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的“独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季俊同学问: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主人公屈原有一段长达一千多字的“独白”,有人说它很能代表诗人郭沫若的创作风格,是这样吗?这种看法是对的。多才多艺的郭老文学创作成就首推诗歌,因为它最能体现郭老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郭老创作“借古喻今”的话剧《屈原》,是要借屈原之口吐胸中块垒,发人民心声,抨击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因此郭老把这“独白”看成戏中的灵魂,写成一首充分体现他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散文诗。“独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创造气势恢弘的意境。诗人将“风雷电”喻为革命的暴力,赋予生命和人格,呼唤、喝令他们“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使“黑暗的宇宙”“爆炸”;将“轰隆隆的”雷比作滚动的车轮,能把诗人载到“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将一闪而过的闪电比作长剑,能“劈开”“比铁还坚固的黑暗”。诗人还把自己
作者 时胤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1999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 1郭公胜. 诗化语文诗化课堂.教育学,2012-01.
  • 2齐海艳. 独白.中国文学,2018-04.
  • 3阿西. 独白.中国文学,2015-02.
  • 4王蕤. 独白.中国文学,1996-11.
  • 5王海涛. 独白.教育学,2004-11.
  • 6周鸿杰. 独白.中国文学,2006-12.
  • 7邱振亮. 独白.美术,2005-01.
  • 8陈晓琴. 独白.教育学,2004-05.
  • 9聂沛. 独白.中国文学,2015-02.
  • 10标杆. 独白.宗教学,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