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中行业协会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13
/ 3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行业协会的发展历程,将行业协会的发展历史同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相对照,认为行业协会同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然后通过各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情况的情况与作用做了简单的梳理,发现行业协会的经济社会作用是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来体现的,并对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做了总结。
[关键词]行业协会 职业教育 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并满足行业企业发展所要求的高技能、专业化的实用性人才任务越来越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管理逐渐趋于间接化,所以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一、行业协会的发展历史
1.学徒制时期
关于行会(gild),早在9世纪就有雏形,但最早行会的产生是在10世纪的意大利,是随着城市的兴起而诞生。行会兴盛时期是在欧洲中世纪,当时行会称为基尔特(Guild)或者同业公会,是商人和手工业者联合起来的一种同业自治团体,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制封建主掠夺,维护自身的权利,实质就是一种以行业为组织的封闭性的封建经济组织。行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商人行会(gild merehant)、手工业行会(eraftgild,或gild)和工会(company)。
11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迅猛发展,城市随着被封建主和教会控制逐渐变成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工商行业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工商业者成立了工商业者行会。特别是城市出现以后,城市商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使行会得到很大发展,即成立的一种组织形式——商人行会,其中大多成员是商人,更多的是维护商品交换领域的利益。各个行会为了使自己的行业能够兴旺,技术可以传承下去,开始广收学徒,进行行会教育,学徒制便是行会教育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除商品交易之外的更多其他行业领域需要一种组织来维护与管理,商人行会很难满足所有行业的不同需求。所以,在商人行会的基础上又发展出现了手工业行会。如德国美因茨和科隆的织匠行会分别于1099年和1112年见诸记载,法国巴黎1150年时有5个属于皮革行业的手工业行会[1]。手工业行会是在商人行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其成员既有商人也有手工业者。手工业行会把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分为三个等级,即学徒、帮工和师傅。这三个等级既是经济角色,又是技术水平上的三个层次。学徒是最初的手工业者,技术水平低,拜投在师傅门下,在师傅的作坊中边生产边学习,是受教育者。帮工是从学徒毕业之后到成为师傅之前的角色,是技术水平较高的成人工匠,受雇于师傅,可以拿到较多的工资;帮工期结束后,要制作自己的杰作,以此来通过晋升为师傅的考试。师傅是手工业作坊主、行会成员、同时也是技术上的专家和经济上的领军人物,他们一边负责组织生产,一边负责培养学徒[2]。这是中世纪的行会教育即学徒制产生的雏形。行会的诞生不仅仅对欧洲工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还使得古老的学徒制又重新复苏,并且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工业革命之前,学徒制一度成为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
2.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时期
14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封建社会开始被瓦解,作为那一时代的手工业行会也自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障碍。所以,新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组织必然会取代手工业行会,这便是工会。因此,工会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工会经过商人行会、手工业行会发展而最终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商人行会、手工业行会的影子。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资本积聚加速发展,特别是进入19世纪,垄断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技术水平也空前提高,每个人所处的工作岗位都是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工作需要极高的协调度。正规的学校式教育逐渐取代先前的学徒制,专门的培训场所形成,政府介入资助职业教育并逐步取代先前的私人或民办教育机构。激烈的竞争以及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得行业协会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这一时期,大的行业组织在西方国家纷纷形成,如大日本纺纱联合会、美国钢铁工业联合会、德国卡特尔等。行业协会的形成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协助政府承担一些职能,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不当竞争带来双方的损失。
行会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实质就是生产关系的更替过程,即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行业协会的存在并未得到国家的支持,一度面临解散,但是由于行业协会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又继续得以维持。随后,一些国家政府认识到了行业协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维护行业不公平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对行业协会存在给予了肯定,行业协会不仅成为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力量,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
3.现代职业教育转型时期
20世纪全球进入知识经济爆炸型时代,智能化、人工化飞速发展,信息化产业成为发展的核心,致使高技能专业化人才短缺、人才不适应等问题急需解决。所以,职业教育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体制以及课程、专业相关方面需要重新改革与调整。而准确掌控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是职业教育有效调整的源动力。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包罗万象的集权政府已不再是万能的机构,特别是知识经济越来越复杂,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对信息收集及做出应对措施的失灵。在市场与政府都不能有效调控经济社会的发展时,行业协会更加得到了政府重视。这一时期的行业协会更重要的是开展行业调查、提供咨询服务、进行信息交流、发展经济联合等。


