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惑在小说中的审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眩惑是王国维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但不是他的首创.先秦时代的秦穆公就曾说过:“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其意是说声色如果过分刺激人的生理感官,就要破坏“和”,即美的境界,引起人的不适,造成人的心理和精神的混乱,也就是眩惑.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有两次提到过眩惑一词,都是做为审美的超利害性的对立物而提出的.认为眩惑不能引导人们的精神走向自由、高尚的美的境界,反而会把人类从美的境界中引向利害观念的计较和情欲、
作者 崔妍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东疆学刊》 1988年3期
出版日期 1988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