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的南洋华侨回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1929-1933年,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华侨在南洋地区赖以依存的树胶、锡矿、大米价格惨跌,华商破产,华工失业的大潮开始在南洋地区蔓延开来。南洋各地方当局为控制失业人数,维护社会治安,开始颁布人口入境条例,严控外来人口入境,并大肆遣返失业华工。在此背景下,大量失业华侨迁入国内,而有意南渡者亦出国遇阻,因此形成了近代史上华侨回迁的独特现象。南洋华侨的回迁,不仅增加了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而且使得本已极度衰弱的国内经济雪上加霜。与此同时,为救济归国失业华侨,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建言献策,从而掀起了一股广泛救济华侨的社会风潮。而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帮助海内外华侨早日走出困境,也纷纷出台多项措施纾解侨困,力图救济与扶持早已命悬一线的华侨同胞与华侨经济。
作者 黄昆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8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