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即刻种植只需一次外科手术.有利于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的痛苦。根据拔牙后骨吸收的情况.如果考虑即刻种植.术前应当对种植术后骨吸收的情况加以估计。本病例的目的在于说明可通过即刻种植和相应的术前评估来恢复牙列缺损患者的美观,为牙列缺损的修复提出一种可能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二氧化锆冠 即刻种植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二氧化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对提升边缘密合性的价值。方法:入选时限:2019年4月-2020年4月,观察对象:100例口腔修复治疗病例样本,以奇偶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组,50例记作对比组(钴铬合金)、50例记作研究组(二氧化)比较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修复体外形(8.53±0.66)、边缘密合度(8.39±0.58)、颜色匹配(8.33±0.57)、龈缘着色(8.41±0.54)等均较对比组更佳(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对比组16.00%更低(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二氧化修复体,可优化和提升修复体外形、边缘密合度等临床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二氧化可作为推荐修复体在未来口腔修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二氧化锆 边缘密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冠延长手术后采用氧化全瓷和金属烤瓷冠修复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6例牙冠延长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而观察组采用氧化全瓷修复的方式,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牙周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的比例为92.10%、对照组为71.05%,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牙冠延长术后的患者采取采用氧化全瓷修复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牙冠延长手术 氧化锆全瓷 金属烤瓷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钴铬合金烤瓷牙和二氧化烤瓷牙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科进行烤瓷牙修复术的96例(172颗牙)的临床资料,采取二氧化烤瓷牙的患者有38例(70颗牙),作为二氧化组;采取钴铬合金烤瓷牙的患者有58例(102颗牙),作为钴铬合金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二氧化的有效率34例(94.73%)与钴铬合金组的有效率53(91.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钴铬合金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二氧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结论二氧化烤瓷牙的疗效优于钴铬合金烤瓷牙,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应该优先考虑二氧化烤瓷牙。

  • 标签: 钴铬合金烤瓷牙 二氧化锆烤瓷牙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口腔修复中应用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氧化全瓷冠的价值。方法:样本取自本院收治的80例全冠修复患者,“修复差异性”分常规组(镍铬合金烤瓷冠,n=40)、科研组(CAD/CAM氧化全瓷冠,n=4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修复前比较炎性反应无差异,P>0.05;修复后与常规组比较,科研组IL-6、TNF-α指标更低,不良情况占比更低,P

  • 标签: CAD/CAM 氧化锆全瓷冠 口腔修复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氧化全瓷冠对前牙缺损修复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2-01至2022-12收治的70例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研究组采用二氧化全瓷冠修复,对比两组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表达。结果:牙齿修复前两组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可忽略(P>0.05),修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IL-1β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使用二氧化全瓷冠修复对改善患者口腔炎症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冠 前牙缺损 龈沟液 炎性因子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粘接技术下新型粘结剂对氧化全瓷贴面牙釉质粘接后剪切强度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口腔外科门诊就诊因外伤或牙周疾患无法保留而拔除的牙釉质足够的人上颌中切牙 40颗 ,采用随机法则基于粘结剂与牙釉质面粘接技术(全酸蚀/自酸蚀)的不同分为 4组( n=10),分为 A组: Scotchbond (TE); B组: Scotchbond (SE); C组: All-Bond (TE); D组: All-Bond(SE),比较四组患者使用不同粘结剂对患者氧化全瓷贴面牙釉质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 结果:经过实验后得知,A组使用全酸蚀技术粘结强度明显优于 B组的自酸蚀技术, C组使用全酸蚀技术粘结强度明显优于 D组的自酸蚀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全酸蚀粘结技术下使用Scotchbond粘结剂明显优于自酸蚀粘结剂 ,全酸蚀技术下使用All-Bond粘结剂明显优于自酸蚀技术下使用的 All-Bond粘结剂。

