞辰快乐。”

  • 标签: 刘白羽 巴金 中华文学基金会 伯乐 中国作家协会 周年纪念
  • 简介:“老巴金”,是巴金亲人对巴金的爱称。在巴金百岁华诞之际;巴金大哥的后辈们,自费出版一部《老巴金》的画册,献给巴金和他所热爱的亲友们。

  • 标签: 巴金 百岁华诞 《老巴金》 画册 李舒
  • 简介:巴金百岁华诞的那一两年,与李舒接触比较多。尤其是为了给百万字的十六开巨著《巴金的一个世纪》配插图,我经常去向李舒商借甚至讨要他手中珍藏和李舒亲自拍摄的巴金照片。巴金去世那一天起到巴金第一个冥诞的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同几位同好合力赶制《浓浓乡情忆巴金》时,也得到李舒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是文学大师巴金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

  • 标签: 巴金 文学大师 李舒 乡情
  • 简介:美国哲学家A.O.Lovejoy(1873-1962)生前大概想过给“浪漫主义”(romanticism)这个词儿下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定义,但书越看越多,也越看越糊涂,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什么算是浪漫?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J.A.Cuddon编写的ADictionaryofLiteraryTermsandLiteraryTheory所说,thewordromantichascometomeansomanythingsthat,byitself,itmeansnothingatall,说的就是“浪漫”一词的涵义,正因海阔天空,反而不知所谓。

  • 标签: 浪漫情怀 巴金 浪漫主义 WORD COME MANY
  • 简介:巴金先生是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的作家。他能成为这样的作家,跟他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分不开。

  • 标签: 读书观 巴金 作家 中国 文学评论
  • 简介:25日是巴金101岁生日。在这属于巴金的日子里,似山似海的鲜花,瓣瓣都在祝福:生日快乐。

  • 标签: 生日 巴金
  • 简介:该文认为,巴金继承了鲁迅等新文化先驱者的启蒙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创作出了《家》等作品,对教千年来奴役人性的封建社会进行了猛烈批判。巴金通过对觉慧、鸣凤等命运的描写,表现出要把人当人看的启蒙主义思想。文革后,巴金率先对文革进行自我反思,重提反封建的启蒙话题。巴金所提倡的说真话,对我们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蒙价值。

  • 标签: 巴金 理性精神 启蒙主义思想 启蒙思想 封建社会 自我反思
  • 简介:我们隆重地送别了巴金。望着老人远逝的背影,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痛楚?为什么人们的关注仍然不能宁息?巴金以百岁高龄辞世,以中国人传统的眼光来看,应该是喜丧,有诗人说,我们应该点起红蜡烛,为老人送行。

  • 标签: 巴金 中国人 老人 送别 传统 诗人
  • 简介:该文认为,许多评论都偏重于指出巴金如火的热情,而忽视其对生活执着的理性思考,其实巴金创作过程中,理性思维并没有消隐,而是作为灵魂仍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思维特征 巴金 理性思维 创作过程
  • 简介:今天,是文学巨匠巴金104年诞辰,几十年来,巴金在人们心中如一盏长明灯,照亮文坛,给人精神慰藉。他用文学扫除心灵垃圾,他用翻译拥抱整个世界,他用真话敲打麻木不仁,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留下一种独特而永恒的光彩。然而,斯人已去,这是否会意味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他所留下的精神遗产在当今社会的人文价值何在?

  • 标签: 巴金 中国文学 历史责任感 精神慰藉 文化情怀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