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钙尔奇D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降钙素注射液、阿法骨化醇片、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治疗半年,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以及骨疼痛情况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骨密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骨疼痛程度均有显著的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来说,联合用药能够达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骨折的发生,具有安全与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性骨质疏松 联合药物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5年1-2015年5月行切口复位固定术治疗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设为普通组。在同一时间纳入收治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实施粗隆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普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普通组为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隆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效果好、安全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切口复位固定术 股骨头置换术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7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72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入院比较早的患者定为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入院较晚的患者定为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骨折疏松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骨折疏松症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病症知识掌握率及骨密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对于病症知识掌握率及骨密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患者对于病症知识的掌握、及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利于控制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折疏松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烟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骨痛的影响。方法纳入社区65岁以上男性BMD﹤-2.5的骨痛患者,根据吸烟病史把其分为吸烟组(即观察组)和非吸烟组(即对照组),予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治疗,疗程为2周,记录治疗前后VAS数值及WHOQOL-BREF量表。结果治疗两周后,吸烟组和不吸烟组的均有显著疗效(P﹤0.05),但吸烟组的疼痛缓解比不吸烟组显著减慢(P﹤0.05);WHOQOL-BREF量表评定显示非吸烟组自身健康状况总的整体感受及生理状况方面明显好于吸烟组(P﹤0.05)。结论降钙素对有吸烟史的骨质疏松骨痛患者有疗效,但起效速度较缓慢,且影响该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整体健康感受及生理状态。

  • 标签: 降钙素 吸烟 骨质疏松 骨痛 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采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耐受情况,并对三组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和耐受率从低至高均依次为PVP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中,治疗后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PVP和PVK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术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水泥微创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30例(33个椎体),平均年龄76.5岁。C型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在病椎单侧注入骨水泥,进行临床和影响学评价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4-25个月随访,平均12.4个月。30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及临床症状得改善,并于术后次日下床活动。术后X线检查显示椎内骨水泥分布均匀,未有外漏。结论骨水泥微创注射可有效安全的缓解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等的优点。

  • 标签: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水泥 微创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0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治疗手段的不同,对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5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医治,而对照组患者则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进行严格比较,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VAS评分为(1.0±0.5),活动能力评分为(99.5±4.7),而对照组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也得到一定的改善,改善程度远不如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7±1.8),活动能力评分为(64.9±6.1),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程度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研究社区康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段骨折的实际应用效果,随机选择某社区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实验组的42名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综合的社区康复治疗,对于对照组的42名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服务,研究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段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康复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专业化的社区康复治疗后,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水平有所提升。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段骨折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疼痛情况,同时,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DR的具体诊断价值和应用。方法 采用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进行骨质疏松症检查的116例老年患者,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将60-70岁的56例患者分为A组,71-80岁的60例患者分为B组,收集患者检查后的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检查结果发现的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进行骨质疏松症检查的116例老年患者,其中表现为49.14%骨皮质辩驳、32.76%老年圆背征、6.03%疏松性骨折、12.07%骨小梁稀少,通过X线数字影像合并症诊断表示116例患者中出现80.17%轻度骨质增生、3.45%脊柱后凸畸形、6.03%刺状骨质增生、3.45%椎体前缘改变、5.17%椎间隙狭窄。结论 在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诊断中采用DR检查技术,能够明确观察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密度情况和形态,除针对本身疾病外,对其合并症的检测也有着重要意义,为后续分型分症治疗提供了依据,在临床治疗应用中价值极高。

  • 标签: 老年性 骨质疏松症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期间我院独立完成研究对象的选取,从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中抽取符合研究要求的54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保守治疗组、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分别有16例、24例、14例。不同方法治疗后统计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本次12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判定符合纳入标准后,进行分组护理并展开研究。研究期间针对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配合健康教育(6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60例),同时观察各组应用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共发生3例,构成比5.00%;参照组共发生13例,构成比21.67%。患者临床骨折恢复时间、健康知识评分、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为(3.12±1.01)月、(88.47±2.21)分、(1.12±0.47)分、(8.25±2.17)d;参照组分别为(5.57±1.49)月、(65.16±2.31)分、(3.64±0.96)分、(14.71±2.96)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效果较为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得到明显降低,同时健康知识得到提升,并且疼痛感明显缓解,由此缩短临床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而获得患者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运用健康教育模式开展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院内的74例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运用随机分配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对照组的护理工作,在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与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患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水平、愈合时间等相关数据信息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献资料总结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针灸治疗中的选穴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平台、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老年骨质疏松症与针灸选穴相关词条收集相关期刊综述、学位论文,使用提前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合适且有效的相关资料,将所得数据进行标准筛选后得到文献23篇,将检索后的文章资料经过上述标准筛选后进行分类,分别设定为无效资料、备选资料和有效资料,将三类资料逐级分析对比整合,总结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腧穴选穴频次顺序以及归经情况。结果:所有分析案例中按选穴频次排序分别为肾俞8.85%、脾俞8.33%、委中8.33%、足三里7.81%、命门6.77%、阳陵泉6.77%、关元6.25%、阿是穴5.21%、悬钟5.21%、腰阳关4.69%、夹脊穴4.17%、气海4.17%、肝俞3.65%、三阴交3.65%、其他穴位16.15%。所有分析案例中按选穴涉及经络排序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22.40%、足少阳胆经11.46%、督脉10.42%、任脉9.90%、足阳明胃经8.85%、足少阴肾经8.33%、足太阴脾经7.81%、足厥阳肝经5.73%、手厥阴心包经5.21%、其他经络9.90%。结论:在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针灸治疗中,肾俞、脾俞、委中的选穴频率较高,在经络中足太阳膀胱经的选用率最高,并且具有普遍有效

  • 标签: 针灸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选穴规律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分为比对组(25名)和实验组(26名)。比对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96.2%(25/26)显著高于比对组88.0%(22/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护理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