由此可见,行业协会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主要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及机构重新改组的需要。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宏观调控的加强,现代行业管理体制建立的需要,第二,交易成本减少的需要,第三,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正如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普查办公室”项目经理崔州、文瑶,美国肯塔基大学安娜?布莱斯所说,“行会”是随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诞生,是经济民主的诉求。旧时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从业者为了防止竞争、排除异己、垄断市场,便纷纷成立保护和促进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组织;而且从事一些相关职业的人都愿意加入这样的组织,其原因就是他们能从行会的规定中受益,诸如调控商品生产,仲裁纠纷、收取税收,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障,为培训和成员资格设立标准等。
二、各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情况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其最显著特点便是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在德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办学任务很大部分由德国的企业参与,但不是任何企业都有权兴办职业教育,而是由行业协会决定其可否参与及决策职业教育兴办的权力了。行业协会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资格审查,并获得行业协会的认定,才有资格承担职业教育的办学任务。德国《职业教育法》第五十六条、七十五条、六十四条及七十九条一再强调行业协会要负责管理职业教育。该法规定,每个行业协会设立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作为专业决策机构。
英国的行业协会对其职业教育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行业协会倡导的:“就是要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地方和合适的时间,获得合适的技能。协会的职责就是要确定雇主需要什么技能并且这些技能应该如何提供”[3]。英国行业协会以协助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为宗旨,负责建设与管理技术学校、并向技术学校提供资金、考核生产技术人员技术的鉴定等事务。
澳大利亚的行业组织是为了行业更好地参与职业教育而形成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与行业自发组成的固定组织。行业组织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办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估、宏观决策以及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但要实现决策,行业组织要通过国家培训总局或其他职业教育咨询机构来完成。此外,产业界还可以通过工业训练咨询委员会、能力标准委员会和工商界的各种团体和工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决定与实施。澳大利亚TAFE学院院长委员会主席吉连?夏得威克指出:澳大利亚的行业在确立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制定不同行业培训包以及在不同地区与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其他注册培训机构合作开设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等诸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4]。
在奥地利,行业协会同样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奥地利宪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的管理主要由联邦负责,而在具体的实施中,由联邦、省和行业协会共同合作完成。所以,在奥地利,政府只负责职业教育总的发展方向及相关的立法工作等宏观性的总的问题,而较专业性的问题则都由行业协会负责,如制定技能标准与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标准、课程设置、协调学校与企业间事宜、组织职业资格考试、提供就业机会等。学徒制是奥地利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传统的学徒大部分是在传统的行业即手工行业接受培训,而现代的学徒培训逐渐渗透到工业、商业、贸易、服务等新型行业领域。约有40000家企业参与到学徒制培训中,其中商业、工业、贸易、旅游娱乐方面的中小企业培养了80%的学徒。截止到2008年7月,覆盖了学徒体系的行业已经有246个[5]。
在瑞士,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是“三元制”的教育模式,即由职业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组织三方联合举办的职业教育。特别是行业协会通过与大企业的联合,对资源进行整合,不仅提供与企业更加完备、系统的培训机制,弥补中小企业培训的不足,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胜任工作的整体能力,满足了目前社会对培训的社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要求。另外,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瑞士的职业教育,由联邦国民经济部的联邦工业、手工业、劳动局管辖。该局与职业联合会合作,共同制定具体的职业培训条例、考试条例和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此外,瑞士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商业职业学校大多都是由商业协会独立举办的。足以看出瑞士行业协会对职业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更是无可代替。
三、行业协会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大力发展的时期,社会逐步形成了共识,职业教育与行业之间正试图重新沟通,建立一种新的互动机制,出现了某一行业或某个区域内的企业设置的职业院校,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职业教育院校设立由行业及相关企业参与的董事会,以对学校办学中的重大事宜进行决策;对于院校而言,构建行业背景,内涵十分丰富[6]。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本质特点即职业性,行业协会的本质角色即中间组织,注定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的参与。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正确引导、多方协调、信息提供等都为职业教育积极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一种中介组织,在积极贯彻政府的政策文件的同时,准确及时地把学校、企业的信息汇报于政府,使得政府正确有效地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使职业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1.促进职业学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联系
