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型的应用研究(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8
/ 1
  (1)金融监管方面
  1)逐步放松对银行业投资的管制,降低运行成本,确保投资的多样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国政府禁止银行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也不能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样,极大地限制了银行投资变现的能力,必然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的不足。
  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让银行真正成为利率市场的“定价者”。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距离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银行管理实质上是对利率的管理,银行利润的大部分是通过利息差的控制实现的,因此,只有在银行成为利率市场的“定价者”时才能更注重对自身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2)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
  1)拓展业务渠道,降低流动性风险。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内业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明显不足,具有很高流动性风险,其根源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品种单一,并未实现世界上主流的混业经营,而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我国商业银行的单一业务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很高。因此,商业银行应进行多样化的业务渠道安排,以增加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适当增加短期贷款的数量,限制中长期贷款数量的增加,增加投资流动性强的证券品种,以降低流动性风险。同时,积极开展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尽可能地实现双方的互惠合作,以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2)建立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纲目齐全、层次清晰、易于操作的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建立相应的预警、预报和分析系统,把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与现代化的操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3)引入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决策模型。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防止市场风险。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日益加剧,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日趋严重。银行迫切需要一种协调不同经营风险,并进行前瞻性策略选择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决策模型是目前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其思想在于将盈利性指标、不同风险指标以及银行业绩和市场占有率指标集成为不同目标级数的多目标规划函数,在内外部环境约束下进行多情景优化。
  
  参考文献:
  [1] Mulvey J M,Vladimirou H. Stochastic Network Programming for Financial Planning Problems. Management Science 1992,
  38:1642-1664.
  [2] KusyM I, Ziemba W T. A Bank 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 Model. Operations Research,1986,35:356-376.
  [3] Cemal Berk Oguzsoy ,Sibel Guven. Bank 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7, 102:575-600.
  [4] 威廉·T.津巴,约翰.M.马尔维.全球资产与负债管理建模[M].顾娟,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30-565.
  [5] 金秀,黄小原.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及在辽宁养老金问题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