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关键词】心理素质小学阶段可塑性阶段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部分。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让处于可塑性阶段的小学生形成稳定的健康心理,充分发挥心理的加工、调节、控制和支配功能,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的目的要求。而此时的学生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并及时引导,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1年7月(下)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