行业协会是介于市场与政府、企业与学校间的中介组织,因此,对于政府,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的代言人,向政府及时反应社会发展形势、市场变化、行业需求。而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行业协会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提供所需信息。如此,行业协会有助于避免职业学校与企业、政府相互脱节的问题,促进了企业、政府与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行业协会通过协商、协调等方式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及其他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理顺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及中介桥梁作用,加强政府、企业、学校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行业协会成为三方的枢纽“立交桥”。如下图[7]:此外,行业协会通过就某一行业进行调研和研讨,讨论分析该行业专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情况,为教育部门制定教育方针提供保障。

2.提供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行业行会能准确掌握本行业的发展状况、人才供求现状、人才需求规格等方面信息,掌握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信息,从而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科学咨询和服务,为国家及教育部门及时调整行业教育政策提供有力保障。职业教育依据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就能够使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做到适销对路。另外,行业协会除了拥有企业所需的应用性人才,而且拥有符合开展教学活动所需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要求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员担任职业教育兼职教师,他们不仅为企业提供咨询、科研、技术开发服务,更重要的是能从企业自身需求出发,在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能够使职业学校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毕业生。
3.提供企业人才需求服务
行业协会处于政府与教育部门间的中介和桥梁,通过对企业、产业调研,获得从业岗位对人员结构、人员标准的等的需求信息并反馈予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门根据反馈的信息,制定适合企业、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有效地指导职业学校培养规范的企业急需人才。
4.提供制定专业标准的依据
职业学校及时制定或修改专业标准,一方面是在行业协会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的前提下完成的;另一方面是在行业协会对技术发展动态需求的了解、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的掌握的基础上,职业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开设所需专业。此外,行业协会组织专门人员编写的行业通用性教材,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也为职业学校有针对性的制定专业建设标准提供了依据。
5.提供教学资源
现有职业教育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不足、教师专业技能低,此外,当前职业学校由于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欠缺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严重脱节的问题日趋严重。行业协会利用企业的优势,利用企业的先进性设备和企业的专业技术训练人员组织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实习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职业学校的缺陷,不仅保证了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而且也能有效地服务于行业企业发展。同时,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举办职业教育时,积淀了雄厚的职业教育所需的物质资源,在新形势的需求下,资源只需优化配置、从新调整。这些都是职业教育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资源需求。
6.规范培训
行业协会通过开展行业内调研活动,全面了解行业从业人员从业素质和岗位培训现状,掌握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而组织行业专家开展培训工作、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培训标准、组织培训考试等。通过行业专家组参与培训,更加符合职业岗位对从业能力的要求,利于学生尽快上岗,也极大的增加了被培训者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行业协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其他组织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指导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自身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金志霖,论西欧行会的组织形式和本质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71-77.
[2]陈健等.浅议西欧传统学徒制度对我国职教制度创新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8.(5), 69-70.
[3]刘越琪,漆军,李军.英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们的启示[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8-61.
[4]程贵妞.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8.
[5]Refer Net Anstria.Austria:Over view of the Vocational Edueation and TrainingSystem,2008[M].CEDEFOP,2008:28.
[6][7]莫佳胜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架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J].机械职业教育,2008(7).9-11.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基地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