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复查头颅CT,根据扫描结果判定是否存在HT。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定义为脑实质血肿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患者在发病36 h内死亡。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CRP与溶栓后HT以及sICH的独立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血清CRP水平对溶栓后HT以及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65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3例(13.9%)在静脉溶栓后发生HT,其中9例为sICH。单变量分析显示,HT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非HT组[(14.49±13.12)mg/L对(7.40±8.05)mg/L;t=2.171,P=0.04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水平增高为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078,95%可信区间1.022~1.137;P=0.006)。ROC曲线分析显示,CRP预测溶栓后HT的曲线下面积为0.700(95%可信区间0.570~0.830;P=0.006)。最佳截断值为5.77 mg/L,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和59%。sICH组CRP水平与非sICH组无显著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空腹血糖水平≥7.8 mmol/L为溶栓后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459,95%可信区间1.050~5.759;P=0.038)。结论入院后24 h内血清CRP水平增高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HT风险,但不能预测sICH发生风险。
出处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2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