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外微分方法统一导出了简单可压缩系统(PVT系统)的所有热力关系式,同时指明了推导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 标签: 外微分 热力学函数 可微分流形
  • 简介:摘要:工程热力在工科专业学科中属于非常专业化核心类课程,由于热力本身包含的知识量比较庞大,相关概念和公式都比较繁多复杂,本身的表述形式也偏向于抽象,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出现问题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整体工程热力的教学效果都比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将问题学习法引入到工程热力的日常教学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科专业的兴趣,发挥出工程热力在工程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工程尖端技术人才铺平发展之路。

  • 标签: 问题学习法 工程热力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的火力发电企业,都在积极寻找各种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方式。为了提高蒸汽参数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有必要采用一个相对符合实际工况的热力参数“㶲值”(英文名称为exergy),对技术改造中蒸汽参数㶲值的数据变化,进行相对客观的分析核算,以期能更加准确直观的阐述节能减排的真实效果。

  • 标签: 节能减排 㶲值 热力计算
  • 简介:本文研究了爆炸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并从热力观点探讨了爆炸性物质的爆热,爆温及爆炸反应的不可逆性,对全面掌握爆炸物的安全技术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爆炸性物质 热力学 爆热 爆温 不可逆性
  • 简介:该文提出了一种滑阀式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温燃料流量调节阀。由于高温阀的工作温度最高可以达到500℃,因此阀的热力特性对阀芯和阀套摩擦副之间的正常配合,甚至于整个阀以及阀控电磁铁的正常工作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对高温阀的热力特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高温阀的二维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固体与流体之间的热通量,并对固体和流体分别建立了热传导模型和湍流模型,给出了固体内的温度场分布及流体内的流场分布情况,而且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为高温阀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超燃冲压发动机 流量控制阀 有限元分析 热变形
  • 简介:将边界层相似性理论同线性热力理论结合,间接地以观测实验事实证明大气边界层内线性唯象关系是成立的,而且线性湍流输送系数同相应的线性唯象系数成正比关系.但实验事实表明,大涡对流的混合层线性唯象关系是不成立的,混合层内湍流输送过程是一种强的非线性过程.所以,对流边界层是一种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区的热力状态.地转风和热成风是一种大气系统特有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交叉耦合现象,这是大气系统交叉耦合现象的一个实际例证.

  • 标签: 大气系统 线性热力学 线性唯象关系 湍流输送系数 大气边界层
  • 简介:摘要:文章以金属氢化物制冷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热力视角出发,在对该系统运行过程加以说明的基础上,围绕模型建立要点展开了讨论,内容涉及平衡氢压、质量守恒的方面,随后,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得出了相应的热力分析结论。研究表明,反应器比热容给系统性能所产生影响极小,通常可忽略不计,要想赋予该系统更为理想的性能,研究人员应重点关注表面传热系数、中温热源温度以及反应器质量和氢化物质量之比。

  • 标签: 阀门控制 性能分析模型 制冷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对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做功过程进行了热力分析。通过分析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的工作原理和热力特性,研究了其在做功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热力方程,计算了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的功输出和热损失,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工作稳定性,适用于多种工业应用领域。

  • 标签: 涡旋式高压气体膨胀机 热力学分析 功过程 能量转换 效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油浸式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性能优化与热力分析,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能效。首先,通过热力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冷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转化,为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我们研究了不同性能优化方案,包括改进冷却介质流动、优化换热表面设计和智能控制策略的实施。最后,强调了可靠性提升和环保性的重要性,以减少维护成本、停机时间和环境影响。这一研究为油浸式变压器冷却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望为电力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创新和进步。

  • 标签:
  • 简介:建立了考虑线性热漏的不可逆双谐振通道能量选择性电子(energyselectiveelection,ESE)制冷机模型,导出了制冷机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表达式,应用有限时间热力理论研究了系统制冷率与制冷系数最优性能,通过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热漏、能量宽度、能量间距等设计参数对ESE制冷机最优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系统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都会随热漏的增加而减小;给定能量间距时,制冷率和制冷系数都会随能量宽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优的能量宽度使制冷率或制冷系数达到最大值;给定能量宽度时,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会随能量间距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优的能量间距使制冷率或制冷系数达到最大值。合理地选取能量宽度、能量间距等参数,可以使不可逆的双谐振ESE制冷机设计于最大制冷率或最大制冷系数的状态。

