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利用诸如格列本脲等传统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体质量增加以及血糖偏低等情况,依从性也相对较差。同时随着治疗的持续性进行,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呈现进行性下降,从而导致药物降糖效果的降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通过对肾脏葡萄糖重吸收的抑制作用,促使葡萄糖经由尿液正常排出的进行,进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也对血压以及体质量的降低具有一定功效,其造成低血糖的情况较为罕见,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其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作为一类降糖机制以非胰岛素依赖型为特点的药物类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不失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途径之一。

  • 标签: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2型糖尿病 进展
  • 简介:摘要拉帕替尼(Lapatinib)是一类口服的双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同时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两个靶点。体内外的临床前试验证明Lapatinib的抗肿瘤活性,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其对ErbB2过度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并可能减少脑转移的发生率,而且耐受性良好。以Lapatinib为代表的TKI有望为乳腺癌的治疗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 标签: 乳腺肿瘤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拉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共计3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于不同方案联合治疗结果后,第一天即开始给予八珍汤口服辅助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温三次服。于化疗结束后每三天查血常规,于化疗第十四天综合观察,血常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并以此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未出现明显“低点效应”,其余19例骨髓抑制分度在1度者有9例,2度者有7例,3度者有3例,4度者有0例,且出现最低点时间明显提前至化疗停止后的7-9天,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八珍汤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佳,骨髓抑制时间缩短,程度明显减轻,病人耐受程度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FPI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即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正常组(n=10),实验组大鼠注射TFPI,在给药前,给药后1h,2h,4h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SA,TNF-α,IL-1水平,APTT时间,及TFPI水平。结果给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SA,TNF-α,IL-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APTT时间缩短(P<0.05),而给药后1h,2h实验组TFPI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4h时,两组间TFP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FPI对能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释放,其有效作用时间大约是4小时。

  • 标签: TFPI 凝血功能 炎症介质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肺癌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组与B组,前者行顺铂治疗;后者在顺铂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治疗的有效率73.3%显著高于A组46.7%,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顺铂联合用于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顺铂 胸腔积液 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肠镜预注小剂量异丙酚对抑制依托咪酯肌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需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依托咪酯处理,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预注小剂量异丙酚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检查后苏醒时间与肌颤发生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后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皆略有下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稍短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检查后肌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预注小剂量异丙酚可明显抑制依托咪酯肌颤的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异丙酚 依托咪酯 无痛胃肠镜 肌颤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并合成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中间体。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中间体。运用1H-NMR和MS法对合成的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中间体进行结构确证。结果合成了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及数十种合成中间体,1H-NMR和MS法对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中间体进行了结构确认。结论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

  • 标签: 3-氰基喹啉类细胞表皮抑制剂 合成 1H-NMR MS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3K抑制剂LY294002在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事件中可能的作用方式。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以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处理SKOV-3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LY29400240μM作用SKOV-3细胞48小时后,荧光底物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SKOV-3细胞存活率随LY294002浓度的增加(20μM,40μM)和孵育时间的延长(24h,48h,72h,96h)而降低(p<0.05);SKOV-3细胞凋亡率随LY294002浓度的增加(20μM,40μM)和孵育时间的延长(24h,48h,72h,96h)而提高(p<0.05);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结论LY294002可通过提高caspase-3活性来增加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

  • 标签: PI3K LY294002 凋亡 caspase-3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乌司他丁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炎症抑制作用。方法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观察组切皮前12000U/kg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而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的TNF-α、IL8以及IL6含量均有所上升,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含量减少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LT和AST减少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乌司他丁运用在肝脏切除术中行肝门阻断-开放患者中,能够对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行抑制,使肝脏缺血再灌注时出现的炎症反应减少,达到保护肝功能的目的。

  • 标签: 乌司他丁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接受强的松、雷帕霉素(RPM)、霉酚酸酯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时RPM的合适浓度。方法28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口服雷帕霉素胶囊,定期监测服药后血药浓度,出院后门诊随诊,注意观察排斥反应、药物肝肾毒性和血脂情况。结果RPM浓度在术后1个月内为(9.2±1.8)ng/m1,2-4个月为(7.8±1.5)ng/ml,5个月以后为(5.2±1.1)ng/ml。术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药物肝毒性1例,血脂增高4例。结论RPM免疫抑制疗效可靠,其合适浓度范围术后1个月为10-12ng/ml,第2-4个月为7.0-10.0ng/ml,第5个月以后为4.0-7.0ng/ml。未见肾毒性,但有肝毒性和血脂升高,均可控制。

  • 标签: 肾移植 雷帕霉素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造血生长因子)治疗EP方案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EP方案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rHG-CSF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不同骨髓抑制等级患者WBC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结论rHG-CSF治疗小细胞肺癌EP化疗后合并骨髓抑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根据合成致死理论研究开发的PARP-1抑制剂用于BRCA-1/2缺失的乳腺癌或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得到了临床试验的验证,研究者对其合成致死机制展开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PARP-1抑制剂与BRCA-1/2缺失合成致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PARP-1 PARP-1抑制剂 BRCA-1/2缺失 合成致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构建药物传递系统对耐药菌抑制和逆转耐药作用。方法制备MWCNTs-帕珠沙星药物传递系统,研究生物相容性和对耐药大肠埃希菌抑制能力和相互作用。结果MWCNTs生物毒性较低,能显著增强亚MIC帕珠沙星对耐药菌抑制能力。结论MWCNTs构建的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可能通过靶向运输作用增强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抑制活性并逆转耐药。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药物传递系统 抗菌活性 逆转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下围手术期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12月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12月间在临床药师干预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评价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疗程≥6天的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分别为64.33%、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33%、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时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通过临床药师在围术期对质子泵抑制剂的干预后可显著降低无指证用药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干预 质子泵抑制剂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在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采用泮托拉唑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在阿莫西林治疗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阿莫西林 胃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克替尼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治疗肺腺癌合并恶性浆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共12例,同时合并有心包积液者2例。接受埃克替尼联合恩度治疗方案。其中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150mg/片,一次一片,一日三次,口服。21天一周期,连续14日,间歇7日重复使用,恩度60mg/次,浆膜腔内灌注治疗,根据积液情况,再次重复使用,并按照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1周期评价毒性反应,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全部12例患者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共完成治疗周期73个周期期,平均周期为6.08个周期,近期有效率58.33%,疾病控制率83.33%,生活质量改善者有6例,生活质量稳定者4例,下降者2例。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以及疲乏等。结论埃克替尼与恩度联合使用可以改善肺腺癌合并浆膜腔积液患者症状,毒副反应轻,安全性好,对于晚期肺腺癌化疗耐药患者及体能状态差无法耐受化疗患者及高龄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可行选择。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埃克替尼 肺腺癌 浆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治疗中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高于单纯的胺碘酮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胺碘酮 RAS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这三种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革兰阴性杆菌482株,使用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K-B法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氨苄西林-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最高。三种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对于非发酵菌的耐药率均高于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33.7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为33.33%。结论氨苄西林-舒巴坦对于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弱,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且,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含酶抑制剂复合药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 抗菌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于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价值。方法将20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组104例,加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乙组104例,加用西米替丁,观察2组对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甲、乙2组溃疡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7%和36.5%,甲组总有效率91.3%,乙组总有效率63.4%,甲组高于乙组(p﹤0.01)。结论PPI对于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高于西米替丁。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泮托拉唑 西米替丁 应激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