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式思维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思修》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提高品德修养的基础课程。当前《思修》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对本课程认识的偏见;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单一导致课堂缺乏吸引力;教学内容组合形式单一导致课堂趣味性的缺失;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层次性和接受能力造成教学效果不佳。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哲学思考与反思,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对《思修》课的认知,从个体意识上引起对本课程的重视;拓宽《思修》课的教育内容,增加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根据大学生的接受能力程度,在教学活动中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多种方式组合使用,用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机构地区 □张旭芳
出处 《教育研究》 2015年7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