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田径运动员竞赛心理失常原因及控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随着我国整体体育水平的持续提高,加之社会大众对体育竞赛关注度、重视度的不断提升,有关田径项目的组织、竞赛、结果等情况,也成为人们所热议的普遍性话题之一。而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田径竞赛,除了对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心理调适、应变能力等有着更高要求外,还直接体现着一个运动员面对失利、应对成功的自我调节素质。而且,很多运动员之所以在田径竞赛中出现心理失常,主要与其平时的训练方法、心理状态、抗压能力等有着紧密关联。因此,针对田径运动员竞赛心理失常的情况,教练应从其诱因出发,做好研究与分析,并积极探寻控制对策。以不断提升后期训练与指导的科学性、精准度、实效性,并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身心特性,尽量使训练与控制策略更具差异性与个性化,以确保每一个即将步入赛场、参与竞赛的运动员能够科学、合理、适度调适自身心理,并即时化解竞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突发情况、特殊情况,以从容的形态面对竞赛的考验与挑战。在确保自身真实水平得以正常发挥的情况下,借助竞赛来考验自身能力与素质,正好展示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作者 徐新
出处 《教学与研究》 2021年1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8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