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初中英语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7
/ 2
3、推测谈话背景,判断人物身份。要求学生理解对话地点、背景和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常见的考查背景的问题有:

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Which sport will the boy maybe win?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Where are they ?

Where are they talking?

4、领会弦外之音,理解观点意图。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所听内容的主旨大意,而且能通过其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揣摩、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常见的这类问题有:

What can you know from the passage?

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dialogue?

五、技巧点拨

  听力能力测试有心理、瞬时、信息三个方面的效应,决定听力能力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在联系,领会其大意,抓住其重点。当然,对待听力测试也有一些技巧,注意这些技巧上的问题,可以使得考试心态更良好,答题更娴熟。

1、稳定情绪,集中精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听力的理解。学生应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听时必须镇定自信、头脑清醒,沉着不乱,全神贯注,凝神谛听,以积极向上的心理准备,尽快进入答题状态。

2、审清题意,预测内容。如果学生对题目了如指掌,答题时就会从容不迫,有的放矢,不会因来不及读题而错过答题。学生应尽量利用“试卷分发”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之间的时间,及时、迅速地阅读题目(题干和选项),根据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来比较推测对话的内容。

3、捕捉信息,快速笔记。听录音时作好笔记,有助于记住所听内容。特别可防止对人名、地名、数字等听过即忘的现象,有时即使听力理解的能力很强,不做笔记也难以记住长段对话或passage中的全部细节,或对短对话中需推理、运算的结果来不及做出反应。笔记还可以抓住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often/soon)等信息,记这些内容可以记关键词或可运用符号记录。如对话:

A:I think Peter is taller than Jim,isn’t he?

B:Yes,but Jim is taller than Tom.

Question:Who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可做笔记:P>J>T 这样,进一步答题时就一目了然了。

4、抓住重点,果断答题。学生答题是切不可因为一个词听不清,就停下来琢磨一阵,这样,等反应过来时,录音的播放已经过了好几句,弄得个顾此失彼。学生应知道听力测试的“时效”性,听力测试不像笔试那样,有较长的时间去思考某一个问题,或者有选择地先易后难,只要录音一开始,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录音往下听,千万不可为一个难题冥思苦想,而要果断地放过去,集中精力应付下一题。

5、分析推理,优化信息。测试时,并非所有的听力材料中的每个词、句子都能被学生听懂的,这时,学生就要根据上下文或根据信息的前后联系来推理、分析、修正、判断、猜测词义或问题的答案。

六、听能对策

听的技巧的培养固然是提高听的能力、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环节,但良好的

听力的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听这一形式。听必须与平时的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训练是取得良好听力的必由之路。

1、了解英语文化,熟悉日常交际。不同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又给我们的理解造成障碍。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文化背景,听力材料中虽无新词、句,却不能听懂内容的例子比比皆是。听力理解是以人们对语言文化的了解为必要条件的。平时要让学生重视课内的英语文化的学习。教材中有许多英美文化的倾向的材料。比如英美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礼貌用语的用法,圣诞节等节日的风情习俗。学生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英美独特的文化,积累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

2、以读带听,听读结合。对文字材料的跟读、听读、同步模仿有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听觉形象,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强化听力。古埃及学者阿里斯托芬说过,“我们不曾具有的习气,可以由模仿而来。”在模仿中可以了解外国人发音的特点,知道重读、弱读之分,升调、降调之别。

3、以说促听,听说结合。听和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听中有说,说中有听。多题材大容量的口语练习,师生间、学生间的对话操练都必须建立在听懂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应融听于说之中,用说来促听,听说结合,相辅相成。

4、以写促听,听写结合。听写练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环节。限时性强、输入量大的听写能充分调动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听写时只有完整地接受和记忆所获取的信息,才能写下所听到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完整地写下所听到的信息,那么理解也不成问题了。


5、泛听精听结合。泛听时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内容的大意,表达内容的关键词、关键句,重在回答有关中心主旨的问题;精听时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细节,甚至听懂一个一个的句子,重在回答有关细节的问题。只有精泛听并举,才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6、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听力活动。课内的听力训练是培养良好听力必需的,课外英语活动即第二课堂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拓宽。第二课堂不受课堂常规的压缩,可以开展学唱英语歌曲、英语多媒体视听、英语诗歌名篇朗诵、英语短剧表演、英语角、英语晚会、看原版电影等活动,让学生在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无限乐趣时,提高听说能力。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而且在训练听力,提高能力时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探究其内在规律与技巧,认真体会,不断实践,笔者以为是完全能够达到英语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顺利通过听力测试这一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