  • 标签: 双谐振通道 能量选择性电子制冷机 有限时间热力学 性能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从热力角度探究山银花总皂苷部位、水提取部位、除总皂苷部位的抑菌作用。方法: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山银花不同提取部位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的热功率曲线图,分析热动力学参数,根据参数计算山银花不同提取部位对细菌的抑制率。结果:山银花不同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程度,其中总皂苷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3.26%和9.48%;除总皂苷部位和水提部位对两种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水提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制率分别为37.39%和66.69%;除总皂苷部位的抑制作用远大于总皂苷部位,弱于水提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29.44%和41.93%。结论:从热力角度对山银花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山银花水提部位和除总皂苷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要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总皂苷部位相对水提部位和除总皂苷部位的抑制作用相差极大,可认为总皂苷部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制作用,总皂苷部位在抑菌作用中属于无效成分。

  • 标签: 山银花 热力学 总皂苷 微量量热法 提取部位 抑菌作用
  • 简介:以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方法为基础,结合Aspenplus对考虑积碳情形下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进行了热力平衡分析。对CO2/CH4比(0.5~3)、反应温度(573~1473K)和压力(1~25个大气压)对平衡转化率、产物组分和积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费托合成中生产合成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高于1173K、CO2/CH4比为1,此时2摩尔的反应物可以生成约4摩尔的合成气(H2/CO=1),且仅生成极少量的碳,可以忽略不计。尽管高于973K的温度可以抑制积碳形成,但此时生成水的量也增加了,当CO2/CH4比较高(2或3)时更是如此。生成的水量增多可能是由RWGS反应引起的,CO摩尔数增加、H2摩尔数减少以及CO2转化率逐渐增大就是最好的证据。为了找到甲烷CO2重整的真实情况与热力平衡状态间的区别,本文将模拟的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分布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要使乙烯、乙烷、甲醇和二甲醚的产率达到较高的水平,就必须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有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刑。受甲烷分解和CO歧化反应的影响,较高的压力减轻了温度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增加了积碳量,并减少了CO和H2产率。对利用等量CH4和CO2进行的甲烷加氧二氧化碳重整的分析结果表明,要想使反应物转化率和合成气产率都在90%以上,需要的操作温度和进料比分别为1073K和CO2:CH4:O2=1:1:0.1。H2/CO比值始终保持为1,同时产水产率最大限低地减少且不会形成积碳。

  • 标签: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热力学分析 积碳 CO2转化率 平衡转化率 H2/CO
  • 简介:论述了研究性教学问题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研究性教学问题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内容为主线,构建覆盖知识模块的问题框架体系,建立体现知识点之间层次和联系的问题集群"的思路,阐述了问题设计应坚持的符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激发性原则、交叉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六个原则,分析了问题类型和层次的划分依据与方法,设计了进行问题设计的六步具体做法,并以德州学院《化工热力》为例进行了论述,对于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研究性教学 问题设计 化工热力学
  • 简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线下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提前进行线上学习,再结合线下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二者相辅相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热力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的知识点为例,探讨如何实现更好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 标签: 混合教学模式,线上教学,线下教学
  • 简介:通过利用Helmholtz自由能状态方程,模拟计算6种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P),并与纯工质作比较,分析非共沸混合工质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COP普遍大于采用纯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COP,R436A是6种混合工质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尽管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有效地改善原奶速冷式系统传热温差过大的问题,但原奶速冷式系统的传热温差仍旧偏大。指出在将来的研究中若采用组合式原奶速冷式系统,可在某种程度克服这些问题,进而改善原奶速冷式系统的能源效率。

  • 标签: 原奶速冷 Helmholtz自由能状态方程 非共沸混合工质 C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