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交替注入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经验评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2-12
/ 1
在最近几年已经增加了对水气交替注入工艺方面的兴趣,包括混相和非混相驱两种。水气交替注入是一种采油方法,最初的目的在于提高注气过程中的波及效率。在某些近期应用中,在注水井内曾经回注产出的烃气,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和保持压力。通过水气交替注入采油,曾归功于接触未波及层带,特别是利用气向顶部分离或水向底部聚集,重新采出“顶楼油“或“地窑油”。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地层中注气后的残余油饱和度比注水后的低,并且三相层带可得到较低剩余油饱和度,水气交替注入有助于增加微观驱替效率的潜力。这样,水气交替注入通过结合较好的流度控制和接触未波及层带,并且通过导向改善微观驱替效率,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这项研究是水气交替注入矿场经验的评述,因为这是在现代文献中查明的,从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指导水气交替注入到来自北海的新经验。差不多评述了60个矿场的试验结果。包括陆上和海上方案,以及用烃气或非烃气进行水气交替注入。陆上方案井距很不相同,常常应用密井网;至于海上方案,井距约为1000m。对所评述的矿场,关于成功注入的共同趋向是,增加原油采收率范围为原始原油地质储量的5%-10%。少数矿场试验是不成功的,但是作业问题常常是值昨注意的。尽管注入能力和开采问题对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一般是不受损害的,要特别注意已知注入相(水或气)的突破,论述了通过水气交替注入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受岩石类型、注入策略、混相气或非混相气以及井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