  • 标签: 氧化锆瓷贴面 釉质 粘接 自酸蚀 全酸蚀 剪切强度
  • 简介:目的:研究种植体支持的氧化单冠粘固修复时,传统涂布方法和水门汀预压薄方法水门汀残留和粘接强度的差别。方法:应用SinoraCEREC系统扫描Ankylos标准B型6mm种植体基台替代体,设计出水门汀层厚为50、80、110μm,厚度为1mm的氧化单冠3D数字模型,通过SinoraCEREC系统的CAD/CAM制作出氧化单冠。应用传统涂布方法和水门汀预压薄方法,将不同水门汀层厚的氧化单冠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在种植体基台替代体上。观察人工牙龈中水门汀的残留情况,并分别检测不同水门汀层厚氧化单冠的粘接强度。结果:用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50μm组的粘接力明显大于80和110μm组,80和110μm组的粘接力无明显差异。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110μm组的粘接力明显小80和50μm组,80和50μm组的粘接力无明显差异。3种水门汀层厚的氧化单冠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后,种植体替代体周围和人工牙龈中溢出和残留的水门汀多于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种植体支持的氧化单冠时,水门汀层厚的设计以50~80μm较佳,而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时水门汀层厚的设计以80~110μm为好。

  • 标签: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涂布方法 牙种植体基台 氧化锆单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氧化烤瓷牙与钴铬合金烤瓷牙对牙齿修复患者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186例牙齿修复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二氧化烤瓷牙修复,对照组钴铬合金烤瓷牙修复,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外观情况等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病率6.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11.82%,两组贴合密度评分、颜色匹配评分、外形使用评分、社交自信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牙齿修复患者采取二氧化烤瓷牙治疗的效果更高,安全性更强,美观度也得到有效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牙齿修复 二氧化锆烤瓷牙 钴铬合金烤瓷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氧化(ZrO2)修复体在口腔修复(OR)患者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OR患者(T:2021.05.01-2022.04.30, N=91),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RES组(N=46)应用ZrO2修复体,REF组(N=45)应用镍铬合金修复体,对比2组患者咀嚼效能与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RES组患者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相较于REF组患者显著提升,且RES组患者对OR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rO2修复体应用于OR患者之中,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咀嚼效能的恢复,且患者对于该修复体的修复效果满意度更高,值得将其应用于OR之中。

  • 标签: 二氧化锆修复体 口腔修复 咀嚼效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修复体对患者咀嚼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80例,均为口腔修复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40名患者以二氧化修复体修复(观察组),40名患者以合金修复体修复(对照组),对比不同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后咀嚼效率指标测定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标(OHRQOL)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修复体对患者咀嚼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二氧化锆修复体 咀嚼效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修复体对患者咀嚼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80例,均为口腔修复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40名患者以二氧化修复体修复(观察组),40名患者以合金修复体修复(对照组),对比不同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后咀嚼效率指标测定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标(OHRQOL)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修复体对患者咀嚼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二氧化锆修复体 咀嚼效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牙邻颌面缺损患者应用热压铸瓷嵌体、二氧化全瓷嵌体、氧化铝陶瓷嵌体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口腔科收治的牙邻颌面缺损患者120例(159颗牙),依据修复方案随机分组,其中采用热压铸瓷嵌体方案治疗50颗,二氧化全瓷嵌体方案治疗55颗,氧化铝陶瓷嵌体方案治疗54颗。开展平均12个月的随访,从修复体磨损、修复体颜色、基牙继发龋、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形态方面,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2个月随访发现,三组在基牙继发龋、边缘密合度方面,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压铸瓷嵌体组修复体颜色修复有效率为100%(50/50),高于二氧化全瓷嵌体组(74.55%,41/55)及氧化铝陶瓷嵌体组(83.33%,4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体形态方面,二氧化全瓷嵌体组为100%(55/55),高于热压铸瓷嵌体组(94.00%,47/50)及氧化铝陶瓷嵌体组(94.44%,51/54),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体磨损方面,二氧化全瓷嵌体组为100%(55/55),高于热压铸瓷嵌体组(78.00%,39/50)及氧化铝陶瓷嵌体组(83.33%,4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科收治的牙邻颌面缺损患者,采用热压铸瓷嵌体方案、二氧化全瓷嵌体方案、氧化铝陶瓷嵌体方案修复治疗,在边缘密合度、基牙继发龋方面效果均较显著;但热压铸瓷嵌体方案在修复体颜色方面更为理想,二氧化全瓷嵌体方案在修复体形态、修复体磨损方面效果更为理想。临床可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特征,对不同的全瓷材料做出个性化选择。

