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力量之四川美术学院——“差异共同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但凡成熟的艺术家,总是会质疑既定模式的力量并挑战个体局限性。接近物理层面公共体的刚性模式.包括社会.团体、科学系统和知识结构等等.在其“共同体”的建立之初,的确完善了共同整体的组织结构.并为萌初阶段的“共同体”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行性参考。然而.当我们思考那些更贴近人类心理层面共同体的价值判断、心灵归属以及身份认同的时候(比如”民族的产生”或者艺术家的“族群身份”).透过历史上浅表的现象分析.以及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的作者)的观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包括价值观、归属感、身份这些“共同体“概念的指涉和”自我”的心理暗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样是通过主观臆造而生成的”想象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