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何以成了“鸡肋”——有感于牛老师的尴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包袱”是相声的术语,指的是经过细密组织、铺垫,从而达到喜剧效果的设计。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常常设置一些“包袱”,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但有时教师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抖开“包袱”,学生无动于衷,甚至“包袱”还没抖开,学生已经洞悉其中的秘密!牛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幕。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