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即兴伴奏(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24
/ 2
 所谓伴奏,应以“伴”为主,好比绿叶有机、得体地映衬红花。不能画蛇添足、喧宾夺主,甚至主属易位,尤其要注意除前奏、间奏和后奏的音量控制。因为此时人们的审美心理期待指向是声乐,而不是伴奏乐器。
  
  四、即兴伴奏的基础
  
  1.熟悉各调
  比如,应对C、D、bE、E、F、G、bA、A、bB等调的音阶、琶音及正三和弦都非常熟悉。对于钢琴基础较好的人来说,对于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属七及减七和弦分解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倒背如流。但要用首调的概念在琴上即兴弹找还需要下一番工夫“兑换”。其实对于即兴伴奏者来说,所有的调都能驾驭自如的人是极少数,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盲点”。实践证明,每个音调的真正熟悉与掌握都来之不易。加之客观上有些调使用较少,有些人“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未能勤慎地拓展调式疆域,无法迅速熟练地移向各调。再加上键盘基础差,底子薄,因此无法完成“即兴”的任务。
  2.较强的首调及简谱视唱、视奏能力
  有句成语叫“一目十行”,用来形容某人的文学阅读能力之强。我们不要求伴奏者像指挥家读管弦乐总谱那样一目二十几行,但一目两行或两小节要努力做到。当为第一小节的旋律伴奏时,眼睛要预先看到第二小节的音符。只有这样,才能给大脑留出判断思考的时间,并反应到手上。即兴伴奏最好采用首调唱名法,以便在充分把握作品的调式调性的基础上选配和声,配弹伴奏。
  3.加强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修养
  钢琴是和声性乐器,它音域宽广,音量宏大,表现力极为丰富。柏辽兹说:“它一方面可当作乐队乐器之一;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可当作一个完整的小型乐队。”①因此要想弹好即兴伴奏,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应对西方传统和声学“一级关系调”转调之前的理论与训诫,以及我国民族调式和声编配的基本规律与方法,有较深入扎实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音乐修养。一首歌曲有它自身特定的曲式、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音乐风格和旋律进行特点,如果不能从理论高度分析鉴别,就不可能对作品有深入细致的理解,也不可能配以合理、得体的即兴伴奏,甚至事倍功半。一个音乐理论充实、艺术修养颇丰和专业训练有素的人,他的即兴伴奏通常也会和声编配合理,音乐织体熨贴,伴奏手法简洁有效,音型统一而有变化。或者说,两个键盘水平不相上下的人,谁的音乐理论修养好,并善于灵活运用,谁的即兴伴奏就丰富多彩。
  
  五、学习方式与课程设置
  
  通常有两种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如前所述,在正规学习钢琴两三年后,届时和声共同课已修毕,再开始正规系统地学习。这包括三类院校的学生:九大音乐学院的音教系;综合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音乐学院的音教系;各级师范院校的音教系及(学前)幼教专业。课程设置多为一年,共64学时。这种系统地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又称“接受性学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习者往往收效甚微。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实际工作中独当一面的迫切需要而无法安枕,才真正认识到即兴伴奏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由此产生紧迫感,从而开始了“研究性学习”——即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实践,体会到知识或技能的迫切需要和使用的乐趣;从而自觉、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即自学的方式,又称“体验性教育”。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般说来,院校音教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各方面的基础较好,当学习的“内驱力”被启动之后,有后劲足的特点。对于从未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业余文艺骨干,只要矢志不悔,通过顽强刻苦地学习和实践,也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六、怎样研习即兴伴奏
  
  研习即兴伴奏一般采取“两步走”的方式。第一,案头工作先行。在分析研究了歌曲的题材、体裁、曲式、调式调性、音乐形象以及旋律和节奏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之后,先在乐谱上简单地标明选配的和弦,确定伴奏音型,然后再练习弹奏。最初可选用短小的、歌谣体的方整性的儿歌,并采用带旋律的伴奏。可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比较一下哪里配得好,哪里稍差。通过不同的伴奏音型与和弦选配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的较鉴,获得经验,由此逐步掌握配伴奏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第二,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练并掌握了一定的配伴奏技能和技巧后,就可以做到心中有点子,手上有“招儿”,就可以练习边配边弹,开始即兴伴奏实践了。为了尽快熟悉各调,可将一首歌曲移向多个不同的调。此外还应尽可能多弹一些中外艺术歌曲的经典伴奏作为借鉴,丰富和声语言和伴奏织体。为了尽快提高编配能力,手要勤快,有“新招儿”,看到好的伴奏要拿来为我所用。当今,关于即兴伴奏的教程很多,可选一本适合自己目前程度的教材来精读细研,在此基础上广泛涉猎,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七、即兴伴奏的不足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如果言及即兴伴奏的不足,在于边配边弹,看和想的时间很短,而不得不采取较简便易弹的伴奏方法。因此,即兴伴奏不可能像经典伴奏那样,仔细地考虑和运用更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段,无法作较细致和复杂的多声处理。创作与表演中的种种平衡牵扯之术也来不及详悉甄核,谈不上条分缕析,至妥至当。所以人们更喜欢经典伴奏。然而,即兴伴奏的不同之处在于,昭彰了人类即席动脑动手的能力,而为世人所称道。作为临时草涂的“急就章”,它尽其所能托裹衬垫,力图加厚旋律、填充和声、丰富节奏、提供背景、烘托气氛,使音乐审美进入到一个较完美的境界。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即兴伴奏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实用易弹的伴奏手法。对于即兴伴奏的“大腕儿”,一出手就是“锦绣文章”。那尽情尽性的演绎使人大快朵颐,大饱耳福,并使多少人对此心生向往之意。然而,要想真正进入即兴伴奏的自由王国,还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习练。

  
  注释:
  ①H·柏辽兹著,R·施特劳斯补充修订,姚美荣等译.配器法(上卷).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第166页.