  • 标签: 牙邻颌面缺损 热压铸瓷嵌体 二氧化锆全瓷嵌体 氧化铝陶瓷嵌体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全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方法从我院选取40例(78颗牙)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40颗牙)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20例(38颗牙)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的修复方法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观察组的20例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则给予二氧化全瓷冠进行修复。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在不同材质修复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材质的修复后,其中观察组二氧化全瓷冠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的镍铬合金烤瓷冠,不良反应状况也发生较少。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氧化全瓷冠在患者前牙缺损修复后,预后情况良好,由于二氧化全瓷冠修补费用偏高,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冠 镍铬合金烤瓷冠 牙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二氧化修复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对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使用钴铬合金修复体,试验组使用二氧化修复体。对比修复前后牙齿咀嚼功能、炎症因子(IL-6、IL-8)等情况。结果 修复前,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IL-6、IL-8指标值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后,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修复治疗者使用二氧化修复体,有效减少炎症反应,提升咀嚼功能,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二氧化锆修复体 口腔修复 炎症因子 咀嚼功能
  • 简介:采用氢氟酸微波消解法前处理氧化材料,使用氢氟酸进样系统,不需要赶酸直接测定GBW06602氧化标准样品中的多元素含量,根据样品情况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和最佳分析谱线。实验结果表明,测定元素线性关系及重复性良好,定量准确,可同时测定氧化中的多种金属元素,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完全满足氧化中多元素杂质含量的工业分析要求。

  • 标签: 矿石 氢氟酸直接进样 氧化锆 杂质元素 ICP—AES
  • 简介:目的:经过5年随访研究证实.在后牙缺失种植修复的应用中,氧化基台与钛基台的成功率相似。材料和方法:采用两段式种植方案。最终修复体戴入后.对每位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每年通过临床及影像学参数来进行评估,记录修复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数据分析(Wilcoxonsignedranktest)来观察比较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与对侧同名牙之间在生物学及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描述·性数据用于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基准到最后一次随访)临床及影像参数的变化。结果:85名患者均存在单颗后牙缺失.植入85颗种植体,其中38颗氧化基台和47颗钛基台,分别安装38个全瓷冠及47个金属烤瓷冠。其中4名患者中途退出试验。81颗种植体分别支持44颗钛基台、37颗氧化基台.完成了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均未发现种植体失败,骨组织改建失败及基台失败。因此.5年随访的所有基台及修复体的成功率为100%。并且通过对比种植牙与对侧天然牙.发现钛基台及氧化基台之间在生物学及影像学参数指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随访记录中还发现,钛基台与氧化基台不会引起明显的边缘骨吸收。结论:通过中期随访研究发现,氧化基台在单颗后牙缺失中的应用类似于钛基台。但仍需要长期的观察研究来证实。

  • 标签: 氧化锆基台 钛基台 单牙缺失固定修复 存活率
  • 简介:目的评价氧化预成桩和树脂核或瓷核修复无髓患牙数年后的情况。材料和方法用氧化预成桩对87例患者,共145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患牙进行全冠修复前的桩核修复:87颗患牙采用直接法堆塑树脂核,58颗患牙采用间接法作Empress铸瓷核。对其中52例(79颗患牙)采用树脂核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57.7个月)以及19例(34颗患牙)采用瓷核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46.3个月)成功进行了复查。结果两组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多数患牙的美观程度也很高。采用直接法树脂核修复的79颗患牙未发现失败的情况:采用间接法瓷核修复的患牙有3颗分别在修复42、43和55个月后因为脱位而失败。对失访病例进行最好情况为全部成功,最坏情况为全部失败的假定后,直接法的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1%,而间接法组分别为95%和53%。结论氧化预成桩和树脂核直接修复的临床成功率显示这个方法是有前途的;而氧化预成桩和瓷核的修复方法其失败率明显高,且有相当高的失访率,无法得出类似结论。

  • 标签: 桩核修复 功率显示 树脂核 氧化锆 患牙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