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13
/ 2

信息素质是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车可斯(Paul。Turkowski)提出来的,他曾把信息素质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进入21世纪后,面对滚滚面来的信息洪流,信息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必须先行。
一、信息化时代培养教师良好信息素质的必要性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学生接收知识的途径多元化,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电脑、书刊等信息资源充分获取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让学生获得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信息时代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多年沿袭下灰的“一个课本一张嘴,外加满身粉笔灰”的授课模式也逐渐被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取代。这种新型授课方式不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自觉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大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信息时代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院校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作为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4.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行的是模块操作、任务驱动式教学,它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贯通起来。教师具备良的信息素质有助于充分获取有用信息,优化课程教学,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机整合,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能力。
5.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
在信息化时代,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与运用;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心得,发挥自身知识潜能,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信息化时代教师信息素质现状
教师的信息素质对培养具有全新智能结构的、较强信息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教师的信息素质究竟怎样?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耳闻目睹,认为教师的信息素质整体上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目前教师的学位和学历层次虽然普遍偏高,但仍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处理能力,对信息重收藏轻利用,缺乏信息服务的意识,甚至有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现象发生。(2)信息获取与运用的熟练程度不高。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教师基本上认识了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和作用,能进行简单的多媒体教学,但还远远达不到信息时代对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计算机和网络的许多功能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信息收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相对簿弱,致使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信息容量少,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部分教师不是去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更是裹足不前。
三、信息化时代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
针对当前教师信息素质的现状,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高信息素质教师队伍是当前所急需。
1.树立信息观念、培养信息意识
信息观念是指人们对信息本质、特征和价值等认识,信息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只有具备了现代信息意识,才能主动去获取、分析整理和运用信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素质结构中一直忽视甚至缺乏教师的信息素质这一项指标。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还是教师角色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不能再局限于现有教材,教学模式也要由单纯传授知识改变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这些都要依靠先进的教育手段实现。这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对新事物有更敏锐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渗透必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促进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观念的形成。信息时代的教育内容必然涉及信息技术,受信息技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这实质上也是对学生信息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首先得树立信息观念,加强信息意识培养,才能胜任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教学。


2.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注重教师信息素质的继续教育
对院校来说,组织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重视教师信息素质的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在教师的信息素质结构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要培养教师的信息索质,就应培养教师的信息能力。院校培养教师的信息能力可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进修制度,强化教师的培训力度。如联系或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或集训;联系或设立专职的培训人员,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讲课、学术交流(报告)或讲座等。通过技术培训,使教师快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胜任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教学。二是刨设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加大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为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三是加强对院校教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通过“以考促学”,以期达到更高的水平。
3.加强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注重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
对教师个人来说,加强自主学习并注重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是提高信息能力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已进入到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用户信息量呈以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周期加快。作为教师,首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否则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要利用日常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业余时间及一切可能的时机去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学会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对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设施等有所了解并会操纵。其次,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能在日常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中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从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分析与处理,电子教案准备与编写,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等;能对所学知识活灵活现,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体验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能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

(作者单位:空军第一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