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乡村教师的社会形象及其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民国时期,乡村教师主要是源于旧知识分子的转化与新式学校的培养,他们承担教育新青年的重任,也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影响四万万国人的理想。乡村教师的待遇不甚理想,并在乡土生活中遭遇诸多困境,如传统教育惯性的阻碍,乡里民众的排斥,旧知识人的抗拒等。但该群体在艰苦条件下体现的桑梓情殷、职业守望和家国情怀依旧令今人敬佩,这群小人物成就了大的格局也铸就了属于他们的时代特征。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