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镜辅助在膝关周围骨折微创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加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和螺钉治疗膝关周围骨折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6~63岁,平均43.3岁。致伤原因车祸5例,高处跌落4例,自行摔伤7例,其他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胫骨平台骨折16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骨折7例,Ⅱ型骨折6例,Ⅲ型骨折3例,股骨远端骨折2例,均为股骨髁上骨折。18例患者均获随访,对其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进行记录统计,对膝关功能疗效按Lysholm评分表评估,得出优、良、中、差的例数及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按Lysholm评分表评估膝关功能,优15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94.4%。结论对于膝关周围骨折患者,关节镜技术是一项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加上微创技术与钢板、螺钉固定,膝关周围骨折患者的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镜技术 膝关节周围骨折 骨折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旋转平台膝关假体置入方法对膝关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治疗的100例膝关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旋转平台膝关假体置入方法实施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病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获得优的患者为40例(40.0%),获得良的患者为37例(37.0%),获得可的患者为20例(20.0%),其优良率为97.0%。结论应用旋转平台膝关假体置入方法对膝关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手术简便,且术后恢复良好,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旋转平台 膝关节假体置入 膝关节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同期双侧膝关置换和单侧膝关置换的优劣。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行膝关置换患者94例,将其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侧膝关置患者46例为单侧组;行同期双侧膝关置换患者48例为双侧组。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膝关恢复进行比较,进行优劣分析。结果双侧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输血量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单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功能评分(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双侧组患者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膝关置换患者的治疗,同期双侧膝关置换和单侧膝关置换各有优劣,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予以治疗,相对而言同期双侧膝关置换经济、高效,但需要更高质量的护理予以配合。

  • 标签: 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 单侧膝关节置换 优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周围不同部位骨折致膝关僵直特点分析及早期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股骨远端,胫骨远端和髌骨远端骨折导致膝关僵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60例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有2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设为1组。2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设为2组。20例髌骨骨折患者,设为3组。结果经过研究发现,采取康复治疗前,三组患者膝关被动活动度都比较小,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不具有可比性。通过8周的康复治疗后,三组的膝关活动度都得到明显的改善。1组与2组患者治疗改善明显,1组与3组患者治疗改善明显,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2组与3组治疗效果对比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膝关僵直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治疗效果会由于骨折部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总结发现,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康复功能恢复较差。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膝关节僵直 特点分析 早期康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膝关疾病采用人工膝关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 2017年 10月 -2018年 11月的 38例膝关患者的诊断数据作为研究数据, 38例患者都采用人工膝关置换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指标。主要包括膝关活动度、疼痛评分。 结果 患者进行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后,膝关活动度、疼痛评分都高于治疗前,疼痛程度低于治疗前,P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重症膝关节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膝关假体治疗复杂膝关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旋转铰链型膝关假体置换治疗严重膝关畸形及翻修手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膝关活动度及HSS评分,明确其疗效。其中骨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为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断裂),强直性脊柱炎双膝关病变1例,膝关翻修2例。术前膝关活动度80°~100°,平均90°;HSS评分11~40.5分,平均25.5分。结果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28个月,平均12个月,畸形矫正,疼痛消失,无1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行走步态恢复,膝关屈曲达110°~140°,平均127.5°,无伸展滞缺,较术前平均增加37.5°。HSS评分88~95分,平均91.25分,较术前平均提高65.75分,优良率100%。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假体对复杂膝关病变及翻修术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旋转铰链 膝关节假体 畸形 力线 髌骨轨迹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膝关疾病采用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 2018年 4月~ 2019年 12月接收的 78例重症 膝关疾病,均运用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后 HSS评分与膝关活动度,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与满意度情况。结果:在 HSS与膝关活动度水平上,治疗后提升幅度明显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56%,患者治疗满 意度为 96.15%。结论: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疾病可以有效的改善疾病症状,优化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重症膝关节疾病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病例1患者女性,57岁,2012年11月因持续性双膝关疼痛、功能受限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关节外科就诊,X线拍片提示双膝骨关节炎,Ahlback分期Ⅲ期(图1)。入院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双膝人工表面膝关置换术(图2),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双膝关功能恢复良好。患者于2014年11月3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右膝关肿胀,自觉胀痛难忍,不伴全身发热及局部皮肤发红.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 术后伤口 关节出血 自发性 连续硬膜外麻醉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膝关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66例膝关骨折患者,两组各33例均是随机分配,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控制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对患者术后膝关功能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抑郁评分、膝关功能评分较低,步行能力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为膝关骨折患者予以疼痛控制护理,可改善患者膝关功能,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减轻患者抑郁情绪。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膝关节骨折 膝关节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膝关松解术治疗膝关创伤后僵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64例外伤性膝关僵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2例采用传统溶栓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32例为第Ⅱ组并采用微创膝关松懈术,并对两组病例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术后优良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78.1%),而且数据符合P<0.05,符合统计学规律。治疗前两组膝关活动情况不同,P>0.05,不符合统计学。治疗后,实验组组的平均活动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数据均符合P<0.05,在统计学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膝关置换术可减少出血量,减少手术的时间,手术率的优良率也比较高,对膝关活动有非常良好的恢复作用,因此具有很强的推广必要。

