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学习曲线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LRC的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7-84岁,中位年龄63.5岁,既往腹部手术史11例。病理分期:〈T2期32例,T2期27例,T3期15例,T4期6例。其中输尿管皮肤造口19例,Bricker术53例,原位新膀胱术8例。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成A(第1-20例),B(第21-40例),c(第31-60例),D(第61-80例)四组。四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腹部手术史、尿流改道方式及肿瘤分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清扫淋巴结数量等指标,并观察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四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清扫淋巴结数量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仅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D组比较,四类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清扫淋巴结的数量则不断上升。结论LRC具有明显的学习曲线,单个术者约行30例LRC手术后,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的学习曲线方能趋于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