  • 标签: 膝关节创伤 僵直 微创膝关节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人工膝关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人工膝关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病的患者共计90例,该90例患者中患有疾病的膝关共计108个,通过分析膝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90例患者膝关功能在手术前与手术后的差异,最终得出人工膝关表面置换术术后的疗效评估情况。结果在患者手术后的三年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年;分别于手术后的两周、十二周与手术前的膝关功能进行对比,两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手术后的恢复度为94.4%。结论人工膝关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膝关节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指导对TKR(膝关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骨科接受人工全膝关置换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康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A组(n=38)和B组(n=38),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术后运动康复指导、常规康复训练,分析患者术后康复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膝关功能和疼痛状况.结果术后第5d两组患者膝关疼痛度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0d、14d两组患者间的疼痛度差异不显著;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前膝关功能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出院时A组患者的康复总优良率和膝关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术后康复运动指导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度、提高术后恢复总优良率,并能很好地促进患者膝关功能的恢复.关键词运动康复指导;膝关置换术;膝关功能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9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膝关疾病采用人工膝关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0月-2018年11月的38例膝关患者的诊断数据作为研究数据,38例患者都采用人工膝关置换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指标。主要包括膝关活动度、疼痛评分。结果患者进行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后,膝关活动度、疼痛评分都高于治疗前,疼痛程度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人工膝关置换术在急性重症膝关疾病治疗时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膝关活动度和疼痛程度,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重症膝关节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芒硝外敷治疗全膝关置换术后膝关肿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全膝关置换术后膝关肿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冷疗加芒硝和单纯冷疗治疗,比较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膝关疼痛、肿胀程度和VA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24h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差异且显著;接受芒硝联合冷疗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48h和72h,VAS评分更低,膝关肿痛程度更轻,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全膝关置换术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肿痛现象接受芒硝外敷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肿痛 芒硝外敷 效果
  • 简介: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RImanifestationoflesionsinkneejoint,andtocomparethesensitivityofdetectionbetweentheMRIandkneejointendoscopy.Methods34case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MRIandkneejointendoscopywereperformedonallthe34patients.Result27meniscusdegenerationandtear,22interosseousligamentsofkneetear,3ligamentscollateraletear,2chondroiddegenerationornecrosis,and30hydrarthrosisweredetectedbyMRI;25meniscusdegenerationandtear,17interosseousligamentsofkneetear,14chondroiddegenerationornecrosis,and10synovialhyperplasionweredetectedbyendoscopy.Conclusion①MRIwasamostimportanttoolfordetectingkneejointlesions.②MRIismoreeffectivetodemonstratethehydrarthrosis,meniscusdegenerationandtear,ligamentscollateraletearcomparedtoendoscopy.③therearefalsediagnosisinMRIandkneejointendoscopy.

  • 标签: MRI 膝关节病变 膝关节镜 镜检 对比分析 检查
  • 简介: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全膝关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已成为严重膝关疾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术后正确的康复和锻炼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对膝关功能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对40例48膝TKA术后病人行早期功能锻炼,膝关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膝关节功能恢复 早期功能锻炼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病人 膝关节疾病 质量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全膝关置换术后膝关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全膝关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人。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6.13%),(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老年膝关骨折术后患者膝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07月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膝关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评分及膝关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焦虑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膝关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老年膝关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肢体疼痛及焦虑情绪,且有助于优化膝关功能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控制 老年患者 膝关节骨折 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